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乳腺增生疾病概述: 乳腺增生是乳腺正常发育和退化过程失常导致的一种良性乳腺疾病。临床上最...
养生
疾病名称: 乳腺增生
疾病概述:
乳腺增生是乳腺正常发育和退化过程失常导致的一种良性乳腺疾病。临床上最常见于30~50岁女性,病因尚未明确,以乳腺疼痛为首发症状,可伴有乳腺结节或肿块,少数还有乳头溢液。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乳腺外科
发病部位: 胸部、乳房
常见症状: 乳腺疼痛、乳腺结节或肿块、乳头溢液
主要病因: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
检查项目: 乳腺超声检查、乳腺钼靶检查、乳管镜、乳管造影检查、磁共振、CT、组织病理学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属于良性病变,但常迁延不愈,且易反复发作,极大影响广大女性的身心健康。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见于30~50岁女性。
病因-总述:
本病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年龄、月经紊乱、痛经、不规律饮食等为危险因素,而母乳喂养则为保护因素。
病因-基本病因:
1、雌、孕激素比例失调,导致乳腺实质增生过度和恢复不全。
2、乳腺性激素受体的质和量异常,导致乳腺各部分增生程度不同。
3、催乳素升高,影响乳腺生长、发育和泌乳功能,同时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
病因-危险因素:
任何导致性激素或其受体改变的因素,均可能增加本病的患病风险。
1、年龄;
2、月经紊乱、痛经、妊娠次数、流产次数;
3、哺乳史;
4、避孕药服药史;
5、不规律饮食;
6、社会心理因素包括抑郁、焦虑等状态。
症状-总述:
单侧或双侧乳房胀痛为本病的首发症状,可能程度较轻,还会有乳腺结节或肿块,部分患者可伴有乳头溢液、月经紊乱。
症状-典型症状:
1、乳腺疼痛
临床上常以乳房疼痛为首发症状,周期性疼痛多为生理性,可能与月经周期相关;而非周期性疼痛则多数可能伴有神经源性、药源性以及乳腺外其他疾病等因素的干预,乳腺囊性增生病常为定位明确的非周期性疼痛。
2、乳腺结节或肿块
乳腺结节包括颗粒状结节、条索状结节、局限性或弥漫性腺体增厚等。结节常为多个,可累及双侧乳腺,也可单发,肿块一般较小,形状不一,可随月经周期性变化而增大、缩小,或者变硬、变软。
3、乳头溢液
伴乳头溢液者占3.6%~20%,常为淡黄色、无色或乳白色浆液,血性溢液则较少见。
症状-并发症:
可并发乳腺肿瘤等。
症状-伴随症状:
1、多伴焦虑或抑郁等不佳的心理健康状态。有研究显示,约85.9%的乳腺增生患者存在焦虑,约81.63%的患者存在抑郁。
2、部分患者伴有月经紊乱。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乳腺疼痛、乳头溢液。
2、出现乳腺结节或肿块。
3、伴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出现以上表现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
就医-就诊科室:
乳腺出现疼痛、乳头溢液等症状时,需要去乳腺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最好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乳房有什么不舒服吗?出现症状大概有多久了?
2、症状出现在单侧乳房还是双侧乳房?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是否有进行治疗?具体治疗项目是什么?治疗效果如何?
5、近来您的心情如何?饮食是否规律?
6、您是否有月经紊乱、痛经?
7、您以前是否有怀孕?怀孕过多少次?近来是否有哺乳?
8、您是否有过流产?流产了几次?
9、您近来是否有服避孕药?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
2、我的情况严重吗?
3、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4、如何治疗?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需不需要做手术?
6、如果治好了会复发吗?
7、平时生活中我需要注意什么?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乳腺疼痛、乳腺结节或肿块、乳头溢液等症状,可到医院就诊。医生询问完病史后,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判断有无异常体征。之后可能建议做乳腺超声检查、乳腺钼靶检查、乳管镜、乳管造影检查、磁共振、CT、组织病理学检查等,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观察乳房是否存在肿物和分泌物,检查肿物的大小、颜色、质地、有无压痛,以及乳头分泌物的颜色、性质。
2、检查腋窝和锁骨上窝有无包块、红肿、溃疡、瘘管和瘢痕等,检查是否有淋巴结肿大、压痛等。
检查-病理检查:
为诊断乳腺良恶性疾病的金标准,临床上对于超声检查和(或)钼靶检查可疑为恶性病变者,均需要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包括针吸细胞学检查、空芯针穿刺活检以及开放手术活检),可明确病变性质,指导治疗。
检查-影像学检查:
1、乳腺超声检查
对腺体丰富且年龄<40岁的患者,首选超声检查,超声对致密腺体中的结节、囊、实性肿物的分辨率优于乳腺X线。然而,超声检查缺乏相应的特异性,易与乳腺癌等相关疾病混淆。
2、乳腺钼靶检查
对微钙化的检查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常常作为排除早期癌和微小癌的一种手段。一般在B超检查有问题的情况下,由医生判断是否进行钼靶检查。
3、乳管镜、乳管造影检查
对部分乳头溢液的患者,可进行乳管镜或乳管造影检查,以明确乳头溢液的原因。
4、磁共振、CT检查
有助于乳腺增生的定性及分型。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出现乳腺疼痛、乳腺结节或肿块、乳头溢液等症状以及病史,结合乳腺超声检查、乳腺钼靶检查、乳管镜、乳管造影检查、磁共振、CT、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可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排除乳痛症、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乳痛症
多为周期性疼痛,少数为非周期性疼痛,疼痛呈弥漫性钝痛或局限性刺痛,触动或颠簸时加重,有时向双上肢放射,临床检查乳腺腺体弥漫性增厚(也可无增厚),无明显可触及的肿块或结节,也可有结节感,但影像学检查并无囊肿或结节。
2、乳腺癌
乳腺癌和乳腺增生都会出现乳腺肿块、乳头溢液,但是乳腺癌的肿块多为单侧单发,多为无痛肿物,可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质地较硬,活动度差,生长迅速,具有侵袭性。肿块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无关,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可通过乳腺超声检查、乳腺钼靶检查、乳管镜、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检查结果进行鉴别。
3、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增生都会出现乳腺肿块、乳房疼痛,容易混淆。但是乳腺纤维腺瘤多为无痛性肿物,常为单侧发病,亦有多发者,肿块呈圆形或卵圆形、实质有弹性(如硬橡皮球)、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容易推动,偶尔伴有疼痛,与月经周期无关,超声常可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预防乳腺癌的发生。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充分的个体化治疗及药物干预,必要时进行手术切除。
治疗-一般治疗:
对于伴随轻至中度疼痛的患者,主要是进行心理疏导及改变生活习惯。
治疗-药物治疗:
对于持续存在的严重乳腺疼痛,可使用药物来缓解症状。但由于药物治疗不能有效逆转乳腺增生症的病理学改变,因而不能起到根治作用。常用药物如他莫昔芬,该药的治疗效果较好,但因其对子宫内膜及卵巢有不良影响,不宜长期服用。
治疗-相关药品:
他莫昔芬
治疗-手术治疗:
乳腺肿块切除术:乳腺增生症病变多弥漫,局部手术切除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而该病本身并无手术治疗的指征。乳腺肿块切除术仅适用于可疑病变者,避免其继续发展为乳腺癌。
治疗-其他治疗:
对于超声提示的薄壁囊肿,首选的治疗方式是细针穿刺抽吸。抽吸液呈血性者时应警惕乳腺恶性病变,需要对血性抽吸液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治疗-治疗周期:
乳腺增生的治疗周期一般为1~3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中医治疗:
使用中药逍遥散可以疏肝解郁,缓解症状。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虽属良性病变,但易反复发作。乳腺增生症的病理学表现不同,其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也有所不同。其中,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癌变率为1%~5%,非典型增生患者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加,但约有80%的乳腺增生症终生都不会发展成乳腺癌。
预后-危害性:
1、如果持续存在严重的乳腺疼痛,可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2、本病多伴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患者心理健康。
3、少数可出现癌性病变。
预后-自愈性:
症状较轻者,以心理疏导及改变生活习惯为主,不需要治疗。
预后-治愈性:
经过治疗可缓解症状,预防乳腺癌的发生。
预后-复发性:
常迁延不愈,而且容易反复发作。
日常-总述:
日常需要保护乳房、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生活规律,促进疾病早日康复,同时还需每3~6个月复查。
日常-心理护理:
乳腺增生患者大多存在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不良的心理因素又会加重病情。家属需要耐心的疏导患者,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引导患者配合治疗;患者需要向医生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同时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学会自我放松,舒缓压力。
日常-生活管理:
1、选择合体、舒适的胸罩,穿胸罩的时间尽量不要超过8个小时。
2、晚上睡觉前,用热毛巾敷在乳房上3~5分钟。然后把双手搓热后,再对乳房周围进行按摩。
3、保持作息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导致内分泌失调。
4、保持和谐的性生活,做好避孕措施。
5、多运动,防止肥胖,提高身体免疫力。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需要每3~6个月进行一次复查。
饮食调理:
均衡营养,培养规律、健康的饮食习惯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多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新鲜水果等。
2、多吃含碘食物,如紫菜、海带等。
3、尽量吃脂肪含量低的食物,如瘦肉、酸奶等。
4、主食可选择全谷物或谷薯类主食。
5、保持饮食均衡,三餐要合理,尽量不要不吃早餐。
饮食禁忌:
1、避免高脂、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韭菜、花椒、油炸食品、动物脂肪、甜食等。
2、忌食咖啡、可可、巧克力等食品。
3、尽量不要饮酒。
预防措施:
乳腺增生的病因尚未明确,暂无有效的预防措施,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对于该病的预防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以下方法可减少患病的风险:
1、乳腺增生对人体的危害莫过于对心理的损害,患者因缺乏对此病的正确认识,易产生过度紧张、忧虑、悲伤等情绪,不良的心理因素会造成神经衰弱,从而加重内分泌失调,促使增生的加重,故应解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刺激。对心理承受差的人更应注意少生气,保持情绪稳定,活泼开朗的心情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2、改变饮食,防止肥胖,少吃油炸食品、动物脂肪、甜食等,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如蘑菇、黑黄豆、黑芝麻、黑木耳、核桃等。
3、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保持性生活和谐,有助于内分泌的调节,从而减轻乳房胀痛。
4、多运动,防止肥胖,提高免疫力。
5、禁止滥用避孕药及含雌激素的美容用品、不吃用雌激素喂养的鸡、牛等。
6、避免人流,产妇要多喂奶。
7、做好自我检查和定期复查。不同年龄段的女性都应坚持乳房自查,一般于每月的月经干净后进行;3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到乳腺专科进行1次体检,40岁以上的女性每半年请专科医生体检1次,以便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