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金环蛇 别名: 手巾蛇、金蛇、金包铁、金角带、金脚带、黄金甲、金极应、黄节蛇 性味归经: 味咸,性温;人肝经 药材分类: 动物 中药材概述:药材名称: 金环蛇 别名: 手巾蛇、金蛇、金包铁、金角带、金脚带、黄金甲、金极应、黄节蛇 性味归经:...
养生
1、对外周神经的作用:用羟甲基纤维素柱层析从金环蛇毒中分离出门个蛋白组分,其中5个组分是毒性较大的致死成分(4mg/kg腹腔注射可致小鼠死亡)。在这5个组分中,Ⅻ、XIV是神经毒,Ⅺ、Ⅻ、XV是心脏毒。神经毒组分Ⅻ能阻断大鼠、小鸡、蛙神经肌肉标本的突触传递,标本对乙醇胆碱的反应消失,对直接刺激以及对高浓度氯化钾的反应没有减少,神经末梢乙酸胆碱的释放量无显着改变;使蛙腹直肌乙酸胆碱量效曲线平行有移,溴新斯的明可以对抗这种作用。组分XIV的作用与组分Ⅻ相似。提示组分Ⅻ、XIV是作用于终极后膜的神经毒。其后证明组分Ⅸ也能阻断小鸡颈二腹肌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并使蛙缝匠肌终板电位、微终板电位振幅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失,但不影响微终板电位的发放频率,也不影响肌纤维的静息膜电位。提示组分Ⅸ也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毒。后又进一步证明,组分IX与通常的蛇毒突触后神经毒不同,对蛙腹直肌的乙酸胆碱量效曲线呈现非竞争性抑制,在有溴新斯的明存在时,高浓度乙酸胆碱使腹直肌产生相反的效应,对125I标记的眼镜蛇神经毒与电绍电器官膜碎片的结合无显着影响,应用电压固定技术证明,组分Ⅸ能抑制终板电流,最后使其完全消失,且能缩短终板电流的半衰期,增加衰减速率常数α值,对终板电流的平衡电位无显着影响。提示组分Ⅸ是通过乙酸胆碱受体以外的作用方式产生阻断作用的,作用部位可能在终极离子通道。
2、对心脏的作用:大鼠离体心脏加入金环蛇全毒,组分Ⅻ或XV均使心脏挛缩,心脏停止于收缩期,组分Ⅸ对心脏作用较弱,加入心脏1mg后,使心肌挛缩,心脏收缩幅度降低,心律失常。金环蛇毒对心肌的毒性与眼镜蛇毒相似。唯对心肌损害出现较迟。中毒停跳的心脏虽经生理盐水多次冲洗也难以使之恢复跳动。抗蛇毒血清对已结合于心肌的心脏毒也难起解毒作用。故有人认为心脏毒素对心肌作用是不可逆的。
3、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采用坡甲基纤维素一交联葡聚糖C-50(CM-sephadexC-50)柱色谱分离金环蛇原毒得16个峰,其中组分I有促进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原毒及组分VII-XIV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组分Ⅺ对ADP、花生四烯酸A23187,及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68.8μg/ml,10.0μg/ml和6.3μg/ml,但对血小板5-羟色胺的释放无明显影响。
4、抗肿瘤作用:金环蛇毒心脏毒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随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强,首先,心脏毒与肿瘤细胞接触,然后细胞生长受到抑制。不久,肿瘤细胞膜及核膜破裂,消失,核固缩,并开始有少量细胞坏死,作用时间增加,细胞死亡越多。
5、其他作用:金环蛇全毒、组分Ⅺ、Ⅻ及XV在5×10-5g/ml浓度时,对小鸡颈二腹肌均表现有兴奋作用,肌肉挛缩,最后痉挛性麻痹。
1、《广西中药志》:“通关透节,泄湿祛风。治风湿痹痛,手足瘫痪,肿痛。”
2、《中国动物药》:“活血通络,祛风镇痛。主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伤湿浮肿。”
1、治风湿性关节炎:
(1)金环蛇1条(去头、皮、内脏),白胡椒25g,炖服。每隔2-3d服1次。(《常见药用动物》)
(2)金环蛇1条,去头、皮和内脏,根据不同病变部位,加中药炖服。如头部风湿,可加天麻或川芎9-15g;上身风湿,可加桂枝9-15g;腰部风湿,可加杜仲9-15g;产后风湿,可加姜30g,甜酒500ml,蒸熟分3次服。5-7天为1个疗程。有反应者暂停服,3-5天后减半量服,重症或耐受量大的,可增加药量。(《广西药用动物》)
2、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金环蛇、银环蛇、灰鼠蛇各1条,去头和内脏,洗净,擦干,50度以上白酒(蛇与酒比例为1:4)浸泡,密封2-3个月。每饮20m,每日3次。(《中国动物药》三蛇酒)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