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None
名称: 百药长 出处: (《摄生秘剖》卷四) 分类: 古方 概述: 男妇诸虚百损,五劳七伤,身体羸瘦,胸膈胀满,脾胃不调,四肢无力,筋骨疼痛,并风痰寒湿。 组成: 当归一两、川芎五钱、白芍一两、怀地黄四两、白术(土炒)一两、白茯苓一两、天门冬(去心)二两、麦门冬(去心)二两、牛膝一两(炒)、杜仲(炒)一两、破故纸一两、茴香一两、五味子一两、枸杞子四两、陈皮一两半、夏一两、苍术一两、厚朴一两、枳壳一两、香附一两、砂仁五钱、官桂一两、羌活一两、独活一两、白芷一两、防风(去芦)一两、乌药一两、秦艽一两、何首乌一两、川萆薢一两、干茄根一两、晚蚕砂一两、干姜一两、红枣一斤、烧酒六十斤 用法用量: 各药共用一绢袋盛之,悬挂、中,再入烧酒封固,窨半月。随其量之大小多寡饮之,不拘时候。其药滓晒干,研为细末,为丸服亦妙。 主治: 男妇诸虚百损,五劳七伤,身体羸瘦,胸膈胀满,脾胃不调,四肢无力,筋骨疼痛,并风痰寒湿。 加减化裁:名称: 百药长 出处: (《摄生秘剖》卷四) 分类: 古方 概述: 男妇诸虚百损,五劳七伤,身体羸瘦...
养生
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
白芷:辛,温。归肺、胃、大肠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独活: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祛风除湿,通痹止痛,解表。
秦艽:辛、苦,平。归胃、肝、胆经。祛风湿,清湿热,舒筋络,止痹痛,退虚热。
苍术:辛、苦,温。归脾、胃、肝经。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
厚朴: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燥湿,行气,消积,消痰平喘。
砂仁:辛,温。归脾、胃、肾经。化湿开胃,温中止泻,理气安胎。
茯苓: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
萆薢:苦,平。归肾、胃经。利湿去浊,祛风除痹。
干姜: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陈皮:苦、辛,温。归脾、肺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乌药:辛,温。归肺、脾、肾、膀胱经。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香附: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
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牛膝:苦、甘、酸,平。归肝、肾经。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
白术:甘、苦,温。归脾、胃经。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杜仲:甘,温。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何首乌:苦、甘、涩,微温。归肝、心、肾经。制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化浊降脂。生何首乌: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
枸杞子:甘,平。归肝、肾经。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五味子:酸、甘,温。归肺、心、肾经。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