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None
名称: 文蛤汤 出处: 文蛤汤,出自汉·张仲景《金匮要略》 功用: 解表散邪,清胃止渴。 主治: 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兼主微风,脉紧头痛。 歌诀: (一)文蛤汤中麻黄草,生姜石膏杏仁枣,解表散邪兼清胃,胃热烦渴此方藏。 (二)文蛤汤方七味药,麻杏石甘蛤姜枣;喘咳气急烦渴症,止咳定喘疗效高。 组成: 文蛤五两(15g)、麻黄三两(9g)、甘草三两(9g)、生姜三两(9g)、石膏五两(15g)、杏仁五十个(8.5g)、大枣十二枚。 用法用量: 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汗出即愈。 配伍特点: 1.文蛤汤既是辨治太阳伤寒证与肺胃蕴热证相兼的重要代表方,又是辨治诸多杂病如胃病、肺病、皮肤病等的重要基础方。 2. 方中麻黄、生姜既足治表药,又是治里药;文蛤、石膏既可辨治营卫热,又可辨治脏腑热;杏仁既是化痰药又是润肺药;大枣、甘草既是补益营卫药,又是补益中气药。从方中用药用量及调配分析得知,文蛤汤的应用并不局限于太阳伤寒证与肺胃蕴热证相兼,还可用于辨治诸多杂病,如呼吸、泌尿、循环、内分泌等系统疾病。 3.运用文蛤汤辨治的基本病证是表里寒热夹杂,治疗以清热散寒并举。 运用: 1.中医病证:太阳伤寒证与胃热证相兼。渴欲饮水而贪饮,发热,恶风寒,无汗,头痛,苔薄,脉紧或数、 2.西医疾病:肠胃型感冒,急、慢性肠胃炎,流行性感冒,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风疹,皮肤丘疹,风湿性肌肉疼痛,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输尿管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液,不明原因水肿等临床表现符合表寒里热证并。 加减化裁: 若夹痰热,可与小陷胸汤合方用之;若夹寒痰,可与赤丸合方用之;若夹气郁,可与四逆散合方用之。 使用注意: 方中文蛤清热益阴;麻黄解表散寒,温阳化饮;石膏清热叶津;生姜辛温宣散,醒脾和胃;杏仁降泄浊逆;大枣、甘草益气和中。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名称: 文蛤汤 出处: 文蛤汤,出自汉·张仲景《金匮要略》 功用: 解表散邪,清胃止渴。 主治: 吐...
养生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