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None
名称: 灭瘢膏 出处: (《千金》卷二十二) 分类: 古方 概述: 诸色痈肿恶疮,愈后有瘢。 组成: 矾石、安息香(一作女萎)、狼毒、乌头、羊踯躅、附子、野葛、白芷、乌贼骨、赤石脂、皂荚、干地黄、天雄、芍药、芎、大黄、当归、莽草、石膏、地榆、白术、续断、鬼臼、蜀椒、巴豆、细辛各一两 用法用量: 上为末,以成煎猪脂四斤和药,以此为准,煎之三上三下,以好盐一大匙下之,膏成。须服者,与服之;须摩者,与摩之;若灭瘢者,以布揩令伤,敷之;鼻中息肉,取如大豆纳鼻中;如瘀血,每服如枣核大,酒送下;痔漏,以绵裹如梅子纳下部;若中风,摩患上取愈;崩中亦纳;若灭瘢,取少许和鹰屎白敷之。腊日合之神效。 主治: 诸色痈肿恶疮,愈后有瘢。 加减化裁:名称: 灭瘢膏 出处: (《千金》卷二十二) 分类: 古方 概述: 诸色痈肿恶疮,愈后有瘢。 组成:...
养生
白芷:辛,温。归肺、胃、大肠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细辛:辛,温。归心、肺、肾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石膏:甘、辛,大寒。归肺、胃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湿,生肌,敛疮,止血。
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止血,逐瘀通经,利湿退黄。
附子: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地榆:苦、酸、涩,微寒。归肝、大肠经。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皂荚:辛、咸,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祛痰开窍,散结消肿。
白术:甘、苦,温。归脾、胃经。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续断:苦、辛,微温。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赤石脂:甘、酸、涩,温。归大肠、胃经。涩肠止泻,收敛止血,生肌敛疮。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