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脑脊液鼻漏疾病英文名称: cerebrospinal rhinorrhea疾病别名: 脑...
养生
疾病名称: 脑脊液鼻漏
疾病英文名称: cerebrospinal rhinorrhea
疾病别名: 脑脊液鼻侧漏
疾病概述:
脑脊液鼻漏(cerebrospinal rhinorrhea)是一种比较严重的脑部疾病,为脑脊液自破裂或缺损的蛛网膜、硬脑膜和颅底骨流入鼻腔或鼻窦,再自前、后鼻孔或鼻咽部流出。本病与外伤、颅底和鼻窦手术创伤有关,主要表现为自鼻腔间断或持续流出清亮水样液体,严重者可出现嗅觉减退或失嗅。脑脊液鼻漏可以诱发多种并发症,如颅内感染(脑膜炎、脑炎、脑脓肿)、低颅压等,常常危及生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神经外科
发病部位: 头部、颅脑
常见症状: 自鼻腔间断或持续流出清亮水样液体、嗅觉减退或失嗅
主要病因: 外伤、颅底和鼻窦手术创伤
检查项目: 葡萄糖氧化酶检测、CT、MRI、内镜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可引发颅内感染、低颅压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故一经发现,应及时就医治疗。
临床分类:
依据病因可分为创伤性脑脊液鼻漏和非创伤性脑脊液鼻漏两类。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有外伤史、颅底和鼻窦手术史者。
病因-总述:
脑脊液鼻漏的病因主要为外伤或手术创伤;非创伤性脑脊液鼻漏的病因主要为颅内肿瘤或脑水肿等。
病因-基本病因:
1、创伤性脑脊液鼻漏的病因
主要为外伤、颅底和鼻窦手术创伤,其中外伤性占绝大多数。颅底以筛顶和筛板最为薄弱,且脑膜连接紧密,故筛窦骨折所致脑脊液鼻漏的发病率最高。
2、非创伤性脑脊液鼻漏的病因
多为颅内肿瘤或脑水肿所致颅内高压,少数为先天性缺损所致。
症状-总述:
主要表现为鼻腔间断或持续流出清亮、水样液体。
症状-典型症状:
1、自鼻腔间断或持续流出清亮水样液体,多为单侧。增加颅内压(如低头、压迫双侧颈内静脉等)可使流出液增多。脑脊液鼻漏多在伤后即发生,48小时以内发生超过50%,1周内发生70%。少数患者迟发性脑脊液鼻漏可在伤后数周或数年后发生。
2、多数患者可同时出现嗅觉减退或失嗅。
症状-并发症:
本病可以诱发多种并发症,如颅内感染(脑膜炎、脑炎、脑脓肿)、低颅压等。
症状-伴随症状:
还可能出现视力减退或失明、听力障碍。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通常先对患者进行鼻内镜检查,初步判断漏口的部位;然后再根据个体情况建议患者选做葡萄糖氧化酶检测、β₂转铁蛋白检测、头部CT或MRI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葡萄糖氧化酶检测
该技术是一种传统的诊断方法,通过对漏出液中葡萄糖浓度的检测,来推断该漏出液是否为脑脊液。
2、其他
如β₂转铁蛋白检测、β₂示踪蛋白检测、鞘内及局部荧光素法等,以上方法对脑脊液鼻漏检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更高。
检查-其他检查:
鼻内镜检查可常规使用,定位漏口准确。检查时压迫双侧颈内静脉致颅压升高,有利于观察到漏口。
检查-影像学检查:
1、CT
高分辨率CT及三维CT成像技术行颅底重建,可以更加直观地显示头部骨折的情况,从而明确漏口的位置。
2、MRI及MRI水成像
可以确定病因,并明确漏口的位置。
诊断-诊断依据:
根据颅脑外伤或手术史、典型症状(一侧或双侧鼻孔有清亮液体流出),再结合鼻内镜检查、β₂转铁蛋白检测、β₂示踪蛋白检测、头部CT或MRI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进行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变应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发作时可出现流清水样涕症状,应与本病鉴别。但变应性鼻炎同时伴有连续喷嚏、鼻痒、鼻塞症状,并且具有明确的致敏原,分泌物生化检查可鉴别。
2、鼻窦黏膜下囊肿
鼻窦黏膜下囊肿以上颌窦最为多见,囊肿破裂时可流出黄色清亮液体,单侧。可行影像学检查和生化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外伤性脑脊液鼻漏多可经保守治疗治愈,而迟发性和手术创伤性脑脊液鼻漏常需要手术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甘露醇等。
治疗-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经保守治疗2~4周未愈或者反复发作颅内感染者。
2、手术目的
手术的目的是闭合漏口,颅底缺损范围大者需颅底重建来防止反复脑脊液漏、脑膜膨出等并发症。
3、手术方法
(1)传统方法
保守治疗无效,或合并感染着,可采用手术治疗。手术通常分为颅内法和颅外法两种,二者疗效基本相同,但颅外法的死亡率和感染风险明显降低,故颅外法应为主要的治疗选择。
(2)内镜治疗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使得筛顶、筛板和蝶窦的脑脊液鼻漏治疗成功率明显提高,已逐渐取代传统的颅内法。主要手术步骤是内镜下定位瘘孔,瘘孔周围刮出创缘,利用带蒂鼻中隔黏膜、或游离鼻甲黏膜、或颞肌筋膜、肌肉、脂肪填补瘘孔处,外覆以生物胶,再用碘仿纱条填塞,10天后抽出填塞物。
(3)其他
部分漏口位于额窦的病例,由于单纯鼻内镜法暴露欠佳,可采用鼻内镜配合鼻外进路修复。此方法操作简单,疗效确切。
治疗-其他治疗:
保守治疗:适用于外伤后急性期发生的脑脊液鼻漏,患者取半坐位卧床;限制水、钠摄入量;选择可通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以预防感染;选择脱水剂(如甘露醇)降颅压;避免增加颅内压的动作,如咳嗽、擤鼻、打喷嚏,防止便秘等;对于有明显颅高压的患者可进行腰穿引流脑脊液,并密切注意颅内感染、低颅压、脑疝和气颅等并发症的发生。
治疗-治疗周期:
脑脊液鼻漏的治疗周期一般为4-6周,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脑脊液鼻漏的治疗效果与颅底骨折情况、漏口严重程度有直接关系。外伤性脑脊液鼻漏一般预后较好。
预后-危害性:
1、听力、视力、嗅觉下降或丧失,会给生活和工作造成不便。
2、脑脊液鼻漏可以诱发多种并发症,如颅内感染(脑膜炎、脑炎、脑脓肿)、低颅压等,常常危及生命。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会自愈,需要积极治疗。
预后-治愈性:
早期规范治疗,症状可得到改善。
预后-治愈率:
本病可通过积极治疗,使症状缓解或消失。
预后-根治性:
外伤所致的脑脊液鼻漏通过积极治疗可根治。
预后-复发性:
经彻底治疗后,一般不会复发。但若因肿瘤所致的脑脊液鼻漏,肿瘤有扩散或继续生长的可能。
日常-总述:
日常尽量避免弯腰、低头、打喷嚏、用力咳嗽及其他剧烈动作,注意休息,合理用药,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活动受限,活动时间长,病情反复,担心治疗效果,常出现焦虑、烦躁等心理。家属要及时给予患者安慰和关心,缓解不良情绪,可以多和医生进行沟通,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严格遵循医嘱用药,避免擅自停药或调整药物用量,学习药物的正确用法、用量和不良反应;一旦发生不适表现,要及时告知医生,以免延误病情。
日常-生活管理:
1、营造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定期通风。
2、患者应取头高卧位,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3、尽量避免弯腰、低头、打喷嚏、用力咳嗽及其他剧烈动作,保持大小便通畅。
4、注意气候变化,及时添减衣物,避免受寒引发感冒,加重病情。
日常-病情监测:
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呼吸、血压、心率等)及意识、瞳孔的改变,注意病情是否好转,观察有无新的症状或突发不适表现;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告知医生,以免耽误病情。
日常-术后护理:
患者术后清醒后采取半卧位,卧床休息1~2周。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提倡高纤维素、高蛋白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以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
饮食禁忌:
1、禁烟酒,不能进食刺激性、辛辣食物。
2、不能进食过热食物,防止鼻部血管扩张,引起手术部位出血。
3、限制饮水量和食盐摄入量。
预防措施:
1、避免头部外伤
在平常的生活中要注意安全,运动或骑车时应佩戴头盔;行走在高层建筑路段时,应尽量走防护内街,不要紧贴建筑物行走,以避免高空坠物;住楼房者,应在窗外安装防护装置,以免幼儿玩耍时坠落;不要酒后驾驶或疲劳驾驶,系好安全带。
2、积极治疗脑部原发疾病
如脑积水、脑肿瘤等。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