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白睛溢血疾病英文名称: hemorrhagic white of eye疾病别名: 色似...
养生
疾病名称: 白睛溢血
疾病英文名称: hemorrhagic white of eye
疾病别名: 色似胭脂症、白睛凝脂
疾病概述:
白睛溢血(hemorrhagic white of eye)又称色似胭脂症、白睛凝脂,是指白睛浅层下出现点、片状出血斑,甚至遍及白睛的眼部疾病。主要由外邪袭肺、年老体衰、外伤病后等因素引发。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一般7-12日可以自行消退,预后良好。相当于西医学的结膜下出血。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与遗传无关
就诊科室: 眼科、中医科
发病部位: 眼
常见症状: 白睛浅层下出现点、片状出血斑,甚至遍及白睛
主要病因: 外邪袭肺、年老体衰、外伤病后
检查项目: 裂隙灯检查、眼眶X光片、凝血功能检测、血常规
重要提醒: 若发现白睛有出现点、片状出血斑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咨询,避免疾病发展,引起整个眼部充血。
临床分类:
1、热客肺经
主要表现为白睛表层有片状出血斑,血色鲜红;伴有咳嗽气逆,咳痰色黄而粘稠,咽痛口渴,大便秘结,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少津,脉数。
2、阴虛火旺
主要表现为白睛溢血,血色鲜红,反复发作;伴有头晕耳鸣,两颧发红,口干,心烦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数。
3、外伤瘀滞
主要表现为外部利器损伤眼部,出现白睛出血;伴有眼胞、眼睑、眼珠处外伤。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一般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病因-总述:
白睛溢血的发生多与外邪袭肺、年老体衰、外伤病后等因素有关。基本病机为热邪侵犯眼部脉络,灼伤脉络以致血溢脉外。病位在眼,与肺、肝、肾关系密切。
病因-基本病因:
1、外邪侵袭
热邪侵袭人体,首先损伤肺经,肺气不降,血热上犯于目,出现血溢脉外,发为本病。
2、年老体衰
中老年人精气亏虚,阴虚火旺,或素体阴虚,虚火上炎,灼伤脉络致血溢络外,发为本病。
3、外伤病后及其他
剧烈咳嗽、呕吐导致气逆上冲;饮酒过度而湿热上熏;以及妇女逆经和眼部外伤等,均可导致血不归经,目络破损而外溢白睛,发为白睛溢血。
症状-总述:
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白睛出现点、片状血斑,严重情况血斑遍及整个白睛。本病无明显不适感,多为他人发现,病情轻微,症状在数日后可自行消退。
症状-典型症状:
1、疾病初起,白睛浅层出现点、片状出血斑,边界清楚,血色鲜红。
2、疾病发展,血斑可遍及整个白睛,血色棕黄。
3、疾病后期,白睛充血症状可自行吸收消退。
症状-并发症:
严重者可发生感染或出血不止。
症状-伴随症状:
可伴有咳嗽气逆,口干口渴,或头晕耳鸣,心烦失眠等症状。
就医-门诊指征:
1、白睛浅层下出现点、片状出血斑,甚至遍及白睛。
2、或伴有咳嗽气逆,口干口渴,或头晕耳鸣,心烦失眠等表现。
以上均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通常需到中医科或眼科进行咨询。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需要进行眼部检查,检查当天不要戴隐形眼镜或美瞳。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什么时候开始发现白睛有出血斑等表现?
2、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没有其他不适如咳嗽气逆、头晕耳鸣等?
3、从事什么工作?平时心情如何?
4、有经常熬夜疲劳用眼的习惯吗?
5、平时有偏食辛辣、煎炸食品的习惯吗?是否有抽烟、大量饮酒的习惯?
6、最近有经过什么治疗吗?有服用什么药物吗?
7、最近做过什么检查?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为什么眼睛会出现这种情况?能确诊吗?
2、病情严重吗?多久能缓解这些症状?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滴眼药水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如果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平时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9、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除了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中医检查外,通常需要西医裂隙灯检查、眼眶X光片、凝血功能检测、血常规等。如果伴有其他症状、体征,还可进一步开展其他相应的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望诊
包括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态、姿态、眼睛出血的部位、范围、有无外伤、舌质与舌苔变化等。
2、闻诊
主要是听声音,医生通过辨别患者语调的高低、呼吸的长短等来初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轻重。
3、问诊
包括问眼痛、视觉,问睡眠、问饮食、问二便、问出汗,问过敏史、既往病史及家族史等。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按了解眼部压力及疼痛的情况等以及切脉来诊察疾病。
5、其他检查
医生可能会进行视力、验光等检查来判断视力的受损情况;也可能会进行血压测量,了解基本身体状况。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通过观察血液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数量,来判断有无感染现象。
2、凝血功能检测
通过检测血液中凝血酶原时间点、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点、凝血酶时间点、纤维蛋白原纤维四个项目,了解止血功能,有助于疾病的治疗。
检查-其他检查:
可进行裂隙灯检查,通过裂隙灯光学仪器,可以对眼部进行彻底的检查,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检查-影像学检查:
通过眼眶X光片,以排除眼眶骨折等疾病。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白睛浅层下出现点、片状出血斑,甚至遍及白睛等临床症状,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通常还需要与同样以白睛溢血为主症的天行赤眼等进行鉴别。
诊断-诊断依据:
1、症状
白睛浅层下出现点、片状出血斑,边界清楚,甚至遍及白睛。
2、检查
裂隙灯检查、眼眶X光片、凝血功能检测、血常规等检查,有助于诊断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天行赤眼
二者都有白睛点状或片状出血的表现。天行赤眼主要症状还有白睛肿胀,热痛,频频流泪,眼屎频生,怕光等,并且有传染性;白睛溢血无其他明显不适感,可自愈,并且没有传染性。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主要以内服与外治结合为主。中医基本治疗原则为清肺散血、滋阴降火。治疗除全身辨证外,结合血证特点,初期宜凉血止血,久病加活血化瘀之品。配合外敷效果更佳。
治疗-对症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候特点在基础方上进行加减。
1、热客肺经
若淤血严重的患者,可加用丹参、红花、郁金。
2、阴虚火旺
(1)若出血量多的患者,可加用赤芍。
(2)若失眠多梦明显的患者,可加用酸枣仁、五味子。
治疗-药物治疗:
1、热客肺经
(1)方药:退赤散加减。
(2)常用中药:大黄、黄芩、黄连、白芷、当归、赤芍药、栀子、桑白皮。
2、阴虚火旺
(1)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
(2)常用中药:熟地黄、山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知母、黄柏。
3、外伤瘀滞
(1)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2)常用中药:赤芍、当归、生地黄、川芎、桃仁、红花、三七、牛膝、防风、藁本。
治疗-相关药品:
毛冬青胶囊、复方丹参片、天王补心丸、杞菊地黄丸、三七片,视病情辨证选用。
治疗-手术治疗:
若发生外伤损伤,需要进行清创缝合等手术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外治法
本病初起宜冷敷以止血;48小时后无继续出血,则改为热敷,以促进瘀血吸收,缩短疗程。
治疗-治疗周期:
白睛溢血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白睛溢血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白睛溢血无明显不适感,可自行消退。病情较轻的患者,几天内可吸收痊愈;病情较重的患者,2-3周能完全吸收,不留痕迹。
预后-危害性:
本病若为外伤导致,需及时治疗,避免发生感染或出血不止。
预后-自愈性:
本病病情较轻,一般1-2周可自行消退,不留痕迹。
预后-治愈性:
本病预后良好,经治疗一般可痊愈。
预后-复发性:
若引起本病的病因没有彻底根除,可能会引起疾病再次发作。
日常-总述:
患者积极药物治疗外,避免强光刺激、减少疲劳用眼,保持良好的心态等良好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机体的恢复。
日常-心理护理:
1、患者应保持情绪稳定,本病容易治疗恢复,消除顾虑。
2、患者平素应保持心情舒畅,积极乐观的态度,避免急躁易怒,忧愁抑郁等不良情绪。
日常-用药护理:
1、本病初起可用冷水湿毛巾或毛巾裹冰块冷敷。冷热敷动作要轻,不要损伤血管。
2、出血2日后可改用热毛巾进行热敷,每日2次,每次15-20分钟,促进出血吸收。
日常-生活管理:
1、病室宜整洁安静,光线宜暗,定时开窗通风。
2、外出时可以戴有色眼镜,避免强光刺激。
3、洗脸时不要用力揉眼,不要剧烈咳嗽、打喷嚏,避免用力活动导致出血加重。
4、禁用过热的水洗澡,以防加重出血。
日常-病情监测:
1、注意观察出血范围大小、色泽情况。
2、监测血压,注意观察血压的变化,若出现异常应及时用药。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诊。一般情况需要做血常规、眼部检查等项目,检查恢复情况,评估复发风险。
日常-术后护理:
术后应保持眼部清洁,及时消毒换药,避免感染,防止情绪刺激等。
饮食调理:
饮食宜清淡而营养丰富,尤其注意饮食宜忌,忌辛辣刺激及腥味海鲜食物,不宜过饱、过咸、过甜,戒烟酒。
饮食建议:
1、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如菜心、青豆、绿豆芽、黄瓜、雪梨、苹果、哈密瓜等。
2、热客肺经证的患者,可食用黄花茅根汤、荷叶粥、桑白皮饮等。
3、阴虚火旺证的患者,可食用百合麦冬粥、地芍汤等。
4、外伤瘀滞证的患者,可食用桃仁粥、韭菜饮、三七藕蛋膏等。
饮食禁忌:
1、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葱、姜、蒜、辣椒、烈酒、浓咖啡等,以免加重病情。
2、忌食油腻性的食物,如肥油、肥猪肉、乳制品等。
3、忌食生冷食物,如冰糕、冰饮等。
4、忌食煎炸的食物,如油条、炸鸡、炸薯片、炸花生、油炸饼等。
预防措施:
本病预防在于注意用眼卫生,减少疲劳用眼、保持心情舒畅、注意饮食等,可减少疾病的发生。
1、生活起居规律,少熬夜伤阴,注意劳逸结合,适度运动,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2、注意用眼卫生,养成良好的用眼姿势和习惯。避免用眼过度。
3、平素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急躁易怒、忧愁抑郁等不良情绪,防止情绪因素引发疾病。
4、少食辛辣肥腻的食物,防止湿热内生。
5、避免用力过猛或眼外伤。
6、如有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应及时处理,避免并发本病。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