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泪腺脱垂疾病英文名称: lacrimal glands prolapse疾病概述: 眶部...
养生
疾病名称: 泪腺脱垂
疾病英文名称: lacrimal glands prolapse
疾病概述:
眶部泪腺位于泪腺窝内,筋膜结缔组织形成的韧带将其悬挂在眶壁骨膜上。当悬韧带发生松弛或断裂时,泪腺从泪腺窝脱出,进入颞侧眼睑皮下,造成泪腺脱垂(lacrimal glands prolapse)。主要的临床表现有上睑红肿、上睑下垂、上眼睑无痛性包块、神经性流泪等。经及时的手术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视线及美观。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部分患者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眼科
发病部位: 眼
常见症状: 眼睑外上方皮下肿块、上睑红肿、上睑下垂、神经性流泪
主要病因: 老年人泪腺悬韧带松弛、眼睑松弛、上睑提肌及其腱膜发育异常
检查项目: 眼部体格检查、眼眶CT、眼眶MRI
重要提醒: 患者出现上睑红肿、上睑下垂、上眼睑无痛性包块、神经性流泪时,需及时就医,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视线及美观。
临床分类:
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可分为原发性泪腺脱垂和继发性泪腺脱垂。
1、原发性泪腺脱垂
常为双侧对称,常见于青年女性,可能与泪腺支持组织薄弱有关,有遗传性。
2、继发性泪腺脱垂
多由于外伤、肿瘤引起眶内压增高、泪腺炎及过度流泪所致,老年人及眼睑松弛者多见。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泪腺脱垂比较罕见,目前暂缺乏大样本数据研究。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原发性泪腺脱垂常见于14~24岁的女性。
2、继发性泪腺脱垂多见于老年人及眼睑松弛者。
病因-总述:
泪腺脱垂主要由于泪腺悬韧带松弛所致。原发性泪腺脱垂可能与遗传有关,偶见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系;继发性泪腺脱垂通常与眼部钝伤、肿瘤、泪腺炎及过度流泪有关。
症状-总述:
眼睑外上方皮下肿块,质地柔软,易推动。患者向内下方注视或翻开上睑时,可见外上方球结膜下肿块,呈浅粉色。泪腺完全脱垂时可突出于睑裂表面。眼睑松弛症患者同时具有眼睑皮肤变性松弛和眼睑下垂等原发病的其他表现。
症状-典型症状:
1、原发性泪腺脱垂
原发性泪腺脱垂起初双侧上眼睑反复红肿,皮肤变薄,松弛而多皱纹;上睑外侧饱满,表现为“肿眼泡”,随后眼睑下垂,常遮盖颞上部分的角膜,阻碍视线。
2、继发性泪腺脱垂
继发性泪腺脱垂常见于睑部泪腺的脱垂,临床表现为泪腺脱垂于上睑外侧部,上睑外侧部可见结膜明显隆起。
症状-并发症:
常与眼睑松驰症并存。眼睑松弛症是发生在青年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眼睑疾病,是以眼睑松弛同时伴有泪腺脱垂为特征。初期上睑呈隐匿性、间歇性、水肿性肿胀,短暂发作持续1日或2日,无痛,皮肤常发红似血管神经性水肿。随之这些发作更加频繁而持久,使上睑肿胀皮肤变薄而皱缩,致松弛的皱褶下垂越过睑缘。肿胀或水肿期之后,皮肤无力而下垂,变成微红棕色,大量小静脉怒张。后期常并发泪腺脱垂、上睑下垂和睑裂横径缩短。
就医-门诊指征:
1、患者出现上睑红肿下垂、上眼睑无痛性包块影响视线及美观。
2、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需要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若出现上睑红肿下垂、上眼睑无痛性包块、神经性流泪等临床表现建议到眼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眼部检查,建议不要佩带隐形眼镜。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
2、您的这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
3、您的症状持续多久了?
4、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5、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6、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7、您是否有眼部外伤、肿瘤等疾病?
8、您有泪腺脱垂的家族史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
2、导致我得这个病的原因有哪些?
3、我的情况严重吗?
4、我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会有后遗症吗?
7、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上睑红肿、下垂、无痛性包块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医生一般会首先行相关的眼部检查,并行眼眶部的CT、MRI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进行眼部触诊时皮下可扪及中等质硬肿块,大如杏仁、分叶明显、可活动、可压回泪腺凹、无疼痛。
检查-病理检查:
手术活检可见到泪腺外及其内间质有慢性炎细胞浸润,但无纤维组织增生。
检查-影像学检查:
眼眶部的CT与MRI:泪腺脱垂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表现为泪腺大小信号(密度)基本正常。泪腺窝空虚,横断面可见泪腺上部(眶部)向前移位超出眶缘。冠状面可见泪腺大部分位于眶缘前方眼球外侧,上缘内侧与上直肌群分界清楚,可见脱垂的眶部向眶缘的前外侧呈结节样突出。这有助于泪腺脱垂的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注意根据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及体格检查来判断泪腺脱垂,诊断过程中会建议做眼眶部的CT与MRI用来辅助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需排除泪腺肿物。
诊断-鉴别诊断:
1、泪腺肿物
各种泪腺的肿瘤早期都会引起上睑肿胀、下垂,但随着肿瘤的长大,还会出现眼球的下移、活动受限。CT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与泪腺脱垂进行区分。
2、副泪腺炎
临床更常见的眼睑部疾病是副泪腺炎,可于眼睑外上方皮下触及颗粒状肿块,体积较小,可活动。
治疗-治疗原则:
泪腺脱垂的主要治疗目的是缓解患者的症状、保持视线通畅及美观。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复位及泪腺的切除。继发性泪腺脱垂若是由眼眶的外伤、肿瘤、泪腺炎等疾病导致时,需要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暂无治疗本病的特效药物。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
治疗-手术治疗:
1、泪腺复位手术
泪腺手法复位术,手法复位后加绷带加压包扎0.5~1个月,部分病例可永久复位。外伤性泪腺脱垂的手术治疗,可手法复位后加绷带加压包扎,少部分病例可永久复位。如加压不能复位,可采用泪腺复位术,此法需切开上睑外侧皮肤和眶隔,并压迫眼球使泪腺突出,在泪腺前部缝线,穿过泪腺凹骨膜打结。
2、泪腺部分切除术
在眉弓下眶中部做长约2cm的弧形切口,分离皮下组织及眼轮匝肌肌层,向眶内稍加压力,即可见脱垂的泪腺自眶隔薄弱松弛处隆起疝出;在脱垂的最高处切开眶隔并分离,使脱垂的泪腺及水肿的眶脂肪自然脱出,并将它们切除。皮肤做间断缝合,根据皮肤松弛的程度切除部分皮肤,以消除因泪腺脱垂形成的弧形下垂皱褶。最后,还可在睑缘处做3针双重险缝线,以利美观。
治疗-治疗周期:
泪腺脱垂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泪腺脱垂经过积极的手术治疗后,大多数人的预后较好,但复位术若缝合固定不足,术后易于复发。
预后-危害性:
1、泪腺脱垂后脱出的肿块会遮挡视野,严重影响视线。
2、泪腺脱垂严重的患者会伴有明显的肿块及眼睑下垂,影响美观。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能自愈,需积极就医接受治疗。
预后-治愈性:
本病可通过积极的复位甚至手术切除实现症状的改善。
预后-复发性:
虽然手术可矫正泪腺脱垂,改善患者外观,但由于原发因素仍然存在,故术后仍有可能复发。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继发性泪腺脱垂患者术后需遵医嘱用药,并避免流泪。原发性泪腺脱垂患者在术后要注意有无复发,若发现复发,建议及时就医。
日常-用药护理:
术后持续出血不利于伤口的愈合。因此,术后2周内禁用阿司匹林、华法林等抗凝药以及活血化瘀功效的中成药,减少术区渗血。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保持室内灯光充足并不刺眼,避免刺激眼睛。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促进机体恢复。少看书、电视、手机、电脑等,避免眼疲劳。
3、患者应注意眼部清洁,可定期洗眼。
4、避免脏手揉眼,触摸眼睛前一定要洗手。
5、避免过度流泪。
6、建议患者配戴护目镜出行,特别是风沙天气。且户外活动时避免出汗、外力碰撞、防晒,可以戴帽子或遮光镜。
7、预防便秘,避免用力排便使切口裂开。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一般建议患者术后一周进行复查。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局部切口适当加压包扎,注意休息,减少活动,卧位时头部抬高,可帮助止血、减轻疼痛及肿胀。
2、眼部如有分泌物或切口有血痂,应用无菌生理盐水棉签或3%过氧化氢棉签清洁局部,外涂红霉素眼膏;如局部出现红肿、跳痛,提示感染,需及时就诊。
3、术后3日,适当活动双眼,做睁眼、眨眼动作,每日数次,利于上眼睑皮肤纹理形态自然、美观。
4、术后7日内勿沾水,保持切口清洁、干燥,3周内禁止化妆,防止感染。
饮食调理:
手术后一般建议清淡饮食,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取量,可增强患者体质,有助于手术伤口的愈合。同时多吃水果和新鲜蔬菜,其中维生素C、β-胡萝卜素和其他一些必需的营养物质,也对伤口的修复有很好作用。食物中要尽量减少酸、辛辣等食材,以减少食物对眼睛的刺激。
饮食建议:
1、一般建议术后患者保持清淡的饮食。
2、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取量,如瘦肉、鸡肉、鸡蛋、豆类食品等,可增强患者体质,有助于手术伤口的愈合。
3、多吃水果和新鲜蔬菜,其中富含的维生素C、β-胡萝卜素和其他一些必需的营养物质,也对伤口的修复有很好的作用。
饮食禁忌:
1、减少酸、辛辣等食材的食用,如辣椒、生姜、大蒜、洋葱、花椒、火锅等。
2、禁止吸烟和饮酒。
3、晚上避免过多喝水,容易造成术区的水肿。
4、尽量避免食用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羊肉、鱼等。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避免眼眶部的外伤。
2、积极治疗肿瘤及泪腺炎。
3、避免经常流泪。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