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毒蛇咬伤疾病英文名称: venomous snake bite疾病概述: 毒蛇咬伤,中医...
养生
疾病名称: 毒蛇咬伤
疾病英文名称: venomous snake bite
疾病概述:
就诊科室: 急诊科
常见症状: 伤处红肿麻木作痛,全身出现寒热、呕恶、头痛、眩晕,甚至出血、神昏抽搐
主要病因: 毒蛇咬伤,毒汁经创口侵入营血、内犯脏腑
相关中医疾病: 毒蛇咬伤
病因-基本病因:
检查-实验室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毒蛇咬伤属于急症,必须迅速做出诊断,否则贻误病人的救治时机,可造成严重的后果,对毒蛇咬伤患者的诊断可从以下的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1、病史
(1)咬伤的时间询问病人被蛇咬伤的具体日期、时间、治疗经过。
(2)咬伤的地点及蛇之形态根据不同蛇类活动的地点,结合患者所诉蛇之形态,协助判断蛇之所属。如能带蛇前来就诊,诊断依据则更为可靠。
(3)咬伤的部位注意蛇咬伤部位并与其他因皮炎、疖肿、外伤所致的皮损区别开。病人神志清楚时,问诊一般不难;如病人神志不清,或有些蛇咬伤局部症状不明显,往往不易分辨伤口准确部位,以致局部处理不彻底。此外还应注意了解局部伤口在自救互救过程中做过什么方式的处理。
(4)宿因应着重询问伤者是否有其他系统的慢性疾病史,特别应询问是否有肝炎、肾炎、高血压、心脏病等。若合并这类疾病,往往预后不好。
2、局部症状
被毒蛇咬伤后,患部一般有较大而深的毒牙痕,这往往是判断的重要依据。不同毒蛇咬伤的牙痕各有特点。神经毒的毒蛇咬伤后,局部不红不肿,无渗液,微痛,甚至麻木,常易被忽视而得不到及时处理,但所导向的淋巴结肿大和触痛;血循毒的毒蛇咬伤后,伤口剧痛、肿胀、起水疱,所属淋巴管、淋巴结发炎,有的伤口短期内坏死形成溃疡;混合毒的毒蛇咬伤后即感疼痛,且逐渐加重,伴有麻木感,伤口周围皮肤迅速红肿,可扩展至整个肢体,常有水疱,严重者伤口迅速变黑坏死,形成溃疡,有相应的淋巴结肿大和触痛。
3、全身症状
(1)神经毒的毒蛇咬伤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受损害,多在咬伤后1-6小时出现症状。轻者有头晕、出汗、胸闷、四肢无力等;严重者出现瞳孔散大、视物模糊、言语不清、流涎、牙关紧闭、吞咽困难、昏迷、呼吸减弱或停止、脉象迟弱或不整、血压下降,最后呼吸麻痹而死亡。
(2)血循毒的毒蛇咬伤主要表现为血液系统受损害,出现寒战发热,全身肌肉酸痛,皮下和/或内脏出血(尿血、血红蛋白尿、便血、魈血和/或吐血),继而可以出现贫血、黄疸等;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循环衰竭。
(3)混合毒的毒蛇咬伤主要表现为神经和血循环系统的损害,出现头晕头痛,寒战发热,四肢无力,恶心呕吐,全身肌肉酸痛,瞳孔缩小,肝大,黄疽等,脉象迟或数;严重者可出现心功能衰竭及呼吸停止。
诊断-诊断依据:
毒蛇咬伤属于急症,必须迅速做出诊断,否则贻误病人的救治时机,可造成严重的后果,对毒蛇咬伤患者的诊断可从以下的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1、病史
(1)咬伤的时间询问病人被蛇咬伤的具体日期、时间、治疗经过。
(2)咬伤的地点及蛇之形态根据不同蛇类活动的地点,结合患者所诉蛇之形态,协助判断蛇之所属。如能带蛇前来就诊,诊断依据则更为可靠。
(3)咬伤的部位注意蛇咬伤部位并与其他因皮炎、疖肿、外伤所致的皮损区别开。病人神志清楚时,问诊一般不难;如病人神志不清,或有些蛇咬伤局部症状不明显,往往不易分辨伤口准确部位,以致局部处理不彻底。此外还应注意了解局部伤口在自救互救过程中做过什么方 式的处理。
(4)宿因应着重询问伤者是否有其他系统的慢性疾病史,特别应询问是否有肝炎、肾炎、高血压、心脏病等。若合并这类疾病,往往预后不好。
2、局部症状
被毒蛇咬伤后,患部一般有较大而深的毒牙痕,这往往是判断的重要依据。不同毒蛇咬伤的牙痕各有特点。神经毒的毒蛇咬伤后,局部不红不肿,无渗液,微痛,甚至麻木,常易被忽视而得不到及时处理,但所导向的淋巴结肿大和触痛;血循毒的毒蛇咬伤后,伤口剧痛、肿胀、起水疱,所属淋巴管、淋巴结发炎,有的伤口短期内坏死形成溃疡;混合毒的毒蛇咬伤后即感疼痛,且逐渐加重,伴有麻木感,伤口周围皮肤迅速红肿,可扩展至整个肢体,常有水疱,严重者伤口迅速变黑坏死,形成溃疡,有相应的淋巴结肿大和触痛。
3、全身症状
(1)神经毒的毒蛇咬伤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受损害,多在咬伤后1-6小时出现症状。轻者有头晕、出汗、胸闷、四肢无力等;严重者出现瞳孔散大、视物模糊、言语不清、流涎、牙关紧闭、吞咽困难、昏迷、呼吸减弱或停止、脉象迟弱或不整、血压下降,最后呼吸麻痹而死亡。
(2)血循毒的毒蛇咬伤主要表现为血液系统受损害,出现寒战发热,全身肌肉酸痛,皮下和/或内脏出血(尿血、血红蛋白尿、便血、魈血和/或吐血),继而可以出现贫血、黄疸等;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循环衰竭。
(3)混合毒的毒蛇咬伤主要表现为神经和血循环系统的损害,出现头晕头痛,寒战发热,四肢无力,恶心呕吐,全身肌肉酸痛,瞳孔缩小,肝大,黄疽等,脉象迟或数;严重者可出现心功能衰竭及呼吸停止。
诊断-鉴别诊断:
1、无毒蛇咬伤
咬伤处仅有多数细小呈弧形排列的牙痕,局部仅有轻微疼痛与肿胀,无全身明显中毒症状。
2、蜂螯伤
一般只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多无全身症状,数小时后即自行消退。若被成群蜂螫伤时,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昏迷甚至死亡。
3、蜈蚣咬伤
螫伤部位的皮肤出现两个瘀点,周围呈水肿性红斑。常继发淋巴结和淋巴管炎,自觉剧痛和刺痒,严重者可并发全身性中毒症状。
治疗-治疗原则:
治疗-药物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1、初起
被毒蛇咬伤后应就地取材,尽快结扎。同时可以外敷清热解毒的草药,如半边莲、蒲公英、芙蓉叶等,适用于肿胀较重者,可选择1-2种捣烂敷于伤口周围肿胀部位。或用蛇伤外敷散(经验方)外敷,由七叶一枝花、雄黄、五灵脂、天南星、川芎、黄柏、白芷、明矾、芒硝等9种药物组成。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法:将上药研成粉末,醋调外搽患处,每日3次。适应于毒蛇咬伤致局部肿痛者,但局部溃烂严重者禁用。
2、溃后
后期形成的蛇伤溃疡宜扩创引流,用八二丹或九一丹药线引流,外敷金黄膏,待脓净后改用生肌玉红膏掺生肌散外敷。
预防措施:
1、宣传普及毒蛇咬伤的预防知识,让群众了解和掌握毒蛇的活动规律,特别是毒蛇咬伤 后的自救方法。
2、饮食上忌辛辣、燥热、肥甘厚味之品,忌饮酒,保持二便通畅。
3、对于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应耐心做好解释和安慰工作。
4、咬伤初期应嘱患者抬高患肢,避免走动,以防毒液扩散。病情好转时患肢应适当抬高,以利于消肿,外敷药物不要遮盖伤口。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