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大全
None
症状名称: 跖趾关节痛 症状概述:症状名称: 跖趾关节痛 症状概述: 跖趾关节痛是指因炎症、畸形、外伤等因素引起的足部跖趾关节处局部疼...
养生
表现为足部跖趾关节处局部疼痛,不同原发病还可伴随不同的症状,如感染性疾病可伴发热;肿瘤可伴消瘦、乏力;类风湿性关节炎伴晨僵等。
能够引起跖趾关节痛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为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炎性疾病,关节脱位、跖骨骨折等外伤性疾病,银屑病、大骨节病以及畸形等。
1、炎性疾病
如骨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炎、滑囊炎、痛风性关节炎等。
2、畸形
如锤状趾、爪形趾、踇外翻、先天性跖趾关节脱位等。
3、外伤
如外伤性跖趾关节脱位、跖骨骨折、趾骨骨折等。
4、其他
如大骨节病、银屑病、骨肿瘤等。
骨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炎、滑囊炎、痛风性关节炎、锤状趾、爪形趾、拇外翻、先天性跖趾关节脱位、外伤性跖趾关节脱位、跖骨骨折、趾骨骨折、大骨节病、银屑病、骨肿瘤等。
1、跖趾关节严重外伤,出现肿胀、剧烈疼痛、活动障碍甚至畸形,须警惕骨折或脱位的可能;
2、跖趾关节持续红肿热痛,伴高热、寒战,应警惕急性化脓性关节炎;
3、出现其他危急的情况。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1、足部跖趾关节处反复或持续疼痛,疼痛程度近期有加重的倾向;
2、伴有跖趾关节红肿、皮温升高、活动受限或功能障碍,影响正常行走和负重;
3、伴晨起僵硬、关节不稳,活动时有摩擦感或“咔嗒”声;
4、伴关节畸形,从侧面看像是一个倒“V”型或踇外翻等;
5、伴足底鸡眼或老茧形成;
6、长期长跑、行军者,足底疼痛明显;
7、伴发热、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
8、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1、若怀疑患者为滑囊炎、拇外翻、跖骨骨折等骨科疾病时,可以到骨科就诊。
2、若怀疑患者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时,可以到风湿免疫科就诊。
3、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需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1、患者在就诊时尽量穿宽松舒适的鞋袜,以免加重疼痛。
2、患者在检查前尽量清淡饮食,不要大吃大喝,同时避免饮酒、熬夜等情况。
3、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是什么时候出现跖趾关节痛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加重吗?
2、您除了跖趾关节痛还有什么其他症状吗,如肿胀、活动障碍、高热?
3、您的跖趾关节痛是单侧疼痛还是双侧?
4、您在出现跖趾关节痛之前有过外伤吗?
5、您曾经出现过类似的症状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6、您既往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踇外翻等疾病吗?
7、您平时的饮食习惯怎么样?喜欢喝酒吃肉吗?
1、我为什么会有跖趾关节痛的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症状严重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需要住院吗?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
5、这些治疗方法对我有什么风险吗?
6、果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7、回家后我应该注意什么?
8、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医生首先会进行足部的相关体格检查,之后会要求检查血常规、X线等;为明确诊断及了解病情,还可能需要进行尿酸测定、CT、超声等检查。
1、视诊
观察足部皮肤有无破损、外伤或红、肿、热、痛等表现,足部及足趾有无畸形,关节活动度是否正常等。
2、触诊
检查是否存在骨折、疼痛等异常表现。检查时注意症状在两侧足部是否对称存在。
1、血常规可见血红蛋白减少,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增加,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增高,血清IgG、IgA、IgM增高,有助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
2、血尿酸测定、尿酸测定、关节液或痛风石内容物检查对痛风的检查有意义。
3、关节液培养有助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
4、结核菌素试验对关节结核的诊断和鉴别有价值。
1、x线检查
会显示骨骼的结构,可观察关节和骨骼的情况,有助于骨折、关节炎、关节异常、畸形等疾病的诊断和鉴别。
2、CT检查
能更清楚的显示骨骼及其周围组织的情况,不仅可显示有无病灶、空洞、死骨形成等病变,还对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质的异常改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3、超声检查
对关节积液、滑囊炎、关节软骨、滑膜增生等病变的诊断和鉴别有意义。
根据典型症状、伴随症状,结合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的检查结果,一般不难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常需排查是否存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跖骨骨折等疾患。
1、类风湿性关节炎
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以关节病变为主的非特异性炎症,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常见症状与体征有关节疼痛与压痛、关节肿胀、晨僵、关节摩擦音等,严重时可导致关节活动受限或畸形。
2、痛风性关节炎
40岁以上男性多见。多在午夜或清晨突然起病,出现关节剧痛,数小时内受累关节出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单侧第1跖趾关节最常见。可伴发热、高尿酸血症,关节液或痛风石中发现尿酸盐结晶等。
3、锤状趾
为足趾近侧趾间关节曲屈挛缩,跖趾关节保持过伸状态,有时可伴有脱位、远端趾间关节中立或背伸。主要症状包括跖趾关节肿胀、疼痛、关节不稳定,疼痛的部位可在趾背也可在趾腹末端,常可导致鸡眼或胼胝形成。
4、爪形趾
为跖趾关节过伸,近侧指间关节过屈的一种畸形,从侧面看像是一个倒“V”型。爪形趾与鞋内顶部过度摩擦会引起疼痛,最后可形成鸡眼。站立时脚趾呈爪状,此时所有的脚趾均受到影响。
5、拇外翻
俗称“大脚骨”,是一种常见的趾向足的外侧倾斜、第一跖骨内收的前足畸形。多与遗传及穿鞋不适有关,女性多见。常见拇趾的跖趾关节轻度半脱位,内侧关节囊附着处因受牵拉,可有骨赘形成。严重者拇趾的跖趾关节可产生骨关节炎,引起疼痛。第2、3跖骨头跖面皮肤因负担加重,可形成胼胝。
6、跖骨骨折
为直接暴力引起,如重物打击,车轮碾压等。少数情况下,由长期慢性损伤(如长跑、行军)致第2或第3跖骨干发生疲劳骨折。跖骨颈骨折后,骨折远端常向下、后移位,使跖骨头下垂,影响足的正常负重,并出现疼痛。
7、外伤性跖趾关节脱位
通常有明显的踢碰、压砸等外伤史,常见症状为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功能障碍,足趾短缩,跖趾关节过伸,趾间关节屈曲畸形,严重时可有跖趾骨相垂直。足底可触及脱位的跖骨头,跖趾关节呈弹性固定。
8、滑囊炎
滑囊是位于人体摩擦频繁或压力较大处的一种缓冲结构,为一结缔组织扁囊,少数与关节腔相通,多数独立存在。长期、反复、集中和力量稍大的摩擦和压迫是产生滑囊炎的主要原因。常出现关节部位疼痛、压痛,有时可伴有关节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出现关节部位肌肉萎缩。
1、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治疗目的在于控制炎症,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保持关节功能和防止畸形。
(1)非药物治疗
急性发热及关节疼痛时卧床休息,但应注意每天起床适当活动,在一般情况好转时,需要进行关节肌肉活动锻炼,夜间可用支具将关节固定,预防关节僵硬,避免发生畸形。
(2)药物治疗
分为三线,第一线的药物主要是非甾体类药物,如吲哚美辛等;第二线药物有抗疟药,金盐制剂,柳氮磺胺吡啶,免疫抑制剂如青霉胺、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等;第三线药物主要是激素。但目前没有任何药物可以完全阻止病变发展。
(3)手术治疗
早期可行受累关节滑膜切除术,以减少关节液渗出,防止血管翳形成,保护软骨和软骨下骨组织,改善关节功能;也可在关节镜下行关节清理、滑膜切除术;晚期,可根据病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2、痛风
(1)非药物治疗
患者日常生活注意限酒、禁烟;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防止剧烈运动或突然受凉;减少富含果糖饮料摄入;大量饮水(每日2000ml以上);控制体重;增加新鲜蔬菜摄入;规律饮食和作息;规律运动。
(2)药物治疗
①急性痛风关节炎的治疗药物有秋水仙碱、非甾类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
②发作间歇期和慢性期治疗药物有抑制尿酸生成、促进尿酸排泄药物两类。抑制尿酸合成药物有别嘌醇、非布司他等。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有苯溴马隆、丙磺舒等。
③痛风常伴发代谢综合征中的一种或数种,如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症、2型糖尿病等,应积极治疗。如选择氯沙坦或氨氯地平进行降压,选择非诺贝特或阿托伐他汀等进行降脂等。
(3)手术治疗
必要时可选择剔除痛风石,对残毁关节进行矫形等手术治疗。
3、拇外翻
(1)非手术治疗
穿前部宽松的鞋,以避免对趾内侧的挤压和摩擦。还可使用器具防止外翻的发展,如轻度外翻可在第1,2趾间应用硅胶分趾垫或分趾鞋袜,也可应用拇外翻矫形器、矫形鞋或平足鞋垫矫正。
(2)手术治疗
用于非手术治疗无效、疼痛及畸形严重者。手术方法较多,如远侧软组织改形术(McBride法)、第1跖骨远侧截骨术、第1跖骨基底截骨术、关节融合术等。可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