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None
名称: 凝水石酒 出处: (《圣济总录》卷九) 分类: 古方 概述: ①《圣济总录》:八风,十二痹,偏枯不遂,宿食虚冷,五劳七伤。②《普济方》:妇人产后余疾,月水不调。 组成: 凝水石、白石英、白石脂、代赭石、矾石、礜石、石膏、芒消、石楠、石韦天雄(炮裂,去皮脐)、附子(炮裂,去皮脐)、常山、续断、芫花、白术、防风(去叉)、黄芩(去黑心)、黄连(去须)、大黄(炒)、麻黄(去根节)、熟干地黄、山茱萸、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玄参、䕡茹、狼毒、半夏(汤洗七遍,焙)、藜芦、菖蒲、前胡(去芦头)、蜈蚣(炒)、甘草(炙)、龙胆、桔梗(剉,炒)、菟丝子(酒浸一宿,焙)、秦艽(去苗土)、芍药、紫菀(去苗)、白芷、远志(去心)卷柏各一两 用法用量: 上药剉如麻豆,盛以绢袋,用水三斗,七月七日曲三斤,黍米三升作饭,依和酒法,以药袋著酿中,春、秋七日,冬十日,夏三日,酒成。每服半鸡子壳,一日三次。并晒囊中药滓,更捣筛,每服方寸匕,酒送下。以体暖为度。 主治: ①《圣济总录》:八风,十二痹,偏枯不遂,宿食虚冷,五劳七伤。②《普济方》:妇人产后余疾,月水不调。 加减化裁:名称: 凝水石酒 出处: (《圣济总录》卷九) 分类: 古方 概述: ①《圣济总录》:八风,十二痹,...
养生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白芷:辛,温。归肺、胃、大肠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石膏:甘、辛,大寒。归肺、胃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湿,生肌,敛疮,止血。
黄芩: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龙胆:苦,寒。归肝、胆经。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玄参: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
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止血,逐瘀通经,利湿退黄。
芫花:苦、辛,温;有毒。归肺、脾、肾经。渴水逐饮,祛痰止咳;外用杀虫疗疮。
秦艽:辛、苦,平。归胃、肝、胆经。祛风湿,清湿热,舒筋络,止痹痛,退虚热。
石韦:甘、苦,微寒。归肺、膀胱经。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
附子: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半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前胡:苦、辛,微寒。归肺经。降气化痰,散风清热。
桔梗:苦、辛,平。归肺经。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紫菀:辛、苦,温。归肺经。润肺下气,化痰止咳。
远志:苦、辛,温。归心、肾、肺经。安神益智,交通心肾,祛痰开窍,消散痈肿。
代赭石:苦,寒。归肝、心、肺、胃经。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
蜈蚣:辛,温;有毒。归肝经。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
白术:甘、苦,温。归脾、胃经。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续断:苦、辛,微温。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
菟丝子:辛、甘,平。归肝、肾、脾经。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外用消风祛斑。
山茱萸:酸、湿,微温。归肝、肾经。补益肝肾,收涩固脱。
常山:苦、辛,寒;有毒。归肺、肝、心经。涌吐痰涎,截疟。
藜芦:苦、辛,寒;有毒。归肺、肝、胃经。涌吐风痰,杀虫。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