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产后眩晕疾病别名: 产后血晕、产后血运疾病概述: 产后眩晕,中医病名。是指分娩以后,出现...
养生
疾病名称: 产后眩晕
疾病别名: 产后血晕、产后血运
疾病概述:
就诊科室: 产科、妇科
常见症状: 分娩以后,出现突然头晕眼花,不能坐起,或心胸满闷,恶心呕吐,痰涌气急,心烦不安
主要病因: 血虚、血瘀
相关中医疾病: 羊水栓塞
病因-基本病因:
检查-实验室检查:
1、产科检查
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子宫收缩情况,软产道有无损伤,阴道出血过多(分娩后尤其在24 h内的大量出血),或恶露甚少。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以及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等有关凝血功能的实验室检查,有助诊断。
3、其他检查
心电图、心脏功能检测、血压测量等可辅助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1、病史
发病在分娩后数小时内。多胎妊娠、羊水过多、滞产、产时失血过多、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病史,有助诊断。
2、症状
头晕目眩,不能起坐,或晕厥,不省人事,心胸满闷,恶心呕吐,或痰涌气急,甚则昏迷不醒。
诊断-诊断依据:
1、病史
发病在分娩后数小时内。多胎妊娠、羊水过多、滞产、产时失血过多、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病史,有助诊断。
2、症状
头晕目眩,不能起坐,或晕厥,不省人事,心胸满闷,恶心呕吐,或痰涌气急,甚则昏迷不醒。
诊断-鉴别诊断:
产后眩晕与产后郁冒相鉴别
虽都可见眩晕症状,但产后郁冒是因产后亡血复汗感受寒邪所致,症见头眩目瞀,郁闷不舒,大便反坚,但头汗出;而产后血晕则多由产后阴血暴亡,心神失养,或瘀血停滞,气逆攻心所致,晕来势转,病情严重,临床诊断时以不省人事,口噤,甚则昏迷不醒为其特点。产后眩晕,《金匮要略》称为郁冒,后世称为血晕、血运、血厥。
两者都发生于新产之际,症急事危。子痫产前有肢体,面目浮肿,头晕目眩,高血压,蛋白尿等病史可参考。且有典型抽搐,可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治疗-药物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1、用铁器烧红,淬醋热气熏产妇鼻即更生。
2、醋韭煎《傅青主女科》方。用米醋煮韭菜。滚三五次,乘热倒入壶中,使壶中热气熏产妇鼻孔。
3、烧干漆(国漆、天然漆)使产妇闻其烟味(虚者忌用)。
4、用银针刺眉心出血。
预防措施:
本病多由产后大出血发展而来,因此防治产后大出血是预防产后眩晕的主要措施。
1、注意做好孕期保健。
2、提高助产技术、正确处理分娩三个产程。
3、主要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同时观察血压、脉搏及全身情况。
4、一旦发生产后出血量多,须迅速查明引起出血的原因,及时纠正失血引起的低血容量,进行针对性治疗。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