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胃气上逆证 症状概述:症状名称: 胃气上逆证 症状概述: 胃气上逆证,中医病证名。是指因寒热等刺激,使胃气失于和降而上逆,...
养生
1、呕吐
临床分虚实两类,实者因邪气扰胃,虚者因胃虚失和。实证呕吐,如外邪犯胃者,常兼表证,治以疏邪解表,芳香化浊,藿香正气散(《和剂局方》)加减;若饮食停滞者,则脘腹胀满,噯腐吞酸,治以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丹溪心法》)加减;若肝气犯胃者,呕吐吞酸,胀痛连胁,治以疏肝和胃降逆,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合左金丸(《丹溪心法》)加减;若痰饮内阻,则呕吐清水痰涎,治以温化痰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金匮要略》)合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虚证呕吐,表现为时吐时止,每因饮食不节,或轻微劳倦而发,多起于病后。若脾胃虚寒者,食人作吐,完谷不化,脘腹冷痛,治以温中健脾,和胃降逆,方宜理中汤(《伤寒论》)或香砂六君子汤(《张氏医通》);若胃阴虚者,时作干呕,口渴,胃部有灼热感,苔光剥,治以滋养胃阴,降逆止呕,麦门冬汤(《金匮要略》)加减。
2、反胃
其证候特点是食入之后,停留胃中,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完谷不化。多因饮食生冷,或忧思伤脾,损伤脾阳,出现中焦虚寒,不能腐磨谷食所致。治当温中健脾,降逆和胃,丁香透膈散(《和剂局方》)、或附子理中汤(《和剂局方》)加减。
3、呃逆
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多由胃气上逆动膈,肺气失于肃降而成。治疗应以降逆止呃为主,方选丁香柿蒂汤(《症因脉治》)加旋覆花、枇杷叶、刀豆子等药物。
4、嗳气
也是胃气上逆的一种表现,比呃逆之声沉长,多伴有胃脘饱胀,噯气后症状暂减的特点,多属肝气横逆犯胃所致,治当疏肝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加减。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