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癃闭疾病别名: 闭癃疾病概述: 癃闭又称闭癃,是指排尿困难,严重时小便闭塞不通。多因外感...
养生
疾病名称: 癃闭
疾病别名: 闭癃
疾病概述:
癃闭又称闭癃,是指排尿困难,严重时小便闭塞不通。多因外感邪气、饮食、情绪、某些尿道疾病、久病体虚等所致。其病情变化迅速,常并发水肿、心悸、喘促等危重症状。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尿潴留和无尿症。其中,癃为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病情较轻;闭以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为特点,病势较急。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中医科、肾病科
发病部位: 肾脏、膀胱
常见症状: 排尿困难、尿量减少
主要病因: 外感邪气、饮食、情绪、某些尿道疾病、久病体虚
检查项目: 望、闻、问、切、肛门指诊、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检查、超声检查、造影、尿道动力学检查、膀胱镜
重要提醒: 癃闭急症患者可配合西医导尿或针灸来紧急利尿。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见于老年男性、产后妇女、手术后患者。
病因-总述:
本病多由外感邪气、饮食、情绪、某些尿道疾病、久病体虚等,导致肾脏和膀胱功能不利而引起。
病因-基本病因:
1、外感邪气:湿热邪气侵袭膀胱,膀胱功能受损,尿液无法排出体外。
2、饮食:过食肥甘厚腻、辛辣刺激及饮酒,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受损,湿气内生,胃中蓄热与湿结合,产生湿热,循经侵袭膀胱,膀胱功能受损,尿液无法排出体外。
3、情绪:不良情绪,影响肝气运行,肝气郁堵,肝疏泄功能减弱,无法帮助膀胱将尿液运出。
4、某些尿道疾病:如尿道炎症、尿道结石、尿道肿瘤等疾病,可致尿道受阻,小便难以排出,因而形成窿闭。
5、久病体虚:长期患有慢性疾病不断损伤人体气血,日久肾阳肾气不足,肾阳肾气无法帮助膀胱将尿液运出。
病因-危险因素:
1、有前列腺病变、水肿病史者,容易发生癃闭。
2、中枢神经系统或脊髓受到损害,会增加发生癃闭的风险。
3、高热、昏迷的小儿及老人,发生癃闭的风险大。
症状-总述:
本病以排尿困难、尿量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可分为膀胱湿热证、肺热壅盛证、肝郁气滞证、浊瘀阻塞证、脾气不足证、肾阳不足证,不同证型的临床表现各有差异。
症状-典型症状:
1、膀胱湿热证:主要表现为小便不通或量少色深、小便时灼痛、小腹胀通、口苦口黏、口渴但不喜欢饮水、便秘。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2、肺热壅盛证:主要表现为小便不通、咽干、口渴且喜欢喝水、呼吸急促、咳嗽。舌红,苔薄黄,脉数。
3、肝郁气滞证:主要表现为小便不通、情绪抑郁或多烦善怒、胁腹发胀疼痛。舌红,苔薄黄,脉弦。
4、浊瘀阻塞证:主要表现为小便不通或尿如细线,小腹胀满疼痛。舌紫暗或有瘀点,脉涩。
5、脾气不足证:主要表现为小腹坠胀感,想解小便但难以排出,还有乏力、精神差、食欲差、气短。舌淡,苔薄,脉细。
6、肾阳不足证:主要表现为小便不通、排出无力,还有面色苍白、胆怯、怕冷、皮肤温度低、腰膝酸软无力。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或弱。
症状-并发症:
若病情发展,可导致关格(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慢性肾衰竭),临床可出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胸闷喘促、恶心呕吐、烦躁、神昏等症状。若不及时抢救,甚至可以导致死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除了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检查外,还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肛门指诊、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检查、超声检查、造影、尿道动力学检查、膀胱镜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舌诊:可通过观察舌质、舌苔的变化,了解患者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2、脉诊:可反映全身脏腑功能、气血、阴阳的综合信息。
3、肛门指诊:医生戴上指套或手套后,将食指沾上润滑剂之后伸入肛门。以确定前列腺的大小、质地、表面光滑度、触痛,初判有无前列腺的肿瘤、膨出物或赘生物。
4、其他:包括观察患者的情况、仔细询问患者病史、触叩小腹膀胱区等。
检查-实验室检查:
包括尿常规、肾功能、血常规、血清电解质,以了解是否有尿道炎症、结石或肾功能障碍。
检查-其他检查:
1、尿道动力学检查:可检查是否有机械性尿路阻塞。
2、膀胱镜检查:膀胱镜对膀胱颈部狭窄、结石、肿瘤的诊断有帮助。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尿道超声检查尿潴留情况,有无肿瘤、结石等。前腺超声可以了解是否有前列腺病变,对诊断前列腺疾患有所帮助,也可确定膀胱内的尿潴留情况。
2、造影检查:尿道及膀胱造影可检查是否有膀胱肿瘤。
诊断-诊断原则:
通常医生根据望闻问切即可确诊。必要时,还可进行肛门指诊、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检查、超声检查、造影、尿道动力学检查、膀胱镜等辅助检查,以明确病因。
诊断-诊断依据:
1、以排尿困难,全日总尿量明显减少,点滴而出,或小便闭塞不通,点滴全无为临床特征。
2、多见于老年男性,或产后妇女、手术后患者。常有淋证、水肿病病史。
3、凡小腹胀满,小便欲解不出,触叩小腹部膀胱区明显胀满者,是为尿潴留,若全日小便总量明显减少或不通,无尿意,无小腹胀满,触叩小腹部膀胱区亦无明显充盈征象,则多属肾功能衰竭。
4、适当选择肛门指诊、超声、造影、膀胱镜、肾功能检查,以明确是肾、膀胱、尿道还是前列腺等疾病引起的癃闭。
诊断-鉴别诊断:
1、淋证:淋证以小便频急,滴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特征。癃闭以排尿困难,全日总尿量明显减少,点滴而出,甚则小便闭塞不通,点滴全无为临床特征。其中小便短涩量少,排尿困难与淋证相似,但淋证排尿时疼痛,每日小便总量基本正常;而癃闭排尿时不痛,每日小便总量远远低于正常,甚至无尿排出。
2、关格:关格是小便不通和呕吐并见的一种病证。癃闭主要是指以排尿困难,全日总尿量明显减少,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类病证。二者皆有小便不通,故需鉴别。关格必有呕吐,而癃闭一般无呕吐症状,只以小便量极少或全无为特征。二者的关系是癃闭可发展为关格,而关格不一定都是由癃闭发展而来,还可由水肿、淋证发展而成。
治疗-治疗原则:
癃闭需要医生根据辨证来进行相应的治疗。膀胱湿热证为清利湿热,通利小便;肺热壅盛证为清泻肺热,通利水道;肝郁气滞证为疏利气机,通利小便;浊瘀阻塞证为行瘀散结,通利水道;脾气不足证为升清降浊,化气行水;肾阳不足证为温补肾阳,化气利水。
治疗-药物治疗:
1、膀胱湿热证:常用方药是八正散加减,包括黄柏、山栀、大黄、滑石、茯苓、泽泻、车前子等中药。
2、肺热壅盛证:常用方药是清肺饮加减,包括黄芩、桑白皮、芦根、天花粉、地骨皮、车前子、茯苓、泽泻等中药。
3、肝郁气滞证:常用方药是沉香散加减,包括沉香、橘皮、柴胡、青皮、郁金、石苇、车前子、茯苓等中药。
4、浊瘀阻塞证:常用方药是代抵当丸加减,包括当归尾、山甲片、桃仁、芒硝、郁金、肉桂、桂枝等中药。
5、脾气不足证:常用方药是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加减。包括人参、黄芪、白术、桂枝、肉桂、柴胡、茯苓等中药。
6、肾阳不足证:常用方药是济生肾气丸加减,包括附子、肉桂、地黄、山药、山茱萸、车前子、茯苓等中药。
治疗-相关药品:
八正散加减、清肺饮加减、沉香散加减、代抵当丸加减、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加减、济生肾气丸加减、
治疗-其他治疗:
可选用针灸治疗,不同证型其选穴不同:
1、膀胱湿热证:一般选用中极、膀胱俞、秩边、三阴交、阴陵泉、委中、行间等穴位。伴随其他症状者,医生会辨证配穴治疗。
2、肺热壅盛证:一般选用中极、膀胱俞、秩边、三阴交、阴陵泉、尺泽、风池等穴位。伴随其他症状者,医生会辨证配穴治疗。
3、肝郁气滞证:一般选用中极、膀胱俞、秩边、三阴交、阴陵泉、太冲、期门等穴位。伴随其他症状者,医生会辨证配穴治疗。
4、浊瘀阻塞证:一般选用中极、膀胱俞、秩边、三阴交、阴陵泉、膈俞、血海等穴位。伴随其他症状者,医生会辨证配穴治疗。
5、脾气不足证:一般选用中极、膀胱俞、秩边、三阴交、阴陵泉、脾俞、足三里等穴位。伴随其他症状者,医生会辨证配穴治疗。
6、肾阳不足证:一般选用中极、膀胱俞、秩边、三阴交、阴陵泉、肾俞、命门等穴位。伴随其他症状者,医生会辨证配穴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癃闭的治疗周期一般为1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急症患者一般会用导尿管进行导尿。患者常需要接受局部麻醉,医生将导管通过尿道插入膀胱。在尿道堵塞的情况下,医生会将导管直接穿入下腹部,耻骨上方,直接进入膀胱。但大量潴留的尿液,不可快速一次放空。
预后-一般预后:
癃闭的转归与预后通常与膀胱有尿无尿、全身状况等有关。一般说来,膀胱有尿者预后较好。膀胱无尿者若病程短,全身状况较好,预后也尚可;若病程较长,全身状况较差者,预后不佳,又见尿毒上攻者,预后极差。
预后-危害性:
癃闭患者若未能获得积极有效的治疗,尿量逐渐减少,病情由轻转重,出现头晕、视物模糊、胸闷、呼吸急促,甚至烦躁、神志不清、抽筋等症状,预示病情危重,需及时处理,否则有死亡的危险。
预后-治愈性:
癃闭若得到及时而有效的治疗,初起病“闭”,后转为“癃”,尿量逐渐增加,是病情好转的现象,通过治疗调理可能获得痊愈。
预后-治愈率:
多数轻症患者经及时有效地治疗后,可获得治愈。
预后-复发性:
治疗后,若再次遭到外邪入侵或仍存在饮食不节、情绪失调等情况,则可导致癃闭复发。
日常-总述:
日常需要尽量多饮水、保持会阴部卫生、合理饮食、放松心情、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还可以进行穴位按摩保健。
日常-心理护理:
1、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避免不良精神刺激和过度情志波动。
2、心态放松,适度用脑,学会自我调节,多与朋友聚会参加社交活动。
3、积极治疗原发病,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
日常-生活管理:
1、居住环境应安静,宽敞舒适,光线不能过于强烈。必要时应给患者提供私密、放松的排尿环境,例如用屏风遮挡。
2、注意劳逸结合,重视体育锻炼。
3、调整体位和姿势,酌情为卧床患者略抬高上身或扶患者坐起,尽量以习惯的姿势排尿。
4、尿潴留者需进行导尿,保持会阴部卫生,鼓励患者多饮水,保证每日尿量在2500ml以上,且宜每4小时开放一次。当患者能自动解出小便时,需要尽快拔出导尿管。
5、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日常-病情监测:
观察小便的量、色、质及伴随症状,注意小腹膨胀情况,判断有尿或无尿。有条件者可详细记录24小时的出入量。如1天的尿量少于50毫升,则为危险征象,并伴见全身严重症状者,当及时救护。
日常-特殊护理:
平时可进行穴位保健。
1、膀胱湿热证:按摩中极、三阴交、阴陵泉、委中、行间等穴位。以出现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5~10分钟,一日一次。
2、肺热壅盛证:按摩中极、三阴交、阴陵泉、尺泽、风池等穴位。以出现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5~10分钟,一日一次。
3、肝郁气滞证:按摩中极、三阴交、阴陵泉、太冲、期门等穴位。以出现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5~10分钟,一日一次。
4、浊瘀阻塞证:按摩中极、三阴交、阴陵泉、血海等穴位。以出现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5~10分钟,一日一次。
5、脾气不足证:按摩中极、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等穴位。以出现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5~10分钟,一日一次。
6、肾阳不足证:按摩中极、三阴交、阴陵泉、肾俞、命门等穴位。以出现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5~10分钟,一日一次。
饮食调理:
癃闭患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根据证候分型不同,具体的饮食调理也有所不同。
饮食建议:
1、膀胱湿热证
多食用青菜、西瓜、苹果等。忌食用性质温燥的食品,如鸡、鸭、鱼等。平日可用芦根、竹叶各3g做代茶饮。
2、肺热壅盛证
建议食用白粥、菠菜、白菜、黄瓜等。忌辛辣、油腻的食物。平日可用知母3g、天花粉3g做代茶饮。
3、肝郁气滞证
饮食以精、细、软为主,如瘦肉、豆制品、山药、萝卜等。忌生冷,油腻,辛辣刺激的食品。平时可用佛手3g、陈皮3g做代茶饮服用。
4、浊瘀阻塞证
多食用山药、白萝卜理气之品。忌生冷,油腻,辛辣刺激的食品。平时可用三七3g、陈皮3g做代茶饮服用。
5、脾气不足证
建议食用小米粥、山药粥等。忌生冷油腻、味道浓烈的食物。平日可用玉米、胡萝卜、山药煲粥食用。
6、肾阳不足证
适当食羊肉、牛肉等性质温热的食物,少食用生黄瓜、藕、梨等性质寒凉生冷的食物。平日可服用复原汤(淮山药、核桃仁、瘦羊肉、羊脊骨、粳米、葱白适量,先煮羊脊骨半小时,加羊肉煮开,去浮沫,加生姜、花椒、料酒、胡椒、八角、盐即可)。
饮食禁忌:
尽量少吃高糖、高脂肪、辛辣刺激食物,忌烟酒。
预防措施:
预防癃闭主要是增强体质、改变不良习惯等。
1、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
2、避免紧张、焦虑、易怒等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3、不憋尿,不压迫会阴部,不贪凉。
4、合理性生活,不纵欲。
5、避免油腻、高糖、辛辣刺激性饮食。
6、积极治疗水肿,尿道及尿道周围器官炎症、结石、肿瘤等疾病。
7、对需要绝对卧床或某些手术患者,应事先有计划地训练床上排尿,以免排尿姿势不习惯而导致尿潴留。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