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鼻前庭炎疾病英文名称: nasal vestibulitis疾病别名: 前庭炎疾病概述:...
养生
疾病名称: 鼻前庭炎
疾病英文名称: nasal vestibulitis
疾病别名: 前庭炎
疾病概述:
鼻前庭炎(nasal vestibulitis)是鼻前庭皮肤的弥漫性炎症,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多由于鼻腔分泌物增多,反复刺激鼻前庭皮肤引起。主要症状为鼻前庭处疼痛、皮肤红肿、发痒、糜烂或皲裂等。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皮肤科
发病部位: 头部、鼻
常见症状: 鼻前庭处疼痛、皮肤红肿、瘙痒、皲裂或糜烂
主要病因: 可因鼻分泌物增多反复刺激、接触有害粉尘物质或某些不良习惯导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前鼻镜检查、鼻内镜检查
重要提醒: 患者应积极接受治疗,避免鼻出血、鼻前庭疖、鼻部蜂窝组织炎等并发症发生。
相关中医疾病: 鼻疮
临床分类:
鼻前庭炎可分为急性鼻前庭炎和慢性鼻前庭炎两种。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所有人群。
病因-总述:
鼻前庭炎多由于鼻腔分泌物反复刺激鼻前庭导致。除此之外,有害粉尘刺激和挖鼻等不良的生活习惯也可引起本病的发生。
病因-基本病因:
1、急慢性鼻炎、鼻窦炎、鼻腔异物、变应性鼻炎、鼻腔鼻窦特异性感染、鼻腔肿物等病变均可引起鼻腔分泌物增多,并反复刺激鼻前庭皮肤引起炎症。
2、长期接触有害粉尘,如烟草、皮毛、水泥、石棉等,也可刺激鼻前庭引发炎症。
3、挖鼻、摩擦鼻前庭等不良习惯也可导致皮肤损伤继发感染。
症状-总述:
炎症以鼻前庭外侧部明显,可为单侧或双侧,常见症状为鼻前庭处疼痛、皮肤红肿、瘙痒、触痛等,且不同时期存在各自的临床特点。
症状-典型症状:
1、急性期
鼻前庭处疼痛,局部皮肤红肿、触痛,重者皮肤糜烂或皲裂,表面附有薄痂皮,严重时可扩展至上唇皮肤。
2、慢性期
鼻前庭皮肤发痒,干燥,有异物感,伴灼热、触痛,局部皮肤增厚,鼻毛因脱落而稀少,表面可附着痂皮。
症状-并发症:
鼻前庭炎可引起鼻出血、鼻前庭疖、鼻部蜂窝组织炎等并发症。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若出现鼻前庭处疼痛、皮肤红肿、瘙痒、皲裂或糜烂等症状,应尽快就医。医生会先观察患者鼻前庭部皮肤,而后会行前鼻镜检查和鼻内镜检查辅助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主要观察鼻前庭皮肤病变情况,了解炎症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对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检查-其他检查:
1、前鼻镜检查
行前鼻镜检查时,感轻触鼻前庭处患者即感到剧烈疼痛。
2、鼻内镜检查
鼻内镜可直观看到鼻腔内具体情况,用于排查鼻腔内是否存在其他病变。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结果,一般不难做出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排查患者是否存在鼻前庭湿疹。
诊断-鉴别诊断:
鼻前庭湿疹:多为全身湿疹的局部表现,瘙痒较剧烈,常见于敏感或过敏体质儿童。使用前鼻镜检查,鼻前庭炎患者会因疼痛而躲避检查,而鼻前庭湿疹患者则不会。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原则为积极去除病因,如治疗原发疾病、避免有害物刺激、改变不良习惯等。并针对不同情况采取药物或物理方法进行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治疗原发疾病,如鼻腔、鼻窦的病变;避免有害物刺激;摒弃挖鼻等不良习惯,通常病因得到去除后,鼻前庭炎多半可自行消除。
治疗-药物治疗:
1、抗生素
可局部外用磺胺噻唑软膏,抑制细菌繁殖生长和繁殖;伴有细菌感染时,还可酌情全身应用磺胺类药物。
2、润肤剂和皮肤保护剂
可使用5%氧化锌软膏,对皮肤有滋润和保护作用,同时又能干燥皮肤,适用于渗出较多者。
3、其他
存在皮肤糜烂和皲裂时,可先用10%~30%硝酸盐烧灼处理;皮肤糜烂有渗出时,可局部使用硼酸水清洗湿敷,有助于皮肤消毒止痒。
治疗-相关药品:
磺胺噻唑软膏、5%氧化锌软膏
治疗-其他治疗:
必要时还可辅助红外线照射等物理疗法促进皮肤愈合。
治疗-治疗周期:
鼻前庭炎的治疗周期一般为2-3周,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一般预后良好,经过合理的治疗后,鼻前庭皮肤可恢复正常。
预后-危害性:
1、可能导致鼻出血、鼻前庭疖、鼻部蜂窝组织炎等并发症,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2、可加重鼻炎和鼻窦炎,严重者可引发脑膜炎、骨髓炎等,最终危及生命。
预后-自愈性:
部分患者可能会自行缓解。
预后-治愈性:
本病可治愈。
预后-治愈率:
经过积极、正规的治疗,大部分患者可治愈。
预后-根治性:
通过积极治疗,可实现根治。
预后-复发性:
一般不会复发,但患者有可能再次感染,从而导致鼻前庭炎。
日常-总述: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接触有害粉尘,保持鼻前庭的干燥、清洁,改掉不良生活习惯,防止鼻前庭炎的复发。
日常-心理护理:
患者常因鼻部疼痛不适,或因皮肤破溃影响外貌,导致出现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家属要多关心患者,帮助患者保持积极心态。患者也可通过听音乐等方法进行放松、转移注意力以缓解不适,还可多学习疾病相关知识,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严格遵循医嘱,正确使用外用药物,不要轻信偏方,也不擅自进行药物调整,避免延误治疗。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局部皮肤保护,避免搔抓鼻前庭部位的皮肤,防止皮肤受损,诱发感染。
2、改正挖鼻孔等不良习惯,注意鼻腔卫生,定期进行清洁。
3、远离不良环境,避免有害粉尘刺激。
4、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日常-病情监测:
经过药物治疗后观察皮肤恢复是否良好,疼痛等不适症状是否减轻,若发生疼痛加重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查,如有不适或出现疾病复发,要及时就医诊治。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多饮水,多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新鲜水果、蔬菜及肉类,如青菜、西红柿、鸡毛菜、塌棵菜、茄子、苹果、生梨、柑橘、西瓜、桃、杏、鱼肉等,保证机体营养摄入,促进皮肤恢复。
饮食禁忌:
1、戒烟禁酒,以防对鼻部皮肤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治疗效果。
2、少食冷饮,过冷食物会降低免疫力,并造成呼吸道过敏。
3、剌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容易剌激呼吸道黏膜。
4、避免吃特殊处理或加工精制的食物、人工色素,特别是黄色五号色素,避免香草醛、苯甲醛、桉油醇、单钠麸氨酸盐等食物添加物。
预防措施:
1、禁止挖鼻,成人禁止拔鼻毛。多涕小儿及鼻炎患者,要注意经常清洁鼻涕,使鼻腔保持通畅、干净。
2、积极治疗一切鼻部相关疾病,避免病情加重引起鼻腔分泌物增多。
3、远离充满粉尘等物质的不良环境,必要时做好防护措施,如戴口罩等。
4、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当锻炼,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