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玻璃体积血疾病英文名称: vitreous hemorrhage疾病概述: 玻璃体积血(...
养生
疾病名称: 玻璃体积血
疾病英文名称: vitreous hemorrhage
疾病概述:
玻璃体积血(vitreous hemorrhage)是指血液进入玻璃体腔。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眼外伤或眼底血管性疾病等多种病变造成视力危害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一方面积血使屈光间质混浊,妨碍光线达到视网膜,而且对玻璃体结构和邻近组织产生一定影响;另一方面,机体对积血的反应可使血液逐渐被清除。在不同的病例,玻璃体积血的后果有很大不同,应根据原发伤病、玻璃体积血量的多少、出血吸收的情况及眼部反应的表现等,适时进行临床处理。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眼科
发病部位: 眼
常见症状: 眼前暗影飘动、视力下降
主要病因: 眼外伤、眼底血管性疾病等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血糖、凝血功能检查、眼科超声波
重要提醒: 本病可影响患者视力,给其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因此,一旦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早就诊。
相关中医疾病: 云雾移睛、暴盲、血灌瞳神、撞击伤目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确切的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有眼外伤或眼底血管性疾病者。
病因-总述:
任何原因致使视网膜葡萄膜血管或新生血管破裂,血液流出并聚积于玻璃体腔内,都可形成玻璃体积血。正常人的玻璃体无血管,但视网膜新生血管可长入玻璃体,或出现玻璃体纤维血管组织增生。眼外伤和眼底血管性疾病是临床上引起玻璃体积血的常见原因。
病因-基本病因:
1、眼外伤或手术引起的玻璃体积血
(1)眼球穿透伤或钝挫伤都可造成外伤性玻璃体积血。在角巩膜穿通伤、巩膜穿通和眼后段的异物伤,玻璃体积血的发生率很高。眼球顿挫伤造成的眼球瞬间变形可致视网膜脉络膜破裂而出血;前部玻璃体积血可由睫状体部位损伤所致。
(2)手术性玻璃体积血可见于白内障手术、青光眼滤过手术、视网膜脱离修复手术、玻璃体手术等。
2、自发性玻璃体积血
包括的疾病较多,主要有视网膜血管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Eales病、视网膜大动脉瘤等;玻璃体后脱离或视网膜裂孔形成;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脉络膜的炎症(如视网膜血管炎、中间葡萄膜炎)、变性(如视网膜劈裂症)或肿瘤(如视网膜血管瘤)。
症状-总述:
玻璃体积血的症状、病程主要取决于引起出血的原发病和出血量的多少、出血的次数等因素。自发性出血常突然发作,可以是很少量的出血,多者形成浓密的血块。少量出血时,病人可能不察觉,或仅有“飞蚊症”;较多的出血发生时,病人发觉眼前暗影飘动,或似有红玻璃片遮挡,反复出血的病人可自觉“冒烟”,视力明显下降。
症状-病情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玻璃体内的血液弥散,颜色变淡,玻璃体逐渐变得透明。较多血液的吸收需要6个月或长达1年以上。在没有明显眼底病变时,视力可能完全或大部分恢复。在眼后段外伤合并大量玻璃体积血时,可能有半数的病人丧失有用视力。
症状-并发症:
1、玻璃体凝缩
玻璃体积血可破坏玻璃体凝胶状态,使黏多糖分解,胶原维聚集,出现液化和凝缩,导致或加重玻璃体脱离。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见凝缩的玻璃体密度增高。若有玻璃体后脱离,则有一明显的界膜样边界与水样的液化玻璃体相接触,可见凝缩玻璃体界面如幔样从上方呈波浪样垂下。
2、玻璃体炎症
大量的玻璃体积血时,血液中炎性细胞可随之进入玻璃体内,引起活化反应,以致临近组织血管扩张,血浆成分渗出到眼内,产生轻度的炎性反应。临床可见前房闪光、瞳孔轻度粘连。
3、玻璃体机化
玻璃体机化有两方面原因:其一为大量玻璃体积血长期不吸收,血浆成分及血中炎性细胞刺激和转化为纤维细胞,在玻璃体内机化形成纤维膜。另一方面,由于视网膜前增殖膜收缩,牵拉视网膜血管或新生血管,使之破裂出血,并进入玻璃体内。玻璃体积血促进增殖发展,形成或加重玻璃体机化。最终导致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并发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4、铁血黄色素沉着
玻璃体积血逐渐分解,红细胞破坏,其内铁质大量游离,并可沉积在临近的组织,对视网膜产生毒性反应。裂隙灯显微镜下可见玻璃体内棕黄色颗粒样混浊。
5、溶血性青光眼
此病是一种急性、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由于吞噬血红蛋白的巨噬细胞、血红蛋白、蜕变的红细胞阻塞房角所致。通常发生在玻璃体积血后数天或数周。其临床特征如下:眼压增高、房角开放、滤帘呈红色或棕红色、房角无新生血管、前房可见红细胞。治疗上首先给予抗青光眼药物,如果药物不能控制高眼压,可考虑前房冲洗和(或)玻璃体切割等手术治疗。
6、血影细胞青光眼
由玻璃体积血后变性的红细胞阻塞房角,使房水排出受阻,引起眼压增高。变性的红细胞呈球形且凹陷,含有变性的血红蛋白,常称为血影细胞。这种细胞与正常的红细胞相比变形能力差,故不能通过滤帘,从而阻塞房角,引起眼压升高。治疗方法同溶血性青光眼。
7、其他
包括虹膜红变、白内障等。
就医-门诊指征:
1、患者若感觉眼前有暗影飘动;
2、眼前似有红玻璃片遮挡视线等;
3、伴有明显的视力下降;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本病属于眼科诊治范围,患者可去眼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眼科的检查,患者应做好心理准备。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呢?
2、不适症状持续多久了?有什么规律吗?
3、您的视力有影响吗?
4、您来就诊之前,有做过什么检查吗?具体的项目是什么?
5、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6、近期有受过什么外伤吗?
7、您既往有其他疾病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3、我现在需要做什么检查呢?
4、都有什么治疗方法呢?您比较推荐哪种呢?
5、大概需要多长时间能够治愈呢?
6、这些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效果吗?
8、治好以后,我的视力可以恢复吗?
9、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10、我需要复查吗?大概多久一次呢?
检查-预计检查:
当眼外伤或眼底血管性疾病患者出现眼前暗影飘动、视力下降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然后可能会建议做血常规、血糖、凝血功能检查、眼科超声波等,以进一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眼科检查在出血较少、不致影响裂隙灯观察时,可以看到红细胞聚集于玻璃体凝胶的支架中,呈柠檬色尘状。中等量的新鲜出血可呈致密的黑色条状混浊。大量出血致眼底无红光反射,视力下降至光感。
检查-实验室检查:
针对某些引起玻璃体积血的原发疾病,可以进行一些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糖、凝血功能检查等。
检查-影像学检查:
眼科超声波:超声波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尤其在不能直接看到眼底时。少量弥散性的出血用B型超声波检查可能得到阴性结果,A型超声扫描对此可能显示出低基线的回声;玻璃体积血较致密时,无论A型或B型超声检查都可看到低度到中度振幅的散在回声。
诊断-诊断原则:
玻璃体积血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常常以并发症的形式出现。因此,应根据引起积血的原因和临床表现,做出原发性疾病(或外伤、手术)及出血程度的诊断或初步诊断。
诊断-诊断依据:
对出血量的多少,按玻璃体混浊的程度可分为4级。
1、“±”或Ⅰ级,指极少量出血不影响眼底观察;
2、“+”或Ⅱ级,指眼底红光反射明显,或上方周边部可见视网膜血管;
3、“++”或Ⅲ级,指部分眼底有红光反射,下半无红光反射;
4、“+++”或Ⅳ级,指眼底无红光反射。
治疗-治疗原则:
在大多数病例,玻璃体积血的自发吸收需要4~6个月时间。因此,在开始治疗之前,一般认为应观察3~4个月,如果在这期间玻璃体混浊没有明显减轻,说明自发吸收缓慢或完全吸收的可能性较小。在观察期间需积极治疗原发病,以改善预后。对于玻璃体积血,常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以往尝试一些药物试图促进血液的吸收,但尚无一种药物经确认有肯定的疗效。有报道尿激酶或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玻璃体内注射,以激活血块中的纤溶酶原,使血块溶解破碎,还可能增加眼部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其他药物,包括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复方中药制剂,其疗效有待进一步评价。
治疗-相关药品:
尿激酶
治疗-手术治疗:
玻璃体切割除术最适宜于眼外伤(如挫伤、裂伤、穿通伤或破裂伤)引起的玻璃体积血,以及持久的自发性积血或合并视网膜病变的病例。
1、外伤性玻璃体积血
(1)由眼球穿透伤引起时,可实行早期玻璃体切割术。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伤后1~2周内手术较为适宜,此期切除眼内的血块和炎性产物,能避免血液对创伤修复过程的过度刺激,减少纤维组织增生和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发生的机会。
(2)因钝挫伤所致的脉络膜视网膜破裂,若不伴有视网膜脱离,可以等待一段时间。不能自发吸收、影响视力恢复时再考虑手术。
(3)手术中或术后的出血,少量时可不作特殊处理,一般能很快吸收;较多时,可再次手术处理。
2、自发性玻璃体积血
应根据原发病的特征,决定手术时机。近年认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玻璃体积血即是手术适应证,早些手术的效果较好。因为积血阻碍视网膜光凝治疗,而视网膜缺血病变可能继续恶化,及早手术同时进行有效光凝,既能处理并发症,又对控制视网膜缺血有益。其他缺血性病变与此类似。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玻璃体积血的预后与出血量、原发疾病,以及有无并发症有关。一般少量玻璃体积血可自行吸收,出血量较多且有并发症者,预后欠佳。
预后-危害性:
本病若不及时治疗,可并发玻璃体凝缩、玻璃体炎症、溶血性青光眼等。
预后-自愈性:
少量玻璃体积血可自行吸收。
预后-治愈性:
经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后,一般可治愈。
日常-总述:
玻璃体积血的患者应加强日常生活护理,避免过度用眼,同时,遵医嘱用药,以促进疾病的恢复。
日常-用药护理:
1、严格按医嘱用药,以达到尽快止血的目的。
2、换药、上眼药时,应注意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日常-生活管理:
1、室内光线宜柔和,以减少对眼部的刺激。
2、发病期间可适当佩戴墨镜,减少强光对眼睛的刺激。
3、出血量较大时,患者应半坐卧位休息,尽量减少眼球运动。
4、合理用眼,不要熬夜,不要长时间使用电视、电脑。
5、避免用力排便,以免引起眼压增高、出血。
日常-术后护理:
术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下床时动作要轻柔,不要做过伸、低头动作。
饮食调理:
注意饮食的清淡与营养均衡,同时,避免刺激性食物,以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进食清淡、易消化,且富含高蛋白的食物,以促进伤口愈合。
2、多饮水,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预防便秘的发生。
3、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不可过饥或过饱。
饮食禁忌:
1、病情恢复期间,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2、戒烟限酒,以免加重病情。
3、避免进食仓促,以免引发呛咳。
预防措施:
1、积极治疗原发病,如视网膜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
2、在平常的生活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眼球外伤。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