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槭糖尿病疾病英文名称: maple syrup urine disease,MSUD疾病...
养生
疾病名称: 槭糖尿病
疾病英文名称: maple syrup urine disease,MSUD
疾病别名: 枫糖尿病、支链α-酮酸尿
疾病概述:
槭糖尿病(maple syrup urine disease,MSUD)即枫糖尿病、支链α-酮酸尿,因患儿尿液具有香甜的槭糖气味而得名。本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代谢紊乱引起。患儿主要表现为尿液中有槭糖气味,另外还可有拒食、嗜睡、阵发性呕吐等症状。部分患儿病情严重,若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发生死亡。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本病为遗传病,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就诊科室: 小儿科、新生儿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耵聍(耳屎)和尿液呈槭糖浆气味、恶心、厌食、生长发育迟缓、肌张力低下、拒食
主要病因: 主要由基因突变导致支链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缺陷引起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生化检查、尿酮体检测、基因分析、血浆氨基酸谱分析、尿支链α-酮酸测、头颅MRI
重要提醒: 本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治疗的时机,一般而言,治疗越及时,预后越好,因而,患儿出现相关症状后,应尽快就诊。
临床分类:
根据临床症状出现时间、疾病严重程度、生化表现、残留酶活性及对维生素B1治疗反应性的不同,MSUD可分为5种类型,包括经典型、中间型、间歇型、硫胺反应型、脂酰胺脱氢酶缺陷型。其中,经典型和中间型最常见。
流行病学-传染性:
槭糖尿病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新生儿筛查资料显示,槭糖尿病患病率美国约为1/180000,澳大利亚约为1/250000,德国约为1/177978,日本约为1/500000,中国台湾约为1/100000,中国大陆约为1/139000。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暂无特定好发人群。
病因-总述:
槭糖尿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主要因基因异常导致患者体内的支链酮酸脱氢酶复合体(BCKAD)缺陷。这种酶复合体的缺陷会引起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等支链氨基酸的代谢异常,使得大量支链氨基酸及其相应酮酸衍生物在体内蓄积,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神经系统损伤表现。
病因-基本病因:
支链酮酸脱氢酶复合体是由支链α酮酸脱羧酶E1α、支链α酮酸脱羧酶E1β、二氢硫辛胺支链转酰基酶E2、硫辛酰胺脱氢酶E3四种蛋白,分别为BCKDHA基因、BCKDHB基因、DBT基因和DLD基因编码所得。当其中任何一个基因发生致病变异,使得其编码的蛋白缺陷,均可以导致支链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功能障碍,进而引起本病的发生。
症状-总述:
本病的类型不同,其临床表现也有所差异。常见表现包括槭糖味尿、生长缓慢、发育落后、拒食、阵发性呕吐、肌张力低下等多种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可因代谢紊乱而发生死亡,少数存活者,也可能存在智力低下、痉挛性瘫痪等神经系统后遗症。
症状-典型症状:
1、经典型
(1)本型最常见,约占75%。
(2)患儿出生时正常,发病早、症状重并发展迅速。
(3)通常患儿出生12小时后,在耵聍(耳屎)中即出现槭糖浆气味。
(4)生后12~24小时,在尿液和汗液中有特殊的槭糖味。
(5)生后2~3天,出现酮尿、易激惹和喂养困难。
(6)生后4~5天,开始出现严重的代谢紊乱和脑病症状,表现为哺乳困难、阵发性呕吐、拒食、嗜睡、呼吸暂停、惊厥发作、肌张力增高以及“击剑”样和“蹬车”样刻板动作等。
(7)生后7~10天,可出现昏迷和中枢性呼吸衰竭,若不及时治疗,大多数患儿可在出生后数天,死于严重的代谢紊乱。
2、中间型
在任何年龄阶段均可发病。患者症状较经典型轻,表现为生长缓慢、发育落后、喂养困难、易激惹、在耵聍中有槭糖浆气味。应激情况下,可以出现严重的代谢紊乱和脑病。
3、间歇型
患者症状呈间歇发作,早期生长发育均正常,多在感染和手术等应激情况下发作,表现为发作性共济失调和酮症酸中毒,极少数病情较重者,可能会危及生命。
4、硫胺反应型
临床表型类似于中间型,智力发育轻度落后,无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用维生素B1(硫胺素)治疗后,可以明显改善临床表现和生化指标。
5、脂酰胺脱氢酶缺陷型
本型很罕见,症状类似轻型,但往往伴有严重的乳酸血症,也可有神经系统受损,如生长发育延迟、肌张力低下等表现。
症状-并发症:
患者可出现贫血、四肢皮炎、脱发、厌食、骨质疏松、多动、抑郁和焦虑等情况。
就医-门诊指征:
1、耵聍(耳屎)、尿液和汗液呈现槭糖浆气味;
2、伴有恶心、厌食、嗜睡等症状;
3、患儿生长缓慢、发育落后;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的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儿可在家长陪同下,前往新生儿科或小儿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抽血检查,在早晨空腹进行就诊最好。
3、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安排家属陪同就医,并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患儿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多大年龄起病的?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自从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规律吗?
4、患儿有出现拒食等表现吗?
5、家族中有无类似情况?
6、之前有做过什么检查吗?检查结果如何?
7、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孩子为什么会得这个病,是遗传的吗?
2、需要采取什么检查?该如何配合?
3、需要采取什么治疗?要治疗多久?
4、这个病能治好吗?治疗过程中会有什么风险吗?
5、得这个病会对孩子以后生活产生什么影响,会有后遗症吗?
6、以后再要孩子的话,还会得这个病吗?
7、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8、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新生儿出生后,其耳内、尿液或汗液中若有槭糖味,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进行体格检查,之后可考虑采用生化检查、血浆氨基酸谱分析、尿支链α-酮酸测定、头颅MRI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必要时,还需进行基因测序分析。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通过视、触、叩、听等方式,来了解患儿的呼吸、肌力、生长发育状况等是否有异常。
检查-实验室检查:
1、生化检测
患者血糖可减低或正常,血氨可增高,尿酮体阳性,代谢性酸中毒、阴离子间隙增加。血清钠及渗透压减低。
2、血浆氨基酸谱分析
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可检测到血浆亮氨酸、异亮氨酸、别异亮氨酸及缬氨酸浓度增高。串联质谱技术(MS/MS)只能检测血中亮氨酸(包括异亮氨酸)及缬氨酸增高,亮氨酸/苯丙氨酸比值增高。异亮氨酸及别异亮氨酸增高是诊断的金标准。约50%的患者确诊时,亮氨酸水平超过1500µmol/L。对于间歇型患者,间歇期支链氨基酸浓度正常,发作期与经典型类似,可见支链氨基酸浓度升高。
3、尿支链α-酮酸测定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进行尿有机酸分析,MSUD患者尿中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的α-酮酸衍生物,即2-酮异己酸、2-酮-3-甲基戊酸、2-酮异戊酸排出增加。
4、BCKAD复合体酶活性测定
可采用外周血白细胞、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肝细胞、羊水细胞及绒毛细胞等进行酶活性测定,方法繁琐,临床上很少开展。
5、基因分析
对导致MUSD的致病基因进行Sanger或二代基因测序,明确分子诊断。
6、三氯化铁及2,4二硝基苯肼(DNPH)试验
非特异性,生后48~72小时的患儿,当血浆亮氨酸浓达到1000mol/L,两种试验皆可为阳性。
检查-影像学检查:
头颅MRI:典型MSUD患儿因亮氨酸毒性作用,可导致弥漫性脑水肿、局灶性小脑深部白质病变、脑萎缩或髓鞘发育异常等。
诊断-诊断原则:
当患者耳内或尿液中有槭糖浆气味时,应怀疑本病。进而通过血浆氨基酸谱分析、尿支链α-酮酸测定、基因分析等辅助检查,多可对本病做出诊断。此外,在诊断时,还应注意与败血症等疾病进行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败血症:新生儿MSUD发病初期在临床上常表现为精神萎靡、拒食、呕吐等非特异性症状,极易误诊为败血症。败血症患儿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有异常、尿液无焦糖味、MS/MS分析有助鉴别。此外,遗传代谢病可继发败血症,需要排除遗传代谢病的可能。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原则为去除诱因,降低血浆亮氨酸毒性作用,纠正急性代谢紊乱,维持血浆支链氨基酸在理想范围内,保证良好的营养供给,维持生长发育的需求。主要的治疗措施为药物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控制感染等诱因,供给足够热量。
治疗-药物治疗:
1、使用高浓度葡萄糖、脂肪乳及以胰岛素等来抑制机体蛋白分解。
2、对于已经发生脑水肿者,可使用呋塞米、甘露醇。
3、所有患者均应进行维生素B1负荷试验,大剂量使用维生素B1,同时低蛋白饮食治疗至少3周,血亮氨酸及缬氨酸水平下降30%以上,临床症状改善,判断为维生素B1有效型,需终身大剂量口服维生素B1进行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胰岛素、呋塞米、甘露醇、维生素B1
治疗-手术治疗:
肝移植:经典型患者的原位肝移植手术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患者需要终身免疫抑制。如果患者已经进展到了神经认知缺陷阶段,则肝移植手术并没有逆转作用。
治疗-其他治疗:
当血浆亮氨酸大于1500μmol/L时,可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以便快速降低血浆亮氨酸浓度。
治疗-治疗周期:
槭糖尿病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槭糖尿病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的预后与患者是否得到及时治疗有重要关系。经典型MSUD的最佳治疗时机是7天以内,约1/3的早期治疗者,其智力评分可达正常;出生14天后才开始治疗者,则预后较差。患儿在生后数周内,可死于代谢紊乱和神经功能障碍;部分存活者,可存在智力低下、痉挛性瘫痪等神经系统后遗症。
预后-危害性:
1、槭糖尿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致病基因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
2、部分病情严重的患儿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可能会发生死亡。
3、槭糖尿病患者需终身按照医院规定的饮食管理进餐,以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预后-治愈性:
经过早期且恰当的治疗,可缓解症状,并控制疾病继续进展。
预后-后遗症:
一些患者虽然存活,但可能存在智力低下、痉挛性瘫痪等神经系统后遗症。
日常-总述:
患者在用药时,应严格遵循医嘱,若发生低血糖等不良反应,需尽快告知医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个人卫生,预防感染的发生。
日常-用药护理:
1、严格遵循医嘱用药,避免擅自停药或随意调整药物用量。
2、应用胰岛素后,应警惕低血糖的发生。
日常-生活管理:
1、营造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定期通风。
2、及时更换衣物和床单,保持床铺的整洁。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4、注意患者的个人卫生,保持皮肤及会阴部清洁,预防感染的发生。
5、注意气候变化,及时添减衣物,避免受寒引发感冒,加重病情。
日常-病情监测:
1、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呼吸、血压、心率等。
2、定期测量血糖,密切关注血糖的控制情况。
3、密切关注患者的尿液及汗液的气味,判断是否具有槭糖气味。
饮食调理:
槭糖尿病患者日常应注意营养的补给,同时避免高糖、高脂及刺激性食物,以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促进疾病的康复。
饮食建议:
1、采取平衡膳食,食物选择应多样化,营养应合理。尽量做到主食粗细搭配;副食荤素搭配;不偏食,不挑食。
2、提倡少食多餐,定时定量进餐。
3、提倡高膳食纤维饮食,可每天在膳食中添加燕麦片、玉米面等粗粮以及海带、魔芋和新鲜蔬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4、多采用清蒸、水煮、凉拌、涮、炖、卤等烹调方式制作食物。
饮食禁忌:
1、禁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2、烹调时仅放少量的植物油,不食用油煎或油炸的食物。
3、少吃肥肉等含油脂高的食物。
4、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如蜜饯、糖果等。
预防措施:
1、提倡优生优育,有家族史的患者需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2、避免近亲结婚。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