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腹部脂肪肥厚 症状概述:症状名称: 腹部脂肪肥厚 症状概述: 腹部脂肪肥厚是指腹部因脂肪增多、堆积,导致其外形臃肿、凸显和下...
养生
主要为腹部外形臃肿、凸显和下垂,有时可伴有全身性肥胖或腰部、臀部有限性脂肪增厚。部分人仅为单纯腹部脂肪增多或相对性下腹壁脂肪增多。
1、生理因素
(1)遗传因素:对肥胖的影响主要通过增加机体对肥胖的易感性起作用,肥胖者往往有较明确的家族史。
(2)不良生活方式可引起肥胖,包括:饮食过量;进食行为(食物种类、进食次数、时间等)异常;运动过少;饮酒等。
2、病理因素
与多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有关,对肥胖有影响的内分泌激素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素、性激素、胰岛素等,这些激素分泌异常,常见于下丘脑、垂体疾病、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性腺功能减退症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故病理性肥胖可分为间脑性肥胖、垂体性肥胖、皮质醇性肥胖、性腺性肥胖、胰岛素性肥胖等。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氯丙嗪、胰岛素等亦可引起腹部脂肪增厚。
间脑性肥胖、垂体性肥胖、皮质醇性肥胖、性腺性肥胖、胰岛素性肥胖和药物性肥胖等。
1、腹部外形明显臃肿、凸显和下垂,影响形体美,患者有求美诉求;
2、伴有全身性肥胖或腰部、臀部脂肪增厚;
3、伴有活动耐力下降,轻微活动即引发气喘、胸闷,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4、伴有肌肉无力、皮肤紫纹等症状;
5、伴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
6、女性出现痤疮、毛发浓密、不孕等表现,男性出现性欲减退、阳痿等症状;
7、伴有烦躁、失眠、焦虑、记忆力减退等精神症状;
8、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情况均需及时就医咨询。
1、若怀疑自己身体机能出现问题,首诊科室一般为内分泌科。
2、若患者发现自己血压升高或心功能不全等,可到心血管科就诊。
3、若患者仅有改善身材的求美需求,可到医疗整形外科咨询。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多种抽血检查,注意检查前一晚10点后禁食,次日清晨空腹抽血。
3、就医前建议正常饮食,避免进食过于肥腻食物以及过量饮酒,以免影响部分检查结果。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使用一些药物或减肥产品等,可携带相关包装。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是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自己腹部肥胖的?增长的速度是怎样的?
2、还有其他的症状吗?
3、平时主要做什么?有体力活动或进行体育锻炼吗?
4、平时都吃什么?喜欢吃甜食、油腻食物、肉类吗?
5、有睡前吃宵夜或熬夜的习惯吗?
6、平时应酬多吗?是否经常过量饮酒?
7、有得过什么病?吃过什么药?是否吃过激素类的药物?
8、家中是否有肥胖者?
9、家人有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吗?
1、什么原因导致我现在的体型?
2、我的身体健康是否存在严重问题?
3、推荐什么方法来减掉我腹部的脂肪?
4、多久见效?可以达到我的理想效果吗?
5、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6、平时需要注意什么?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作出初步诊断,然后进行糖皮质激素检查、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检查、染色体检测CT、磁共振、超声等检查等,进一步明确病因。
根据患者有无家族性糖尿病、髙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和肥胖等病史,结合腹部脂肪增多导致的外形变化以及相关检查结果,一般不难诊断。
1、生理性肥胖
是指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由于遗传、高热量饮食、激素类物质、性别及生活环境等因素导致机体脂肪蓄积过多的状态。女性脂肪主要堆积在下腹、上腹、乳房下皱襞下的胸壁、侧腹部和侧腰部的皮下浅筋膜层内,男性腹部皮下脂肪往往很少,主要集中在腹腔脏器的结缔组织中。
2、间脑性肥胖
是间脑器质性病变,导致自主神经内分泌功能障碍引发的肥胖。可见于脑外伤、脑肿瘤、脑炎、脑膜炎、中毒等病变。除肥胖外,患者还有一系列其他表现,如食欲波动,有剧烈的饥饿感;睡眠节奏反常,嗜睡或失眠,睡眠倒错(白天嗜睡,夜间不睡);低热;两侧身体皮肤温度不对称;尿崩症等。
3、垂体性肥胖
由于腺垂体功能低下所引起的肥胖,原因可能与腺垂体功能低下所导致的生长激素、促皮质素、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从而使机体代谢率下降、体内脂肪分解减少、合成增加有关。可见于库欣综合征、颅内肿瘤等病变。
4、皮质醇性肥胖
是由于机体分泌糖皮质类固醇(主要是皮质类困醇)激素增多;或使用外源性皮质类固醇激素过多,导致体内皮质类固醇浓度升高,从而引发的机体异常肥胖,可见于库欣综合征患者。肥胖表现多为向心性,即以面部和躯干为主,脂肪主要堆积于患者面部、胸部、腹部、背部和颈肩部等处,四肢部位脂肪沉积较少。
5、性腺性肥胖
主要因性腺功能减退或性腺发育不良引起的肥胖。性腺功能减退常见于睾丸、卵巢切除、女性绝经等情况,性腺发育不良常见于肥胖性生殖无能症、Laurence-Moon-Biedl综合征及肥胖-生殖无能-肌张力低下综合征等染色体疾病。性腺性肥胖全身脂肪积聚较匀称,以胸腹、股、背部为明显。可伴高血压、紫纹、糖耐量曲线减低等表现。
6、胰岛素性肥胖
胰岛素可促进脂肪的合成,令脂肪组织从血中摄取脂肪,合成胆固醇,抑制脂肪分解。胰岛素分泌过多,可引发食欲亢进,进食量增加,脂肪合成增多,引发肥胖。常见于轻型2型糖尿病早期,胰岛β细胞瘤及功能性自发性低血糖症。
7、药物性肥胖
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氯丙嗪、胰岛素或促进蛋白质合成制剂等药物,使食欲亢进,导致肥胖,停药以后肥胖逐渐消失。
1、病因治疗
病理性肥胖可找到原发病,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垂体性肥胖时,手术切除导致垂体功能减退的颅内肿瘤等。
2、一般治疗
通过控制饮食、体育锻炼来减肥,合理的措施可令腹部脂肪逐渐消耗,腹部线条逐渐恢复美观。
3、手术治疗
脂肪抽吸是最佳治疗方案,即通常人们所知的吸脂术或抽脂术。首选麻醉方法是局部肿胀麻醉方法,也可以选择全麻加局部肿胀麻醉或者硬膜外加局麻肿胀麻醉方法。注意抽吸量和面积不宜过大。
(1)首选负压抽吸手术方法去脂,也可根据肥胖程度选择超声负压吸脂、振动,负压吸脂和电子技术去脂。去脂吸头口径越小,损伤越小。去脂应均匀,手感要平滑。吸头进入小切口选择在脐孔等隐蔽处。再次吸脂或有腹部瘢痕者可以利用原有瘢痕处作进入切口。注意腹白线和脐下的腹壁薄弱区,骨性标志可以帮助判断腹肌的平面。手术时吸头的吸孔向外、向上,可避免吸头误穿入腹腔。手术范围可以全腹部加乳腺下皱襞以下的胸壁一次完成,也可以分部位单独完成。
(2)全腹去脂,一般不和其他大手术如面部软组织提紧术同时进行,以免增加手术创伤的危险。单纯下腹部脂肪相对增多的去脂,是以形体雕塑为主,会保留一定的皮下脂肪厚度以保证外观平整。术后用医用脱脂棉和纱布加压包扎5~7天,一般不放置引流条。手术后要穿戴弹力的紧身衣1~6个月。
1、积极治疗可引发肥胖的病变,如糖尿病、功能性自发性低血糖症、脑肿瘤引起的间脑损伤或垂体异常等。
2、控制饮食,减少高热量食物,限制高糖食物的摄取,适量饮酒,多吃低脂、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等。
3、适当运动,早晚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爬山和跳绳等,有利于能量消耗,防止肥胖发生,还可增强体质。
4、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生或习惯,不熬夜,合理安排饮食和休息。
5、保持愉悦、乐观心情,有助于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运行,保持正常新陈代谢,降低脂肪堆积可能。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