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手掌发红疾病概述: 健康人的手掌为自然的淡红色、粉红色,看上去红润而有光泽,如果用力挤压...
养生
疾病名称: 手掌发红
疾病概述:
健康人的手掌为自然的淡红色、粉红色,看上去红润而有光泽,如果用力挤压,虽有褪色但很快就会恢复原貌,表明体内气血运行良好,皮下血管内血液正常充盈。而人们所关心的“异常”的手掌发红,主要是指手掌颜色过红,该类情况可由于某些病理性因素(如皮肤病、系统性疾病、少数为遗传性疾病)所引起,亦可见于某些生理现象。患者的手掌发红的具体表现可根据病因不同而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包括手掌偶尔过度发红、手掌持续过度发红、手掌呈鲜红色、手掌呈紫红色、手掌大小鱼际发红等。因此,如果手掌部较长时间出现过度发红,应及时到院就诊,明确具体的病理性因素并进行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部分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手部
常见症状: 手掌过度发红
主要病因: 主要由于各种生理性或病理性因素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免疫筛查、真菌检测、肿瘤标记物检测、超声、CT、MRI
重要提醒: 对于手掌较长时间出现过度发红者,应警惕系统性疾病可能,需及时到院就诊,明确病因后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临床分类:
手掌发红根据病因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手掌发红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暂无确切的流行病学统计。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妊娠期女性及更年期等健康人群,以及患有某些皮肤病、系统性疾病者。
病因-总述:
手掌发红主要由于各种生理性或病理性因素所致。当患者的手掌发红是由于某些病理性因素所引起时,临床上称为掌红斑。
病因-基本病因:
1、生理性因素
(1)长期体力劳动: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人群,通常双手强壮、厚实,手掌是充血潮红的,为正常生理现象。
(2)饮食:如果经常进食高热量食物、温性食物以及过多食用补品等,就可能导致手掌偶尔出现过度发红。
(3)妊娠:部分女性在妊娠期间也会出现手掌发红现象,通常认为是与妊娠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从而刺激动脉所致。
(4)更年期:某些处于更年期的中年人也可能出现手掌发红的现象,但并无器质性疾病,为正常的生理现象。
2、病理性因素
(1)皮肤病:手掌发红是某些皮肤病的常见症状,以湿疹、银屑病、手癣、毛发红糠疹多见。
(2)系统性疾病:包括肝炎、肝硬化、肝脏肿瘤、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红细胞增多症、宿主抗移植物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值得指出的是,由于肝炎、肝硬化、肝脏肿瘤等肝脏疾病引起的手掌发红症状临床被称为肝掌,是导致手掌发红最常见的病理性因素。
(3)药物:某些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者,如长时间服用扩血管及抗凝药物,也有可能出现手掌发红现象。
(4)家族遗传:少数患者可在出生或婴幼儿时期,即出现对称性持久不变的掌、跖红斑,临床将本病称为遗传性掌红斑或红掌综合征等,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症状-总述:
患者手掌发红的具体表现(包括颜色、范围、持续时间等)可根据病因不同而有所不同。由于引起本病的病因较多,在此主要介绍几种常见或典型的临床表现。
症状-典型症状:
1、手掌偶尔发红
多见于经常进食高热量食物以及过多食用补品者,手掌发红常在调整饮食习惯后恢复正常。
2、手掌呈鲜红色
如果患者大小鱼际及中指呈鲜红色,常提示高血压伴有心律失常可能;若除手掌呈鲜红色,还有手掌肥厚多肉,则提示高血脂可能。
3、手掌呈紫红色
手掌先呈现过度发红,之后逐渐变成暗紫色,常提示心脏疾患,如冠心病,并且病情正在逐渐加重,需提高警惕,及时到院就诊。另外,如果手掌的局部出现紫红色,很可能表示该部位有严重的炎症,需警惕败血症的发生。
4、大小鱼际发红
主要见于肝掌,其特点是患者手掌的大小鱼际呈玫瑰红色,以小鱼际最为明显,可蔓延至全掌及指端背侧,时间久了会逐渐变成紫褐色,常合并蜘蛛痣。
5、手掌呈樱桃红色
通常表现为指腹部及大小鱼际呈樱桃红色,常提示糖代谢异常及糖尿病可能。
6、手掌柔软红润
若手掌如缎子样柔软红润,表明容易患风湿热或痛风。
症状-并发症:
病理性的手掌发红可根据病因不同出现相应的并发症。
就医-门诊指征:
1、手掌较长时间出现过度发红,局部斑点、斑片。
2、伴有其他的皮肤损害。
3、伴有全身不适、食欲减退、头晕、乏力、腹胀、腹泻等。
4、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情况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应先前往皮肤科就诊,如为系统性疾病引起时,医生会将患者转至相应科室继续治疗。
就医-就医准备:
1、就诊时可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便于检查的衣物、鞋袜。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及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出现手掌发红多久了?近期有哪些变化吗?
2、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3、您是否患有肝脏、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
4、您有在服用哪些药物治疗吗?
5、之前都做过什么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6、您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呢?是否长期从事体力劳动?
7、您吸烟吗?吸多久了?平均每天吸多少?
8、您喝酒吗?喝多久了?平均每天喝多少?
9、您有没有过敏的食物或药物?
10、您家里有人有类似的情况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手掌会过度发红?
2、我这是正常现象还是疾病引起的呢?
3、我还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的病情严重吗?能治好吗?
5、需要如何治疗呢?是吃药吗?
6、治疗的风险大吗?药物有哪些副作用?
7、这种病会复发吗?
8、需要做手术吗?
9、这个病会遗传吗?
10、平时需要注意什么?
11、需要复查吗?多久复查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通常首先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整体状态和手部情况,然后再根据体格检查结果,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免疫筛查、真菌检测、肿瘤标记物检测、超声、CT、MRI等检查,从而作出诊断及鉴别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医生通过视诊和触诊,可以判断患者手掌的颜色、范围,了解有无局部压痛、破溃、水肿、皮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体征,协助诊断。
2、医生通过听诊和叩诊,可以判断患者有无心脏杂音、呼吸音异常、啰音、肾区叩痛、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心肺腹受累征象,有助于评估病情。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医生通过分析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等指标,初步判断患者有无感染、贫血、出血、过敏等。
2、血生化
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血肌酐、尿素氮、血糖、白蛋白、血清钠、钾、氯等,可用于评估患者的肝肾功能、电解质水平及代谢状态,是最为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
3、免疫筛查
包括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抗ENA抗体等,适用于怀疑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者。
4、真菌检查
对于怀疑有手癣的患者,需要做真菌检查,排除有真菌感染的可能。
5、肿瘤标记物检测
怀疑肝脏肿瘤引起时,会进行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A199等肿瘤标记物检测,辅助诊断。
检查-影像学检查: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必要时借助超声、CT、MRI等影像学手段,协助诊治。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者的家族史、生活史、既往患病史,以及手掌出现过度发红的典型临床表现,如考虑为病理因素所致者,再结合血常规、血生化、免疫筛查、真菌检测、肿瘤标记物检测、超声、CT等各项辅助检查结果,多可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手掌发红的治疗原则是,首先应明确病因,对于生理性因素引起及遗传性掌红斑者,一般无需治疗;对于病理性因素引起者则应针对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治疗-一般治疗:
生理性因素引起的手掌发红以及遗传性掌红斑,并无临床意义,一般无需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抗病毒药物
对于肝炎病毒所致的肝硬化,应给予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
2、保肝药物
对于肝脏疾病引起肝功能受损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具有抗炎、降酶、抗氧化、解毒、利胆和肝细胞膜修复保护作用的保肝药物,如复方甘草酸苷、水飞蓟素、还原型谷胱甘肽、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多烯磷脂酰胆碱等。
3、降压药物
对于高血压引起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个体化的降压方案,以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常用的降压药物有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卡托普利、贝那普利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如氯沙坦、缬沙坦等)、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等)。
4、抗真菌药物
对于手癣引起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首先选择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必要时可口服抗真菌药物。常用药物有克霉唑、咪康唑、酮康唑、特比萘芬等。
5、降糖药物
对于糖尿病引起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糖尿病类型、血糖高低、肝肾功能、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选用相应的降糖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磺脲类(如格列本脲)、格列奈类(如瑞格列奈)、双胍类(如二甲双胍)、格列酮类(如罗格列酮)、胰岛素等。
6、抗风湿药物
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者,医生会根据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诊疗指南,进行常规的抗类风湿全身用药。常用的药物有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美洛昔康、泼尼松、地塞米松、英夫利昔单抗、托珠单抗等。
治疗-相关药品:
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复方甘草酸苷、水飞蓟素、还原型谷胱甘肽、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多烯磷脂酰胆碱、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卡托普利、贝那普利、氯沙坦、缬沙坦、氢氯噻嗪、克霉唑、咪康唑、酮康唑、特比萘芬、格列本脲、瑞格列奈、二甲双胍、罗格列酮、胰岛素、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美洛昔康、泼尼松、地塞米松、英夫利昔单抗、托珠单抗
治疗-手术治疗:
对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引起者,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手掌发红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手掌发红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病因、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效果等。通常来讲,妊娠期手掌发红,一般在妊娠结束后即可消退;饮食及药物引起者,也可在调整饮食及用药方案后,逐渐恢复正常;而病理性掌红斑患者如治疗有效,手掌发红可随着原发疾病的好转而有所恢复。
预后-危害性:
手掌持续过度发红可能是某些皮肤病或系统性疾病表现,也可作为独立疾病出现,需提高警惕。
预后-自愈性:
某些生理性手掌发红可随着相关因素的解除或纠正而恢复正常。
预后-治愈性:
部分病理性掌红斑患者可随着原发病的缓解而有所恢复。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保持居室整洁,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2、患者要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多卧床休息,避免劳累。
3、病情平稳者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能够增强体质,帮助控制体重。
4、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物。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到院复诊,以评估治疗效果,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宜清淡、有营养饮食。
2、糖尿病患者应少食多餐,规律饮食。
3、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及蔬菜。
4、高血压患者应限制每日食盐的摄入量。
5、肝硬化患者宜采取高蛋白、低脂肪饮食,可以多吃一些豆制品、鸡蛋、牛奶、鱼、鸡肉、瘦猪肉等高蛋白食物。
6、宜采取蒸、煮、炖、烩等烹调方式,促进营养吸收。
饮食禁忌:
1、忌辛辣刺激性饮食。
2、戒烟限酒。
3、忌暴饮暴食。
预防措施:
生理性手掌发红为正常的生理现象,无需采取预防措施。遗传性掌红斑为遗传性疾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其他病理性因素引起的手掌发红可针对发病原因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积极治疗肝脏、免疫系统、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发疾病。
2、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3、保持健康体重,防止肥胖。
4、戒烟限酒。
5、均衡营养,规律饮食,避免高热量饮食,少吃各类温补食品、保健品。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