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手足综合征疾病英文名称: hand-foot syndrome,HFS疾病别名: 掌跖感...
养生
疾病名称: 手足综合征
疾病英文名称: hand-foot syndrome,HFS
疾病别名: 掌跖感觉丧失性红斑、化疗导致的四肢末端红斑
疾病概述:
手足综合征(hand-foot syndrome,HFS)是指肿瘤患者接受化疗药物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引起的手/足皮肤和神经损害。常见症状包括手/足皮肤瘙痒、末端疼痛、皮肤红斑、麻木等。本病主要是由肿瘤患者接受化疗药物和分子靶向药物而引起,其中以卡培他滨最为严重,随着卡培他滨使用范围的扩大,手足综合征患者越来越多,该病可影响肿瘤药物的治疗效果并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病主要通过药物来进行治疗,患者一般预后较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一般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皮肤科、肿瘤科
发病部位: 手部、足部
常见症状: 手/足皮肤瘙痒、末端疼痛、皮肤红斑、麻木、感觉异常、水疱、脱屑、脱皮
主要病因: 肿瘤患者接受化疗药物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引起,如卡培他滨、脂质体多柔比星、氟尿嘧啶、多西紫杉醇、长春瑞滨等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
重要提醒: 随着卡培他滨使用范围的扩大,手足综合征患者越来越多,严重的手足综合征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不会危及生命,因此手足综合征的治疗和预防需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切不可自行处理。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卡培他滨相关性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在48%~62%。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接受多种化疗药物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肿瘤患者。
病因-总述:
手足综合征是由于肿瘤患者使用化疗和分子靶向药物而引起的,常见的致病药物包括卡培他滨、脂质体多柔比星、氟尿嘧啶、多西紫杉醇、阿帕替尼、索拉菲尼、舒尼替尼等,其中,以卡培他滨引起的尤为严重。
症状-总述:
手足综合征的首发症状为手掌和足底皮肤瘙痒,其中,手部比足部更易受累。之后随着损害加重,患者可出现手/足末端疼痛、皮肤红斑、麻木、感觉异常、水疱、脱屑、脱皮等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皮肤瘙痒
手掌和足底皮肤瘙痒是本病的首发症状。
2、手指(足趾)末端疼痛
一般会在皮肤瘙痒之后出现。
3、其他典型症状
随着损害进一步加重,患者可出现手/足皮肤红斑、麻木、感觉异常、水疱、脱屑、脱皮。少数患者可出现切指样皮肤破损,病情较重时可出现溃疡。
症状-并发症:
手足综合征有可能引起皮肤溃烂,继发感染。
就医-门诊指征:
1、手掌和足底皮肤瘙痒。
2、手/足末端疼痛、皮肤红斑、感觉异常。
3、手/足出现水疱、脱屑、脱皮。
患者在服用抗肿瘤药物后,出现以上情况需及时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1、肿瘤科
本病属于肿瘤科的诊疗范围,可去肿瘤科就诊。
2、皮肤科
手足综合征患者也可前往皮肤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就诊时可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便于检查的衣物、鞋袜。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6、您之前做过哪些检查呢?
7、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8、您是否在服用某些药物呢?具体是哪些药物呢?
9、您是否有癌症病史?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需要如何治疗?
4、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5、治疗的风险大吗?
6、治疗费用大概多少?医保可以报销吗?
7、这种病会复发吗?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复查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手/足皮肤瘙痒、末端疼痛、皮肤红斑、麻木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医生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结合体格检查结果即可确诊。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视诊可以见到患者手部和足部出现红斑、破损、脱屑、脱皮,触诊可以发现手足神经感觉异常,可以协助诊断。
检查-病理检查:
皮肤病理检查对于皮肤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在很多皮肤病中,病理活检可以观察到特征性的病理改变,可以很好的帮助医生鉴别肉眼无法区分的病变。皮肤病理检查属于有创检查,包括损伤较小的环钻取材法和损伤稍大的切除法。医生经过对皮肤组织一系列的处理制作成切片标本,可以在显微镜下对组织细胞结构改变进行准确的观察和分析,是很多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不是所有的皮肤病都可以通过病理检查确诊,因此是否采用该检查需要由皮肤科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综合考虑。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者出现手掌和足底皮肤瘙痒、手指(足趾)末端疼痛、手/足皮肤红斑、麻木、感觉异常、水疱、脱屑、脱皮等症状,结合患者肿瘤化疗用药史及体格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
诊断-诊断依据:
手足综合征根据严重程度分为1级、2级和3级,该分级标准是由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制定。
1、手足综合征1级
是指出现以下任一症状:手/足麻木、感觉异常、无痛性肿胀或红斑,但不影响日常活动。
2、手足综合征2级
是指手/足肿胀和疼痛性红斑,轻度影响日常生活。
3、手足综合征3级
是指手/足出现溃疡、水疱、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
治疗-治疗原则:
手足综合征的治疗目的是确保肿瘤治疗效果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手足综合征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以给予局部涂抹乳霜等一般治疗,或给予维生素、激素、止痛剂等药物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1、手足局部涂抹含绵羊油的乳霜可减轻症状。
2、出现水疱和脱皮时,需找医护人员处理,切不可自行用手撕。
治疗-药物治疗:
1、口服维生素
目前相关研究显示,口服维生素B6和维生素E可以改善症状,预防手足综合征的发生,具体效果仍在进一步研究中。
2、糖皮质激素
病情严重者可以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局部治疗,也可口服或全身用药,如氢化可的松、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3、止痛剂
疼痛明显者,可以口服塞来昔布等止痛剂。
4、抗感染药物
继发感染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维生素B6、维生素E、氢化可的松、泼尼松、地塞米松、塞来昔布
治疗-其他治疗:
手足综合征还可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的分级标准,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1、1级手足综合征患者,可在采取防护措施的同时,继续使用原药物剂量治疗肿瘤。
2、2~3级手足综合征患者,需考虑调整肿瘤药物的治疗剂量或延长用药间隔,必要时选择停药。
治疗-治疗周期:
手足综合征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手足综合征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手足综合征经过积极的防治措施,症状一般可以缓解,有助于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预后-危害性:
1、手足综合征患者会出现手足部疼痛、感觉异常、水疱、溃烂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2、手足综合征还会影响肿瘤化疗药物的治疗效果,导致肿瘤药物减量或停药,甚至是永久性停用某种抗肿瘤药物。
预后-自愈性:
手足综合征一般无法自愈,需及时就医。
预后-治愈性:
经合理诊治,本病大多可好转。
日常-总述: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措施可以帮助患者预防手足综合征的发生。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手部足部皮肤干燥。
2、尽量穿宽松的衣服。
3、戴手套注意保暖。
4、不要搔抓和自行撕去脱屑,可以使用消毒后的剪刀剪去掀起的部分。
饮食调理:
饮食对手足综合征一般没有特异的影响,尽量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饮食建议:
1、肿瘤患者建议少量多餐,可以将每天的食物分成5~6份来进食。
2、细嚼慢咽,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食物的软硬程度和种类。
3、化疗期间宜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类等。
4、可以补充一些高蛋白质、高热量的食物,如鸡蛋、牛肉、豆制品、香蕉等。
饮食禁忌:
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酒、浓茶、咖啡、葱、大蒜等。
预防措施:
1、避免穿过紧的鞋子。
2、避免反复揉搓手足。
3、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4、减少手足接触热水的次数,如热水洗碗、洗热水澡。
5、使用减震鞋垫,坐着或躺着的时候可以将手和脚放在较高的位置。
6、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B6预防手足综合征。
7、避免手足部位在阳光下暴晒。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