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None
名称: 当归秦艽散 出处: 《证治准绳•类方》卷五 功用: 健脾和胃,疏肝利胆,补气养血,清热,化湿 主治: 五疸 概述:名称: 当归秦艽散 出处: 《证治准绳•类方》卷五 功用: 健脾和胃,疏肝利胆,补气养血,清热,化湿...
养生
方中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肺、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秦艽味苦、辛,性微寒,归胃、肝、胆经,具有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利湿退黄的功效。当归味甘、辛、苦,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功效。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的功效。熟地黄味甘,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血滋润、益精填髓的功效。半夏味辛,性温,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甘草味甘,性平,归脾、胃、心、肺经,具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的功效。
1、 《证治准绳·黄疸》:“治疸须分新久。新病初起,当消导攻渗,如茵陈五苓散、胃苓汤、茯苓渗湿汤之类,无不效者,久病又当变法,脾胃受伤,久则气血虚弱,必用补剂,如参术健脾汤、当归秦艽散,使正气盛则邪气退。庶可收功。若口淡、怔忡、耳鸣、脚软,或微寒热,小便赤白浊,又当作虚寒治,宜养荣汤或四君子汤,吞八味除桂加五味子丸,不可过用凉剂,强通小便,恐肾水枯竭,久而面黑黄色,不可治矣。然有元气素弱,避渗利之害,过服滋补,以致湿热愈增,则又不可拘于久病调补之例也。”
2、《谦斋医学讲稿》:“ 黄疸证都有湿浊中阻,脾胃不运现象,如舌苔厚腻,纳食呆减,呕吐,小便短少,故一般用清化和温化利湿。然有不少成方从肝胆治疗,如谷疸丸用龙胆草、牛胆汁,一清饮用柴胡、川芎,当归秦艽散用当归,川芎、白芍等一类药物。再如肝脾引起的“鼓胀”,严重时亦出现黄疸,黄色不明显,特别是面部黧黑晦滞,不是一般的利湿法所能收效,必须佐用养血和血之品。”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