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偏身麻木 症状概述:症状名称: 偏身麻木 症状概述: 偏身麻木是指由脑部疾病造成的人体一侧上下肢的感觉减退或消失。大多由...
养生
偏身麻木是指由脑部疾病造成的人体一侧上下肢的感觉减退或消失。大多由于对侧大脑半球疾患所致。常见于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颅脑损伤及颈椎退行性病变等。
无特发人群
主要表现为一侧上下肢的感觉减退或消失。常呈反复发作性或持续性麻木,部分患者伴有患侧疼痛,阵发性加剧,向肢体远端放射不适。
偏身麻木的病因复杂多样,常见的有中枢神经感染、创伤、肿瘤等。当脑部或脊髓的神经组织遭受损害或受到卡压,影响其正常信号传输功能,无法有效形成温度觉或触觉,并可能造成患者的感觉功能异常,甚至完全缺失。
脑血管疾病,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脑出血等。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如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等。
颅脑损伤,如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等。
颈、腰椎退行性病变,如颈椎病等。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脑出血、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颈椎病
1、突发口歪眼斜、一侧身体麻木、瘫痪;
2、伴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
3、伴听力障碍、视力障碍、失语等;
4、伴意识模糊、昏迷;
5、伴高热、寒战等;
6、出现其它危及生命的病症。
以上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1、反复出现一侧上肢或下肢麻木、无力,或伴颈痛、腰痛,常见于颈椎、腰椎病变;
2、反复出现暂时性、一过性的肢体麻木,或伴一过性头晕、意识模糊;
3、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偏身麻木伴发危及生命的情况,请急诊科处理。病情稳定者可于神经内科就医咨询。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进行体格检查,可穿着宽松衣裤。
3、建议患者注意保暖、尽量避免患侧受到强烈的刺激。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建议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及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身体出现麻木的感觉何时开始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有加重吗?
2、您身体出现麻木具体表现在哪些部位?
3、麻木是偶尔出现的还是持续存在?
4、您的症状有诱发因素吗?
5、您是否存在症状加重或减轻的相关因素?
6、除麻木外,您是否还有其他症状和体征,例如头晕、恶心、呕吐、记忆力下降、视力减退等?
7、您以前有过类似症状吗?什么原因造成的?
8、您既往有过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吗?
9、您既往手术过吗?若手术过,是什么原因?
10、您最近颅脑受过创伤吗?
11、您最近使用过哪些药物?
12、您吸烟吗?吸烟多久了?每天吸多少?
13、您的饮食习惯是怎样的?
1、我身体麻木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需住院治疗吗?
4、我需要手术治疗吗?
5、手术治疗存在什么风险?
6、治疗多久之后症状可以缓解?
7、能治好吗?
8、会有后遗症吗?
9、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10、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11、我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什么?
12、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了解机体的一般情况。同时进行CT、MRI等影像学检查来判断病变位置。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血液、脑脊液检查来查明病因。
医生会检查患者意识是否清晰,有无脑膜刺激征,视力是否正常,肌张力有无减低或增高,有无震颤或舞蹈样动作,有无特殊姿势和步态异常,深、浅感觉是否正常等。
1、血常规
适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排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细胞比例增加常提示细菌感染。
2、脑脊液检查
临床无明显颅内压增高的表现时可行此检查。脑炎患者脑脊液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及蛋白质增加,以淋巴细胞为主,可见大量红细胞,糖、氯化物正常。
1、X线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运动系统,尤其是诊断骨与关节外伤以及疾病的常用手段。
2、CT及MRI检查
CT及MRI检查对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3、经颅多普勒超声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诊断脑血管病有重要价值。能发现狭窄或闭塞的颅内大动脉,并判断其狭窄程度;可评估侧支循环的代偿,了解脑血液循环状况。
椎动脉血流图可了解椎动脉血供的情况,有助于颈椎病的诊断。
医生会仔细询问患者详细病史,结合典型的身体麻木等临床表现,以及相关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医生会注意对引起麻木的原发疾病如脑梗、脑炎、颈椎病等进行鉴别诊断。
偏身麻木的原因有很多种,临床上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要注意鉴别。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中老年患者多见,病前有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血脂异常等。临床表现取决于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主要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共济失调等,部分可有头痛、呕吐、昏迷等全脑症状。患者一般意识清楚,在发生基底动脉闭塞或大面积脑梗死时,病情严重,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有脑疝形成,最终导致死亡。
2、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急性起病,病程长短不一,为数日至1~2个月,25%患者有口唇疱疹病史。首发症状多突出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和人格改变,如错觉、虚构、懒散、情感淡漠、缄默、幻觉、妄想等,其后认知功能障碍较常见,主要表现为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定向力障碍及内省力缺乏等。可有不同程度神经功能受损表现,如偏瘫、偏盲、眼肌麻痹等,局灶性症状两侧多不对称。亦可有多种形式的锥体外系表现,如扭转、手足徐动或舞蹈样多动。
3、硬脑膜下血肿
伤后立即出现的偏瘫等征象,系脑挫裂伤所致。逐渐出现的体征,则是血肿压迫功能区或脑疝的表现。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大致分为三种类型:①以颅压增高症状为主,缺乏定位症状;②以病灶症状为主,如偏瘫、失语、局限性癫痫等;③以智力和精神症状为主,表现为头昏、耳鸣、记忆力减退、精神迟钝或失常。
4、颈椎病
由于颈椎退变结构压迫脊髓或压迫供应脊髓的血管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包括四肢感觉、运动、反射以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的综合征。依据脊髓受压部位,锥体束直接受压或因血供障碍而产生不同症状。病人出现上肢或下肢麻木无力、僵硬、双足踩棉花感,足尖不能离地,触觉障碍,束胸感,双手精细动作笨拙,不能用筷子进餐,写字颤抖,手夹持东西无力。在后期出现尿频或排尿、排便困难等大小便功能障碍。
明确诊断,找到病因,针对引起麻木的原发疾病进行包括手术在内的治疗,结合神经营养剂、抗病毒等药物治疗。也可辅以理疗等治疗手段。
偏身麻木的患者需要明确具体病因,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常见原发病的治疗如下:
1、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脑梗死的治疗应根据不同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类型、发病时间等确定治疗方案,实施以分型、分期为核心的个体化治疗原则。在一般内科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可酌情选用改善脑循环、脑保护、抗脑水肿、降颅压等措施。在时间窗内有适应证者可行溶栓治疗。
2、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关键,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辅以免疫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阿昔洛韦是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首选药物。对高热、抽搐、精神症状或颅内压增高者,可分别给降温、抗癫痫、镇静和脱水降颅压治疗。对昏迷患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给予营养代谢支持治疗,加强护理,预防压疮、呼吸道感染和泌尿系感染等。恢复期可采用理疗、按摩、针灸等,帮助肢体功能恢复。
3、硬脑膜下血肿
对于急性硬脑膜下血肿,伤后6小时内手术清除血肿,可降低病死率,提高功能恢复率。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一旦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即应施行手术治疗,而且首选的方法是钻孔引流,疗效堪称满意,如无其他并发症,预后多较良好。
4、颈椎病
严重有脊髓压迫者,应及时施行减压手术,并重建颈椎稳定。手术途径包括颈前路和颈后路减压手术。
预后情况要根据实际原发病的严重程度而定,部分患者经及时恰当处理,患者肢体能恢复原来的功能,麻木感也随之消失。部分患者可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影响日常生活及运动。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