针灸穴位
None
名称: 殷门穴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足太阳膀胱经 位置: 股后区,臀沟下6寸,股二头肌与半腱肌之间 主治: 腰痛、下肢痿痹 功能: 舒筋活络。 操作: 直刺1-2寸 主要配伍: 配委阳穴、太白穴、阴陵泉穴、行间穴治腰脊强痛,不可俯仰 概述:名称: 殷门穴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足太阳膀胱经 位置: 股后区,臀沟下6寸,股二头肌与...
养生
1、现代常用于治疗腰脊强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小儿麻痹后遗症、股部炎症等。
2、现代研究,临床报道针刺殷门、肺俞可缓解支气管哮喘证,一般多在3-45分钟内则获得缓解。有实验报告,针刺“殷门”穴,有调整脑功能作用,如有人测定大白鼠电针“殷门”穴前后脑血浆中谷氨酸转氨酶(GPT、GOT)含量,发现针刺组较对照组升高。说明针刺后加速了脑中某些与谷氨酸有关的物质代谢关系,增加了脑的代谢速率,调整了脑的功能。
1、配委阳穴、太白穴、阴陵泉穴、行间穴治腰脊强痛,不可俯仰。
2、配环跳穴、承扶穴、昆仑穴、白环俞、三阴交穴、阳陵泉穴、委中穴治股难伸屈。
1、《医经理解》:“殷门,在承扶下六寸腘上两筋之间,音盛也,其地最广,其气最深也。”
2、《类经图翼》:“在承扶下六寸腘上两筋之间。”
3、《针灸甲乙经》:“腰痛得俯不得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恶血归之,殷门主之。”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