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None
名称: 蟾光膏 出处: (《杂类名方》) 分类: 古方 概述: 远年病目,不通道路。 组成: 白砂蜜四两(色白者妙,用隔年葱一根,去须皮,切短,与蜜一同熬,去白膜,觑葱软熟为度,以绵滤滓,放定,用纸取蜡面)、黄丹三钱(水飞,生用)、蜜陀僧三钱(水飞,生用)、炉甘石(火煅过)五钱(水飞)上三味熬,研极细末,倾入前蜜中,桃柳无节病者各一枝,搅匀。当归、赤芍药、杏仁(汤去皮尖)各五钱、黄连(去芦头并茨净)二两、川芎半两秦皮、诃子皮、防风、石膏、玄精石(兽背文者妙)、井泉石、无名异、玄参、代赭石石决明各三钱上秦皮至石决明十味㕮咀,用雪水或长流河水五升,于银器内熬至二升,滤去滓净,再熬至一升,将一十五味熬至 用法用量: 腊月成开日合。以纸封器盒口,旋取用,原盛药器盒中如有取不尽药,用净水斟酌洗渲,却将渲药水熬三五沸,另行收拾,或洗点眼,或膏子药稠了时倾入些小调解。 主治: 远年病目,不通道路。 加减化裁:名称: 蟾光膏 出处: (《杂类名方》) 分类: 古方 概述: 远年病目,不通道路。 组成: 白砂蜜...
养生
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石膏:甘、辛,大寒。归肺、胃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湿,生肌,敛疮,止血。
黄连: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秦皮:苦、涩,寒。归肝、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
玄参: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
赤芍: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石决明:咸,寒。归肝经。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代赭石:苦,寒。归肝、心、肺、胃经。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诃子:苦、酸、涩,平。归肺、大肠经。涩肠止泻,敛肺止咳,降火利咽。
炉甘石:甘,平。归肝、脾经。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敛疮。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