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None
名称: 神验摩风毒膏 出处: (《圣惠》卷二十五) 分类: 古方 概述: 风毒积年,气脉不宜通,四肢挛急,肌肉顽痹,腹中百病。 组成: 牛膝(去苗)、赤芍药、当归、白术、白芷、川椒(去目)、厚朴(去粗皮)、雷丸、半夏、桔梗(去芦头)、细辛、吴茱萸、附子(生,去皮脐)、木香、大腹皮、槟榔各一两、酥二两、野驼脂、野猪脂各五两 用法用量: 上剉细,以酒浸一宿,先煎猪脂,然后入诸药,从平旦至日入,以慢火煎之,其膏即成;以绵滤去滓,却入铛中,然后下酥及驼脂,待稍冷,收于瓷器中。每服如枣大,于患处摩之,仍须避风;若腹痛,即取药如弹子大,空心酒化服。 主治: 风毒积年,气脉不宜通,四肢挛急,肌肉顽痹,腹中百病。 加减化裁:名称: 神验摩风毒膏 出处: (《圣惠》卷二十五) 分类: 古方 概述: 风毒积年,气脉不宜通,四肢...
养生
白芷:辛,温。归肺、胃、大肠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细辛:辛,温。归心、肺、肾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赤芍: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厚朴: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燥湿,行气,消积,消痰平喘。
附子: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吴茱萸: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木香:辛、苦,温。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大腹皮:辛,微温。归脾、胃、大肠、小肠经。行气宽中,行水消肿。
槟榔:苦、辛,温。归胃、大肠经。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
雷丸:微苦,寒。归胃、大肠经。杀虫消积。
牛膝:苦、甘、酸,平。归肝、肾经。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
半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桔梗:苦、辛,平。归肺经。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白术:甘、苦,温。归脾、胃经。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