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酸浆 别名: 寒浆、醋浆、酸浆草、酢浆、灯笼草、金灯草、姑娘菜、灯笼儿、挂金灯、红姑娘、天泡草 性味归经: 味酸、苦,性寒;归肺、脾经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药材名称: 酸浆 别名: 寒浆、醋浆、酸浆草、酢浆、灯笼草、金灯草、姑娘菜、灯笼儿、挂金灯、红姑娘、...
养生
内服:煎汤,9-15g;或捣汁、研末。外用:适量,煎水洗;研末调敷或捣敷。
孕妇及脾虚泄泻者禁服。
1、酸浆叶中含木犀草素-7-β-D-葡萄糖甙。
2、全草含酸浆环氧内酯,全草及根均含酸浆双古豆碱。
抗乙肝表面抗原作用:反相被动血凝抑制试验中,酸浆全草水提取物0.15mg/50μl,与8个血凝单位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接触4h,表现出高效抑制作用。水提取物2.5mg/50μl,接触4h,可对100个血凝单位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有高效抑制作用;接触2h,对8个单位的抗原有高效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2.5mg/50μl,与8个单位的抗原接触4h,表现出中效抑制作用。酸浆是一种高效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药物。
1、《本经》:“主热烦满,定志益气,利水道。”
2、《新修本草》:“主上气咳嗽,风热,明目。”
3、《嘉祐本草》:“主腹内热结,目黄,不下食,大小便涩,骨热咳嗽,多睡劳乏,呕逆痰壅,痃癖痞满,小儿疬子寒热,大腹,杀虫,落胎,并煮汁服,亦生捣纹汁服,亦研敷小儿闪癖。”
4、《本草衍义补遗》:“治热痰嗽。”
5、《滇南本草》:“利小便,治五淋、玉茎痛,攻疮毒,治腹痈,破血,破气。”
1、治喉疮并痛者:灯笼草,炒焦为末,酒调,敷喉中。(《医学正传》)
2、治黄疸,利小便:酸浆、茅草根、五谷根各15g。煎水服。(《贵阳民间药草》)
3、治水肿,小便不利:金灯笼12g,车前草15g,西瓜皮24g。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4、治诸淋涩痛:酸浆草洗净,取一把捣自然汁,和生白酒,顿然一碗,空心饮立通。
5、治二便不通:酸浆草、车前草各一大把,和砂糖一钱。调服立通,未通再服。
6、治痔疮出血疼痛:酸浆草一大把。水二升,煎半升服,日三次立效。
7、治天行时热,烦躁作渴,真热极者:酸浆草一大把。水二升,煎减半饮之。(4-7方出自《本草汇言》)
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茎圆柱形,木质化较硬。叶互生,完整的叶片阔卵形,长5-15cm,宽2-8cm,先端尖,基部不对称,波状缘有粗齿。宿萼卵球形,直径1.5-2.5cm,黄绿色,薄纸质。浆果圆球形,皱缩,直径1-1.2cm。气微,味苦。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