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内陷疾病英文名称: organ failure,invagination,inward ...
养生
疾病名称: 内陷
疾病英文名称: organ failure,invagination,inward sinking
疾病别名: 疽毒内陷
疾病概述:
就诊科室: 普通外科
常见症状: 疮顶忽然下陷,根盘散漫不收,脓腐不透或脓少而薄,伴邪盛热极,或正虚邪盛,或阴阳两竭的全身证候
主要病因: 正气内虚、火毒炽盛
相关中医疾病: 全身性急性化脓性感染
病因-基本病因:
诊断-诊断原则:
1、临床表现:多见于老年人,或既往有消渴病。尤易并发于脑疽、背疽患者。
(1)火陷型多见于疽证1—2候(五日为一候)。局部疮顶不高,根盘散漫,疮色紫滞,疮口干枯无脓,灼热剧痛。伴壮热口渴,便秘溲赤,烦躁不安,神昏谵语,或胸胁隐痛。
(2)干陷型多见于疽证2—3候。局部脓腐不透,疮口中央糜烂,脓少而薄,疮色晦暗,肿势平塌,散漫不聚,闷胀疼痛或微痛,伴发热或恶寒,神疲少食,自汗胁痛,神昏谵语,气息粗促。或体温不高,四肢厥冷,大便溏薄,小便频数。
(3)虚陷型多见于疽证4候。局部肿势已退,疮口腐肉已尽,而脓水灰薄,或偶带绿色,新肉不生,状如镜面,光白极亮,不知疼痛。全身出现虚热不退,形神萎顿。饮食日减,或者腹痛腹泻,自汗肢冷,气息低促,随即陷入昏迷厥脱等脾肾阳虚之证。或见舌光如镜、口舌生糜等阴伤胃败证。
以上三种陷证,比较而言,火陷发生在疾病初起阶段,邪盛热极,预后较佳;干陷发生在溃脓阶段,正虚邪盛,预后次之;虚陷发生在收口阶段,正虚邪衰,阴阳两竭,预后最差。
2、辅助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可达20×10/L,中性粒细胞80%一90%;血及脓液细菌培养多为阳性;血糖、尿糖均增高。
诊断-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多见于老年人,或既往有消渴病。尤易并发于脑疽、背疽患者。
(1)火陷型多见于疽证1—2候(五日为一候)。局部疮顶不高,根盘散漫,疮色紫滞,疮口干枯无脓,灼热剧痛。伴壮热口渴,便秘溲赤,烦躁不安,神昏谵语,或胸胁隐痛。
(2)干陷型多见于疽证2—3候。局部脓腐不透,疮口中央糜烂,脓少而薄,疮色晦暗,肿势平塌,散漫不聚,闷胀疼痛或微痛,伴发热或恶寒,神疲少食,自汗胁痛,神昏谵语,气息粗促。或体温不高,四肢厥冷,大便溏薄,小便频数。
(3)虚陷型多见于疽证4候。局部肿势已退,疮口腐肉已尽,而脓水灰薄,或偶带绿色,新肉不生,状如镜面,光白极亮,不知疼痛。全身出现虚热不退,形神萎顿。饮食日减,或者腹痛腹泻,自汗肢冷,气息低促,随即陷入昏迷厥脱等脾肾阳虚之证。或见舌光如镜、口舌生糜等阴伤胃败证。
以上三种陷证,比较而言,火陷发生在疾病初起阶段,邪盛热极,预后较佳;干陷发生在溃脓阶段,正虚邪盛,预后次之;虚陷发生在收口阶段,正虚邪衰,阴阳两竭,预后最差。
2、辅助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可达20×10/L,中性粒细胞80%一90%;血及脓液细菌培养多为阳性;血糖、尿糖均增高。
治疗-治疗原则:
须中西医结合综合救治。内治当扶正达邪,并审邪正之消长,随证治之。火陷证,邪盛热极,当凉血清热解毒为主,并故护津液;干陷证,正虚邪胜,当补养气血,托毒透邪;虚陷证,当温补脾肾或生津养血。
治疗-药物治疗:
预防措施:
1、疔疮尤其是颜面部疔疮切忌挤压、碰伤、过早切开,患病后应及早处理。
2、对疔疮重症,应严密观察病情,定时测体温及呼吸、脉搏、血压等,并做好记录。
3、绝对卧床休息,并固定患肢。
4、忌食辛辣刺激、肥甘鱼腥等发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