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胆胀疾病概述: 胆胀,中医病名。是因湿热痰瘀等邪阻滞于胆,或因情志郁怒等刺激,使胆气郁滞...
养生
疾病名称: 胆胀
疾病概述:
就诊科室: 肝病科
常见症状: 反复发作右上腹疼痛、痞胀
主要病因: 湿热痰瘀等邪阻滞于胆,或因情志郁怒等刺激,使胆气郁滞不舒
相关中医疾病: 慢性胆囊炎
病因-基本病因:
引起本病的原因有多种,主要的有饮食偏嗜、情志失调、外邪侵袭和素体湿热偏盛等。
1、饮食偏嗜
多食油腻厚味或炙寞之品,一方面伤及脾胃,使气机壅塞,升降失常,土壅木郁,肝胆疏泄失职;另一方面积湿生热,混热内蕴肝胆,阻碍肝胆气机,而致痛胀。
2、情志失调
主要是忧思或郁怒,致肝之疏泄失常,而累及于胆,胆之精汁通降不畅,久郁蕴热,而成胆胀。
3、外邪侵袭
在气候变化之时,或由于衣衾不当,寒温失调,或因劳倦体虚,抵抗力弱,外邪易于侵袭。外邪内侵,郁于少阳,胆腑通降失常。
4、湿热素盛
素体混热偏盛,湿热久蕴,煎熬胆汁,聚而成石,阻塞胆腑气机,而为胆胀重症。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总数增高。
2、腹部X线摄平片
可显示结石,膨大的胆囊,胆囊钙化和胆囊乳状不透明阴影等。
3、胆囊造影
可见胆囊显影淡或不显影,胆囊缩小或变形,脂餐后胆囊收缩或排空功能不良。
4、超声波检查
见胆囊壁增厚,胆囊缩小或变形,胆囊结石等。
诊断-诊断原则:
1、多见于女性肥胖者。好发于30-50岁。可有胆瘅病史,病程较长,常呈慢性迁延性经过,可反复急性发作。
2、右上腹部隐痛,痞胀不舒,纳呆,腹胀,嗳气,便溏。诸症于进食油腻后加重。
3、发作时可为右上腹绞痛,放射至右肩,可伴发热,或有恶心呕吐,右上腹有压痛,胆囊区触痛明显,甚或触及肿大之胆囊。
诊断-诊断依据:
1、多见于女性肥胖者。好发于30-50岁。可有胆瘅病史,病程较长,常呈慢性迁延性经过,可反复急性发作。
2、右上腹部隐痛,痞胀不舒,纳呆,腹胀,嗳气,便溏。诸症于进食油腻后加重。
3、发作时可为右上腹绞痛,放射至右肩,可伴发热,或有恶心呕吐,右上腹有压痛,胆囊区触痛明显,甚或触及肿大之胆囊。
诊断-鉴别诊断:
1、胃疡、胃络痛、胃痞、胃胀、胃癌等
据病史、体征、X线钡餐、胃镜和B型超声波等检查可资鉴别
2、胰胀
中上腹痛向腰背部放射,X线腹部摄片有时发现胰腺钙化或结石,胰功肽试验排泄率明显减。
3、肝著
有肝热病或肝瘟病史,无胆瘅急性发作史,肝功能异常,肝脏多肿大,B型超声波及胆囊造影无胆囊异常发现。
4、肝癌、胆癌
病史短,进展快,腹痛、黄疸等呈进行性加重,B型超声波、CT等检查可资鉴别。肝癌并有甲胎蛋白(AFP)持续阳性、肝肿大且坚硬不平。
治疗-药物治疗: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