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None
名称: 小儿至宝丸 出处: (《中国药典》2010版) 分类: 古方 概述: 小儿风寒感冒,停食停乳,发热鼻塞,咳嗽痰多,呕吐泄泻,惊惕抽搐。 组成: 紫苏叶50克、广藿香50克、薄荷50克、羌活50克、陈皮50克、制白附子50克、胆南星50克、炒芥子30克、川贝母50克、槟榔50克、炒山楂50克、茯苓200克、六神曲(炒)200克、炒麦芽50克、玻珀30克、冰片4克、天麻50克、钩藤50克、僵蚕(炒)50克、蝉蜕50克、全蝎50克、人工牛黄6克、雄黄50克、滑石50克、朱砂10克 用法用量: 上制成丸剂。每丸重1.5克。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 主治: 小儿风寒感冒,停食停乳,发热鼻塞,咳嗽痰多,呕吐泄泻,惊惕抽搐。 加减化裁:名称: 小儿至宝丸 出处: (《中国药典》2010版) 分类: 古方 概述: 小儿风寒感冒,停食停乳...
养生
紫苏叶:辛,温。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和胃。
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
薄荷:辛,凉。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广藿香:辛,微温。归脾、胃、肺经。芳香化湿,和中止呕,发表解暑。
茯苓: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
滑石:甘、淡,寒。归膀胱、肺、胃经。利尿通淋,清热解暑;外用祛湿敛疮。
附子: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陈皮:苦、辛,温。归脾、肺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山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
六神曲:甘、辛,温。归脾、胃经。消食和胃。
麦芽:甘,平。归脾、胃经。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回乳消胀。
槟榔:苦、辛,温。归胃、大肠经。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
白附子:辛,温;有毒。归胃、肝经。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止痛,解毒散结。
芥子:辛,温。归肺经。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川贝母:苦、甘,微寒。归肺、心经。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
朱砂:甘,微寒;有毒。归心经。清心镇惊,安神,明目,解毒。
牛黄:苦,凉。归心、肝经。凉肝息风,清心豁痰,开窍醒神,清热解毒。
钩藤:甘,凉。归肝、心包经。息风定惊,清热平肝。
天麻:甘,平。归肝经。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全蝎:辛,平;有毒。归肝经。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
僵蚕:咸、辛,平。归肝、肺、胃经。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
冰片: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经。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雄黄:辛,温;有毒。归肝、大肠经。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