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脾气虚证 症状概述:症状名称: 脾气虚证 症状概述: 脾气虚证,中医病证名。是指气虚脾失健运,以食少,腹胀,大便溏薄,神...
养生
1、泄泻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久泻不愈,谷食不化,大便时溏时泻,时轻时重,多食或进油腻饮食则腹胀肠鸣,腹泻次数增多。缘由脾气虚弱,运化无权,水湿不化,而食入不消,清浊不分,故大便溏薄,且久泻不愈。治宜健脾益气,运中止泻,方用四君子汤、参术汤、参苓白术散。
2、胃脘痛、腹痛
临床上疼痛部位在胃脘或在脐上,疼痛的原因多因素体脾胃虚弱,或久病、大病初愈而复伤脾胃,或劳倦过度,致使脾气不能健运而成,疼痛的特点一是绵绵而痛,二是症状乍轻乍重,病程长,三是喜按,得暖则痛减。治宜健脾益气,方用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
3、水肿
临床以浮肿起于目窠之下,晨起头面水肿较显著,劳累后则下肢肿甚,甚则通体浮肿,小便正常或少。多由脾气不足引起,治宜理气养脾,方选参术健脾丸(《沈氏尊生书》),或用六君子汤(《妇人良方》)合五苓散(《伤寒论》)加减。
4、痰饮
临床上以痰清稀,或多泡沫,量多而易咳出。因中焦脾气不足,健运之职失司,水湿不化为津液而内停,湿聚成痰,治宜健脾祛湿,方选二陈汤(《和剂局方》)、白术丸(《洁古家珍》)、六君子汤(《妇人良方》)加减。
5、哮喘
临床多见于儿童禀赋不足之症突然发作,呼吸有声,呀呷不已。当其发作之时,辨其冷热之不同,以降逆平喘;缓解之时,当健脾以固其本。方用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二陈汤、六君子汤加减。
6、虚劳
临床上必素体有脾虚见症,热势或高或低,劳累后加重,缠绵日久不愈。治宜补中益气、甘温除热,方用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减。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