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小口畸形 症状概述:症状名称: 小口畸形 症状概述: 小口畸形(microstomia)即口裂比正常者小,又称小口症。分...
养生
小口畸形一般局限于口角区。伴有唇黏膜丧失者,其口裂成鱼口状,严重影响饮食及语言功能,但口腔内侧黏膜组织丧失较少。小口畸形可为一侧口角部,也可为两侧口角部畸形。表现为口裂小、张口受限、面部不对称。口裂过小者进食困难,只能将小块食物塞入口内或用细吸管进流食,语言不清,无法正常对话,只能书面交流。
1、先天因素
由于胎儿时期发育障碍,导致上颌突与下颌突联合过多,口裂很小。
2、后天因素
最常见为口周重度烧伤瘢痕挛缩所致,也可由于口唇外伤、炎症、肿瘤术后瘢痕粘连所造成。
大口畸形、先天性小口症、后天性小口症等。
1、先天性无口或小口;
2、烧伤、外伤、炎症、肿瘤术后导致严重口部瘢痕,使口裂极小;
3、严重影响外观;
4、伴饮食、语言、咀嚼、表情等功能活动障碍;
5、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
以上均可就医咨询。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对唇部及口腔进行检查,避免唇部妆容,提前取下假牙等物品,便于医生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曾使用过某些药物,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的小口畸形是何时出现的?如何导致的?
2、除小口畸形,您是否还存在唇部疼痛、咀嚼无力或嘴周瘢痕等表现?
3、您曾有过唇部烧伤、炎症、手术等情况吗?
4、您的亲属中有人存在先天性小口畸形吗?
5、您近期有使用过药物缓解口部不适吗?什么药?
6、您有什么治疗要求吗?想达到何种治疗效果?
7、您有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吗?是否有用药控制?
8、您吸烟吗?吸烟多久了,每天吸多少?
9、您有饮酒习惯吗?每天饮酒量多少?
1、我的小口畸形有办法治疗吗?
2、我现在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有哪些治疗方法可以选择?
4、治疗后我能获得怎样的治疗效果?
5、我需要住院吗?需要手术治疗吗?
6、治疗存在哪些风险?会有后遗症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我回家后要如何进行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组织病理学检查有助于唇部及其周围炎性疾病及肿瘤等病变的诊断和鉴别。
一般通过患者的典型症状及结合体格检查不难诊断,但是为了明确患者的病因医生需要详细询问病史,如外伤引起的小口畸形患者通常由外伤史;先天畸形引起的小口畸形患者一般出生时就可发现;烧伤引起的小口畸形患者常有重度烧伤史;炎症引起的小口畸形患者常会伴有其他症状等。
1、闭口状态时两口角间的口裂宽度小于35㎜。
2、口唇缩小,常伴饮食、语言、咀嚼、表情等生理功能活动障碍。
3、口角不对称,唇红前缘弧度丧失。
4、严重者口裂呈鱼口状,口角黏膜与牙龈甚至牙槽黏膜粘连。
1、厚唇
是由重唇、唇腺增生或唇黏膜慢性炎症性增生所致唇组织增厚,表现为唇红部增宽变厚,外露过多,唇部明显突出。有些与遗传有关及人种特征有关,确切原因不明。
2、重唇
属先天性畸形,多见于上唇,常发生于乳牙替换恒牙萌出后。重唇系唇红内侧口腔黏膜过度发育,口轮匝肌深层外周部直接与唇红黏膜紧密粘连,似双重唇红。
3、上唇过短
指白唇的垂直高度不足,常常与上唇外翻、上颌前突相伴发生。单纯的上唇过短较少见。
4、上唇过长
表现为白唇长度较正常为长,唇红有时菲薄及内翻。一些老年人皮肤松弛下垂,也可导致上唇过长。
5、唇系带过短
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由于上唇系带粗短,上唇被紧系在牙龈黏膜上。
6、唇外翻
唇外翻可发生于上唇或下唇。是由面部烧伤、创伤及感染等所致的唇不能完全闭合外翻畸形,造成露齿及露龈。
7、唇缺损
可由外伤、感染或肿物切除后所致。唇由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和黏膜组织组成。唇缺损一般是指全层复合组织缺损。由于唇部的特殊位置,唇缺损不仅严重影响面容、表情及社交活动,同时对进食、语言、呼吸等生理功能有妨碍,儿童期唇缺损还会影响颌骨及牙齿的发育。
8、大口畸形
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面部发育畸形,系胚胎发育时期上颌突与下颌突未联合或仅部分联合,引起裂隙增大出现口裂比正常者大导致。裂隙可自口角裂至耳屏前。一般裂隙多止于颊部。多为单侧,裂开至颊部者称口角裂或巨口畸形。裂至嚼肌前缘、下颌髁突、外耳区域称为面横裂。面横裂尚可能伴有下颌骨发育不良及耳前痰管、外耳畸形这种复合畸形称第一、第二鳃弓综合征。
1、滑行黏膜瓣法
先测量确定新口角位置。口角位置通常为患者平视状态时过瞳孔的垂线与口裂水平线的交点处。定点后由上下唇红皮肤嵴与新口角点做连线,画出所切除的皮肤三角形区域。切除皮肤后,再横向切开并分离口轮匝肌至口角处。口角黏膜切口设计成“Y”形,先水平切开口腔黏膜至距新口角3〜4㎜处,新口角处黏膜“U”形切开,将尖端黏膜瓣外翻与口角皮肤缝合,形成新的口角。另上下两块黏膜瓣略作修整,并外翻与上下唇皮肤创缘及口角黏膜缝合。
2、唇红组织瓣法
首先测量出新口角位置,切除口角皮肤瘢痕组织,分离健侧肌肉至新口角处。设计口角区上下唇红组织瓣,“Z“行切开唇红黏膜,行黏膜下分离,旋转拉至口角处与皮肤缝合,形成唇红缘。口角尖端黏膜尽量纵形缝合,以减少张口时张力。
3、颊黏膜瓣法转移修复
当口角区域瘢痕切除后唇红组织丧失较多时,可在近口角颊黏膜上设计蒂在后部的双叶状颊黏膜组织瓣,组织瓣充分游离后,旋转外翻转移至上下唇红缺损的创面上固定缝合。颊黏膜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
4、口唇成形术
适用于烧伤后口周有环状瘢痕且张口困难者。按正常口角定点,标出拟定口唇外形,双侧口角处保留底宽约l㎝的三角形皮瓣。沿标记的唇红缘分开,切除瘢痕组织。两侧口角各保留三角形皮瓣,唇峰处可多切除三角状皮肤组织。将口腔黏膜充分游离,两侧口角黏膜水平切开约1~2㎝,将口腔黏膜拉出并外翻与上下唇皮肤创缘缝合形成唇红。口角处三角形皮瓣内转与黏膜创缘缝合形成口角。根据手术情况还可二期行口角修整术。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