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癌病疾病英文名称: cancer疾病概述: 癌病,中医病名。是多种恶性肿瘤的总称,以脏腑...
养生
疾病名称: 癌病
疾病英文名称: cancer
疾病概述:
常见症状: 肿块逐渐增大,表面高低不平,质地坚硬,时有疼痛,发热,并常伴见纳差,乏力,日渐消瘦
主要病因: 正气内虚,感受邪毒,情志怫郁,饮食损伤,宿有旧疾
相关中医疾病: 脑瘤、肺癌、大肠癌、肝癌、肾癌及膀胱癌
病因-基本病因:
癌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但据癌病的起病经过及临床表现,其发生与外在的六淫邪,内在的七情怫郁,饮食失调、宿有旧疾或久病伤正,年老体衰等有密切关系。
1、六淫邪毒外感六淫之邪,或工业废气、石棉、煤焦烟雾、放射性物质等邪毒之气入侵,若正气不能抗邪,则致客邪久留,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致气滞、血瘀、痰浊、热毒等病变,久则可形成结块。
2、七情怫郁情志不遂,气机郁结,久则导致气滞血瘀,或气不布津,久则津凝为痰,血瘀、痰浊互结,渐而成块。正如《类证治裁·郁证》说:“七情内起之郁,始而伤气,继必及血”。
3、饮食失调嗜好烟酒辛辣腌炸烧烤,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正气亏虚,气虚血瘀。或正气亏虚,易感外邪或易致客邪久留。另一方面,脾失健运,不能升清降浊,敷布运化水湿,则痰湿内生。
4、宿有旧疾机体脏腑阴阳的偏盛偏衰,气血功能紊乱,如治不得法或失于调养,病邪久羁,损伤正气,或正气本虚,驱邪无力,加重或诱发气、痰、食、湿、水、血等凝结阻滞体内,邪气壅结成块。
5、久病伤正、年老体衰正气内虚,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是罹患癌症的主要病理基础。久病体衰,正气亏虚,气虚血瘀;或生活失于调摄,劳累过度,气阴耗伤,外邪每易乘虚而入,客邪留滞不去,气机不畅,终致血行瘀滞,结而成块。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脑瘤
CT、MRI探查肿瘤的部位,大小及浸润情况,是诊断脑瘤的主要手段。
2、肺癌
(1)胸部x线检查,CT,支气管碘油造影,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
(2)痰脱落细胞学检查是早期诊断肺癌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阳性率在80%左右,多次检查阳性率可提高。
(3)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确定病变性质及作病理检查,是确诊肺癌的重要方法。
3、大肠癌
出现上述临床表现时,应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检,并及时进行直肠指诊、全结肠镜检钡灌肠X线检查、血清癌胚及肠癌相关抗原测定、直肠内超声扫描、CT等检查以明确。
4、肾癌、膀胱癌
尿检查可见肉眼血尿及镜下血尿;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对诊断早期肾癌、膀胱癌有一定价值;B超、CT,MRI可确定病变部位、大小及浸润情况等。此外,膀胱镜检查也是确诊膀胱癌的重要方法。
上述癌病的诊断中,各种癌病的细胞学分类诊断,如肺癌的鳞状上皮细胞癌、小细胞癌、腺癌等,虽属西医学范畴,但它对估计病情,判断预后、选择治疗方案等有重要意义,所以也应尽可能了解癌病细胞学性质,结合患者的全身情况、肿瘤发展情况等,以合理安排综合治疗方案。
诊断-诊断原则:
1、脑瘤
(1)患者有头痛、呕吐、视力障碍等临床表现。
(2)随脑组织受损部位的不同而有相应的局部症状,有助于定位诊断。如大脑额叶前部肿瘤可见精神障碍,出现性格改变,进行性痴呆,癫痫发作等;额下回后部肿瘤可出现运动性失语;额叶后部中央前回运动区受压则产生对侧偏瘫。大脑顶叶部肿瘤以感觉障碍为主,感觉定位和感觉区别的能力消失。大脑颞叶部肿瘤则以听觉障碍为主。大脑枕叶部肿瘤定位征为视野缺损。胼胝体部肿瘤精神症状明显。中脑部肿瘤早期易出现脑积水,而发生头痛、视乳头水肿及呕吐等。小脑部肿瘤以运动失调为特征。桥脑部肿瘤则以交叉性偏瘫、交叉性感觉麻木及眼球垂直性震颤与眼外展麻痹为特征。
2、肺癌
(1)呛咳,顽固性干咳持续数周不愈,或反复咯血痰,或不明原因的顽固性胸痛,气急、发热,或伴消瘦,疲乏等。
(2)多发生于年龄在40岁以上,有长期吸烟史的男性。
3、大肠癌
凡30岁以上的患者有下列症状时需高度重视,考虑有大肠癌的可能:持续性腹部不适,隐痛,胀气,经一般治疗症状不缓解;无明显诱因的大便习惯改变,如腹泻或便秘等;粪便带脓血、黏液或血便,而无痢疾、肠道慢性炎症等病史;结肠部位出现肿块;原因不明的贫血或体重减轻。
4、肾癌、膀胱癌
肾癌早期常无症状,晚期部分患者可有典型的三联症:血尿,腰部疼痛,上腹或腰部肿;膀胱癌典型临床表现为血尿、尿急、尿频、尿痛,或持续性尿意感。
诊断-诊断依据:
1、脑瘤
(1)患者有头痛、呕吐、视力障碍等临床表现。
(2)随脑组织受损部位的不同而有相应的局部症状,有助于定位诊断。如大脑额叶前部肿瘤可见精神障碍,出现性格改变,进行性痴呆,癫痫发作等;额下回后部肿瘤可出现运动性失语;额叶后部中央前回运动区受压则产生对侧偏瘫。大脑顶叶部肿瘤以感觉障碍为主,感觉定位和感觉区别的能力消失。大脑颞叶部肿瘤则以听觉障碍为主。大脑枕叶部肿瘤定位征为视野缺损。胼胝体部肿瘤精神症状明显。中脑部肿瘤早期易出现脑积水,而发生头痛、视乳头水肿及呕吐等。小脑部肿瘤以运动失调为特征。桥脑部肿瘤则以交叉性偏瘫、交叉性感觉麻木及眼球垂直性震颤与眼外展麻痹为特征。
2、肺癌
(1)呛咳,顽固性干咳持续数周不愈,或反复咯血痰,或不明原因的顽固性胸痛,气急、发热,或伴消瘦,疲乏等。
(2)多发生于年龄在40岁以上,有长期吸烟史的男性。
3、大肠癌
凡30岁以上的患者有下列症状时需高度重视,考虑有大肠癌的可能:持续性腹部不适,隐痛,胀气,经一般治疗症状不缓解;无明显诱因的大便习惯改变,如腹泻或便秘等;粪便带脓血、黏液或血便,而无痢疾、肠道慢性炎症等病史;结肠部位出现肿块;原因不明的贫血或体重减轻。
4、肾癌、膀胱癌
肾癌早期常无症状,晚期部分患者可有典型的三联症:血尿,腰部疼痛,上腹或腰部肿;膀胱癌典型临床表现为血尿、尿急、尿频、尿痛,或持续性尿意感。
诊断-鉴别诊断:
1、脑瘤
(1)脑瘤与脑血管疾病
部分脑瘤患者可见颅内压增高、偏瘫,应注意与脑血管疾病相鉴别。脑血管疾病多见于老年人,常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病史,多突然出现昏迷,可有颅内压增高症状和偏瘫。CT、MRI有助于鉴别。
(2)脑瘤与癫痫
脑瘤患者可以有症状性癫痫,常伴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如头痛、呕吐、视力下降等)和其他局灶性症状(如精神障碍、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等)持续存在。原发性癫痫通常缺少局灶性脑症状,发作过后多无明显症状。CT、MRI有助于鉴别。
2、肺癌
(1)肺癌与肺痨
肺痨与肺癌均有咳嗽、咯血、胸痛,发热、消瘦等症状,两者很容易混淆,应注意鉴别。肺痨多发生于青壮年,而肺癌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部分肺痨患者的已愈合的结核病灶所引起的肺部瘢痕可恶变为肺癌。肺痨经抗痨治疗有效,肺癌经抗痨治疗则病情无好转。借助肺部x线检查,痰结核菌检查,痰脱落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2)肺癌与肺痈
肺痈患者也可有发热、咳嗽、咯痰的临床表现,应注意鉴别。典型的肺痈是急性发病,高热,寒战,咳嗽,咳吐大量脓臭痰,痰中可带血,伴有胸痛;肺癌发病较缓,热势一般不高,呛咳,咯痰不爽或痰中带血,伴见神疲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肺癌患者在感受外邪时,也可出现高热,咳嗽加剧等症,此时更应详细询问病史,四诊合参,并借助肺部x线检查、痰和血的病原体检查,痰脱落细胞学检查等实验室检查加以鉴别。
(3)肺癌与肺胀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所致的慢性肺部疾病。病程长达数年,反复发作,多发生于40岁以上人群,以咳嗽,咯痰,喘息,胸部膨满为症状;肺癌则起病较为隐匿,以咳嗽、咯血,胸痛、发热、气急为主要临床表现,伴见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借助肺部x线检查、痰脱落细胞学检查等不难鉴别。
3、大肠癌
(1)大肠癌与痢疾
在腹痛、泄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等临床症状上有相似点,要注意区别。痢疾是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具有传染性的外感疾病。一般发病较急,常以发热伴有呕吐而开始,继则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突出的临床特征,其腹痛多呈阵发性,常在腹泻后减轻,腹泻次数可达每日10—20次,粪便呈胶冻状、脓血状。而大肠癌起病较为隐匿,早期症状多较轻或不明显,中晚期伴见明显的全身症状,如神疲倦怠、消瘦等,腹痛常为持续性隐痛,常见腹泻,但每日次数不多,泄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是其特点。此外,实验室检查对明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如血常规检查,大便细菌培养、大便隐血试验,直肠指诊、全结肠镜检查等。
(2)大肠癌与痔疾
痔疾也常见大便带血,肛门坠胀或异物感的临床表现,应注意区别。痔疾属外科疾病,起病缓,病程长,一般不伴有全身症状,其大便下血特点为便时或便后出血,常伴有肛门坠胀或异物感,多因劳累、过食辛辣等诱发或加重。直肠指诊、直肠镜等有助于明确诊断。
4、肾癌、膀胱癌
(1)肾癌与多囊肾
多囊肾常有腰腹疼痛,血尿或蛋白尿,出现肾功能障碍和高血压的患者较多,往往合并其它多囊脏器。B超、CT、MRI有助于鉴别诊断。
(2)肾癌、膀胱癌与泌尿系结石
泌尿系结石多有急性疼痛,可伴见尿血,B超,腹部X线等有助于诊断。
(3)肾癌、膀胱癌与肾及膀胱结核
肾及膀胱结核也常有尿路刺激征,尿血,脓尿,并伴低热、盗汗、消瘦等症状,尿中查到结核杆菌。抗痨治疗有效。
治疗-治疗原则:
癌病属于正虚邪实,邪盛正衰的一类疾病,所以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扶正祛邪,攻补兼施。要结合病史,病程,四诊及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资料,综合分析,辨证施治,做到“治实当顾虚,补虚勿忘实”。初期邪盛正虚不明显,当先攻之;中期宜攻补兼施;晚期正气大伤,不耐攻伐,当以补为主,扶正培本以抗邪气。扶正之法主要是根据正虚侧重的不同,并结合主要病变脏腑而分别采用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的治法;祛邪主要针对病变采用理气、除湿、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法,并应适当配伍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预后有积极意义。做好预防对减少发病有重要意义。既病之后加强饮食调养,调畅情志,注意休息,有利于癌病的康复。
治疗-药物治疗:
预防措施:
1、癌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但精血不足,脏气亏虚,气血阴阳失调,加之外邪入侵,是重要的致病因素,故保养精气,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戒烟,保持心情愉快,加强必要的防护措施,对预防本病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加强普查工作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也是防治癌病的重要手段。
2、既病之后,应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要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起居有节,调畅情志,宜进易于消化而富于营养的食物,禁食辛辣腌炸、海膻发物,适当参加锻炼。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