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咖啡 别名: 咖啡豆 性味归经: 味微苦、涩,性平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药材名称: 咖啡 别名: 咖啡豆 性味归经: 味微苦、涩,性平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咖啡...
养生
精神倦怠,食欲不振。
内服:研末煎汤,6-10g。
1、小果咖啡:果实含生物碱:咖啡碱,可可豆碱,茶碱。种子含甾醇成分:β-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胆甾醇,5-燕麦甾烯醇,7-燕麦甾烯醇,7-豆甾烯醇;脂肪酸成分: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花生酸。根、茎、叶、苗中含咖啡碱、可可豆碱、茶碱、1,7-二甲基黄嘌呤,东莨菪素,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对香豆酸,阿魏酸,绿原酸,咖啡酸。叶中还含熊果酸。
2、中果咖啡:果实含生物碱:咖啡碱,可可豆碱,茶碱。甾醇成分:β-谷甾醇,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5-燕麦甾-烯醇等。种子还含咖啡酸,阿魏酸,3-O-4-O和5-O-咖啡酰奎宁酸等。
3、大果咖啡:果实含咖啡酸。叶中还含1,3,7,9-四甲基尿酸,大果咖啡碱,甲基大果咖啡碱。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咖啡主要有效成分咖啡因和其结构类似物茶碱有很强的中枢兴奋作用。但茶碱较咖啡因作用更强,维持时间更长。咖啡因、茶碱等甲基黄嘌呤类化合物能增加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对呼吸中枢也有兴奋作用,这类化合物尚可导致恶心和呕吐,这部分与其中枢作用有关。人服用85-250mg咖啡因可使长时间脑力劳动工作能力增强,反应时间缩短,但涉及精巧肌肉协调和准确计时或计算的工作能力有所下降。另有资料表明这类化合物可特异性地对抗包括镇痛在内的阿片类制剂的作用。小鼠鞘内注射不产生痛觉过敏(hyperalgesia)剂量的咖啡因即可提高吗啡止痛的ED50。研究表明,长期服用咖啡因可产生耐受性和药物依赖性。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从未用过这类药物者服用咖啡因250-350mg可使心率稍有增加,同时收缩压和舒张压也有所上升。但上述剂量对长期服用咖啡因者常无任何作用。在高剂量下,咖啡因和茶碱都可造成心动过速。敏感患者可能出现期前收缩等心律失常。咖啡酸静脉注射能降低内皮素(ET-1)引起的正常大鼠血压上升,咖啡酸长期口服给药能降低DOCA高血压模型大鼠的血压,对心脏和血管组织增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降低血浆中ET-1的浓度,并可减少ET-1引起的c-fos,热休克蛋白(HSP)70mRNA基因表达的增加。
3、对平滑肌的作用:甲基黄嘌呤类化合物可舒张各种平滑肌,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气管平滑肌的舒张,尤其是在临床哮喘和实验中使用药物使气管平滑肌收缩的情况下作用尤为明显。此外,该类化合物尚能特异性地对抗阿片类药物对胃肠道的作用。
4、其他作用:咖啡因有增强人骨骼肌工作能力的作用,也能增加猫间接刺激四头肌的抽搐张力。长期饮用咖啡可使血浆胆固醇浓度升高,但这并非由于咖啡因所致,而与咖啡所含其他成分有关。谷氨酸可诱导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咖啡因能拮抗谷氨酸的这一效应,其IC50为50mmol/L。
成人短时服用咖啡因的致死量为5-10g,服用1g即可出现不良反应,多见中枢神经和循环系统症状。以失眠、不安和激动等早期症状发展到轻度昏迷、呕吐、痉挛,肌肉紧张和震颤,心动过速和期外收缩也常见。此外,还可见呼吸加快。
《广西中药志》:“有兴奋利尿作用,经炒焙过的咖啡可助消化。”
果皮开始变红即可采收。采果期因种类而异,小粒种9-11月采,9-10月为盛果期;中粒种11月至次年6月采,2-4月为盛果期。加工方法有两种:
1、干制法:鲜果晒干或烘干后,用脱壳机脱去果皮和种皮,筛去杂质即成。
2、湿制法:此法用于大规模生产。将鲜果用脱皮机脱皮,分开豆粒与果皮,再将脱去皮的豆粒在水中浸泡脱胶,洗净,干燥,再脱去种皮即得商品咖啡豆。
1、小果咖啡:种子已除去种皮,呈椭圆形或卵形,长8-10mm,直径5-7mm,中间部厚3-4mm,背面隆起,腹面平坦,有稍弯曲的纵沟及纸样种皮痕迹。生品类黄色或暗绿色;焙焦品暗棕色。有特异香气,味微苦、涩。
2、中果咖啡:种子稍大,卵球形,长9-11mm,直径7-9mm,背面隆起,腹面平坦。
3、大果咖啡:种子长圆形,长约15mm,直径约10mm,平滑。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