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None
名称: 大黄泄热汤 别名: 泄热汤(《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出处: 《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 功用: 泄热通便,清热利湿 主治: 心劳热,口中生疮,大便难,闭塞不通,心满痛,小腹热 概述:名称: 大黄泄热汤 别名: 泄热汤(《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出处: 《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 功用...
养生
古代用法:上切。以水九升,先取一升水,别渍大黄一宿,以余八升煮诸药,取二升五合,去滓;下大黄,更煮两沸,去大黄滓;下芒消,分为三服。
泄热通便,清热利湿。
本方主治胃肠蕴热,实热与积滞互结,循经所发之口中生疮、大便难、闭塞不通等症。
方中重用石膏甘寒以清泻胃火,为君药。大黄、芒硝荡涤胃肠积滞,泻热通便,使火热之邪从大便而出,栀子仁苦寒泻三焦之火,并利小便以导热下行,与泽泻之渗利湿热,共同使邪从小便而出,四药合用,使邪从二便分消,黄芩清上焦之实火,共为臣药,君臣相合,使上炎之火得清,胃肠之积热从二便而降泻。上药均为苦寒之品,故佐以桂心辛热之品,防大寒伤中,且因其行散温通之性,入血分以活血通经,以止心满痛。大枣、炙甘草益胃和中,缓和硝、黄峻下之性,并调和诸药,炙甘草合石膏又有甘寒养阴生津之义。综观全方,有清有泻,且渗利中有滋养,使热邪尽去,口疮、便秘等症均除。
1、无实热积滞者,慎用;有积滞者,当中病即止,以防泻下太过伤中。忌海藻、生葱、菘菜。
2、《备急千金要方》有通草。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