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皮温降低 症状概述:症状名称: 皮温降低 症状概述: 皮温降低是指皮肤温度(以指、趾端电子测温为据)低于中心温度(以肛温...
养生
皮肤温度低于中心温度3~4℃。
1、心源性
周围动脉急性栓塞80%~90%来源于心脏病,2/3合并房颤。常见的心脏病有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和心脏肿瘤(心房黏液瘤)等。
2、非心源性
非心源性动脉栓塞较少见。主要包括动脉瘤、动脉粥样硬化合并溃疡或狭窄、动脉移植物、血管损伤、肿瘤及静脉血栓形成等。
3、其他
如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病、手足发绀症等,患者常伴有患肢发凉、皮温降低。
1、一侧肢体剧烈疼痛、皮色苍白、脉搏减弱或消失、皮温降低,警惕急性动脉栓塞;
2、严重外伤或其它急症患者出现四肢发凉、面色苍白、精神萎靡、意识模糊等休克表现;
3、出现其他危及生命的病症。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1、反复出现肢体发凉、麻木、刺痛等;
2、单侧肢体皮温降低,常见于单侧血管病变;
3、伴虚弱、乏力,轻微活动后气促等心功能不全表现;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皮温降低或伴以上情况时,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注意保暖,尤其是手脚,减少户外寒冷环境暴露。
3、医生可能会进行血液检查。就诊前一天应清淡饮食,就诊当天早晨需空腹或禁食6小时以上,以免影响化验结果。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什么时候发现手脚冰冷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有加重吗?
2、您手脚冰冷的症状是偶尔出现的还是持续存在?
3、您手脚冰冷的症状有诱发因素吗?
4、您是否存在手脚冰冷加重或减轻的相关因素?
5、除此症状外,您是否还有其他症状和体征,例如手指或脚趾变色或麻木、疼痛、瘙痒等?
6、您以前有过类似症状吗?什么原因造成的?接受过治疗吗?治疗情况如何?
7、您既往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吗?
8、您既往手术过吗?何种手术?
9、您是否去其他医院就诊过,做了哪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10、您最近使用过哪些药物?
11、您的亲属被诊断出患有雷诺综合症吗?
12、您吸烟吗?吸烟多久了?每天吸多少?
13、您的饮食习惯是怎样的?喜欢浓茶,咖啡等饮料吗?每天喝多少?
1、我的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任何风险吗?
5、治疗多久之后症状可以缓解?
6、能治好吗?复发的可能性大吗?
7、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有没有严重副作用?
8、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9、平时应该如何护理或防止复发?
10、这个病有传染性吗?
11、我应该在饮食、运动和日常生活中注意什么?
12、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1、动脉栓塞的肢体常具有特征性的“5P征”
疼痛、麻木、无脉、苍白和运动障碍。皮肤温度改变与动脉栓塞的部位有关,当腹主动脉分叉段栓塞时,臀部及双侧下肢皮温降低;髂动脉栓塞时,同侧大腿皮温下降,而股总动脉栓塞者于大腿中部以下皮温降低;腘动脉栓塞,小腿中段及其远侧皮温降低。锁骨下动脉、腋动脉栓塞,症状涉及整个上肢;肱动脉栓塞,症状涉及前臂;尺桡动脉或胫前、后动脉单支的栓塞,因有丰富的侧支循环,症状局限且较轻。
2、皮肤温度改变检测方法
(1)检查者用食中指中节背侧接触患肢,自近端向远端移动,可以觉察到患肢皮肤温度降低的平面所在。
(2)用同法对比双侧肢体同一平面的皮温,可以查出患肢皮温低于非栓塞侧肢体。
(3)利用皮肤测温计对比测定双侧肢体,可以测出皮温降低的程度和平面。
1、彩色多普勒超声
可明确周围动脉栓塞者肢体缺血严重程度,判断栓塞大致部位。
2、磁共振血管造影
判断周围动脉栓塞者闭塞段远端动脉流出道,为动脉旁路手术准备。
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金标准。可提供病变部位、范围、程度,为周围动脉栓塞者的血管成形手术或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4、动脉造影
可以准确显示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侧支和闭塞远侧动脉情况,对选择手术方法有重要意义。
1、甲皱微循环检查
观察人体微小毛细血管的变化,是研究微循环、制定血液凝固性的依据,是研究血流变的重要指标。凡可能发生微循环变化的疾病,如各种原因的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某些急性传染病(如流行性出血热)、血液病、肾炎、结缔组织病、变态反应病、严重创伤及烧伤等,均可借观察甲皱微循环的变化,显示疾病的病理变化过程,并观察治疗效果。
2、冷刺激试验
手足发绀者冷刺激试验常阳性。
医生主要根据患者的既往病史、手术史,以及患者的发病情况,如皮温降低的发生有无诱因、在何种情况下皮温降低会加重或减轻、有无其他异常临床表现等,进行初步诊断,之后再结合实验室及影像学等检查结果,多可明确病因。诊断过程中,医生常需排查是否存在周围动脉栓塞、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手足发绀症、雷诺综合征等病变。
1、周围动脉栓塞
疼痛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半数患者于起病后下肢突然发作的剧烈疼痛。患侧肢体疼痛的同时,伴有麻木发凉的感觉,栓塞远端皮肤感觉减弱或消失,近端出现感觉过敏,有针刺感及触痛。一般于栓塞部位10cm以下出现缺血性皮肤改变,表现为皮肤苍白、花斑样或发绀。由于动脉供血减少或中断而静脉血液的排空,皮肤温度较低,有冰凉感,肢体周径减小。
2、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早期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不适,如畏寒、发凉等。之后逐渐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这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特征性症状。表现为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患肢疲劳、酸痛,被迫休息一段时间,休息后症状可完全缓解。
3、手足发绀症
发病年龄多在20岁左右,以青年女性为多见,很少见于男性。至中年后症状趋于缓解,亦有持续存在者。患者较瘦弱,常述周身怕冷,四肢末端,特别是手和前臂有持续均匀的青紫,皮肤温度明显降低,手发胀,症状在寒冷季节、肢体下垂和情绪波动时加重,在温暖季节、双手上举和运动时减轻,按摩双手双足可使发绀色减轻或恢复正常肤色,而足和腿受累较不显著,其他部位的皮色正常。局部加压后可产生白色斑点,消退缓慢。皮肤温度降低,而患肢脉搏正常。
4、雷诺综合征
以年轻女性多见,常于寒冷季节发病。病变累及双侧肢体末梢(趾或指),且上肢多于下肢。在受到外界不良刺激后,患侧皮肤会出现雷诺现象,即苍白-发绀-潮红-正常。在苍白和发绀阶段患肢末端有麻木、刺痛、发凉和感觉迟钝。在潮红至恢复正常阶段,皮温上升,有轻度的烧灼样疼痛,并慢慢消失。
5、其他
本病还需与神经性疼痛、交感神经反射、营养不良、深静脉血栓形成、系统性脉管炎、动脉粥样硬化症进行鉴别。
1、动脉栓塞
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肥胖和高密度脂蛋白低下等,是本病的易患因素,因此在预防上亦是重点。严格地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可以有效地达到预防的目的。适当的穿的厚一些也是很关键的,及时检查体温变化,可以考虑进行中药调理,定期检查等。
根据患者病情及全身情况,选择治疗方案。主要是抗凝、溶栓和手术等。
(1)抗凝治疗
一旦确诊,无论是否行手术治疗,均应该首先采用。常用的抗凝药物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或肝素持续静脉泵入。
(2)手术治疗
包括动脉导管取栓术、动脉插管溶栓术、骨筋膜室切开等。
2、手足发绀症
本病无需特殊治疗,减少户外寒冷环境暴露或防寒即可。必要时考虑应用血管扩张剂治疗。严重者可行胸交感神经阻滞术或切除术。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