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特纳综合征疾病英文名称: Turner syndrome,TS疾病别名: 先天性卵巢发育...
养生
疾病名称: 特纳综合征
疾病英文名称: Turner syndrome,TS
疾病别名: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Turner综合征、性腺发育障碍症、45,X综合征、先天性性腺发育不全症
疾病概述:
特纳综合征(Turner syndrome,TS),又称为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Turner综合征、性腺发育障碍症等,是一种女性表型的先天性染色体异常疾病,患者因其中一条X染色体完整,另一条染色体完全或部分缺失,临床表型多种多样。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典型表现为身材矮小、青春期第二性征不发育、新生儿淋巴性水肿和多种躯体畸形,病情较轻者仅表现为最终身高略矮、卵巢早衰等。由于本病可累及多器官多系统,故早期开展多学科诊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一般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骨科、耳鼻喉科、小儿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皮肤科、泌尿外科、精神心理科、生殖医学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身材矮小、青春期第二性征不发育、新生儿淋巴性水肿、多种躯体畸形
主要病因: 由于X染色体部分或完全缺失以及结构异常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生化、性激素测定、甲状腺功能检查、染色体核型分析、超声、CT、MRI、骨骼X线检查、遗传学检查、骨密度测定
重要提醒: 患者一旦确诊后,应由多学科医生进行终生的监测及管理,以提高生活质量。
临床分类:
特纳综合征根据核型分析通常分为X单体型、嵌合体型和X染色体结构异常三类。
1、X单体型:最为常见,约占本病的50%,染色体核型为45,X。
2、嵌合体型:次之,约占本病的20%~30%,以45,X/46,XX为主,其他类型包括45,X/46,XX、45,X/46,XY、45,X/47,XXX、45,X/46,XX/47,XXX等。
3、X染色体结构异常:约占本病的20%,包括X染色体长臂或短臂缺失,X长臂或短臂等臂、环状X染色体等。
4、其他:少数(5%)患者存在Y染色体物质或Y染色体片段。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特纳综合征是目前最常见的性染色体异常疾病,其发病率在活产女婴中约为1/4000~1/2500。
病因-总述:
特纳综合征是由于患者X染色体部分或完全缺失以及结构异常所致。正常的女性具有2条完整的X染色体,但特纳综合征患者由于某些原因,致使其中一条X染色体缺失或结构异常。由于X染色体具有调控性腺发育和身高生长的基因,所以患者因X染色体缺失或结构异常而导致单倍剂量不足,从而出现身材矮小、性腺发育不全等典型表现。目前,关于导致患者性染色体畸变的原因尚未明确,可能与电离辐射、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孕期病毒感染、母亲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有关。
症状-总述:
特纳综合征患者由于临床表型较大,故不同患者的症状差异较大。通常来讲,典型患者常因身材矮小、青春期第二性征不发育而就诊。
症状-典型症状:
1、身材矮小
几乎所有患者均会出现身材矮小,患者在胎儿时期即可出现轻度生长受限,儿童期身高生长缓慢,常低于正常同龄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成年后如果未经治疗,身高较正常女性矮20cm左右,一般身高不会超过150cm,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2、青春期第二性征不发育
大多数患者会出现原发性性腺发育不良,从而导致青春期延迟,表现为青春期第二性征不发育,即到达青春期后无乳房及其他第二性征的出现,外生殖器呈幼稚型,部分患者18岁时仍无月经初潮。
3、新生儿淋巴性水肿
患者在新生儿期由于淋巴管发育异常,可导致新生儿手足浮肿,出生后逐渐缓解。患者的头面部异常,包括上睑下垂、颈蹼等,均与新生儿淋巴性水肿有关。
4、躯体畸形
患者常具有特殊的躯体特征,包括颈蹼、盾状胸、肘外翻、皮肤黑痣、内眦赘皮、上睑下垂、下颌小,部分患者有第4掌骨短、指趾弯曲、股骨和胫骨外生骨疣及指骨发育不良等。
5、智力及精神认知功能
大多数患者的智力正常,少数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部分患者可伴有特殊类型的学习障碍,比如理解力差、记忆力差、计算能力低等,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视觉和空间定位缺陷、自卑、焦虑、社会适应能力差等特异性神经心理缺陷。
症状-病情发展:
特纳综合征随年龄增长,其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会逐渐增加。
症状-并发症:
1、运动系统
包括脊柱侧弯、脊柱后凸、骨质疏松、骨折风险增加等。
2、内分泌系统
包括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等。
3、免疫系统
以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和甲状腺功能减退最为多见。
4、循环系统
包括高血压,以及主动脉缩窄、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左心发育不全等先天性心脏畸形。
5、消化系统
包括乳糜泻、肝酶水平升高等。
6、泌尿系统
包括马蹄肾、肾旋转不良、单侧盆腔游离肾等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并且会增加尿路感染、肾积水的发生率。
7、生殖系统
含有Y染色体或携带Y染色体片段者,容易并发性腺恶性肿瘤,比如性腺母细胞瘤、无性细胞瘤、卵黄囊瘤等。
8、其他
包括皮肤黑痣、皮肤黑色素瘤、听力障碍、视力损害等。
就医-门诊指征:
1、儿童生长发育缓慢。
2、身材矮小。
3、青春期无乳房等第二性征发育,无月经来潮。
4、长期不孕。
5、伴躯体畸形。
6、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若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到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1、小儿科
儿童患者应前往小儿科就诊。
2、内分泌科
成人患者可前往内分泌科或妇科内分泌就诊。
3、生殖医学科
为保留生育能力以及接受辅助生殖技术者,应前往生殖医学科。
4、其他
对于并发症的防治,可根据情况前往骨科、精神心理科、皮肤科、耳鼻喉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内科等科室。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进行妇科检查,着易于穿脱的衣物,如长度适中的裙子等。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什么时候察觉到异常的?症状出现的时间?
2、患儿平时生长发育情况如何?
3、是否已经有月经初潮,是否有其他青春期的迹象?
4、患者平时营养情况如何?
5、是否存在智力方面问题?学习是否有困难?在互动或社交场合中表现如何?
6、是否存在其它先天畸形?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或我孩子的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我或我孩子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或我孩子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4、我或我孩子需要如何治疗呢?是吃药吗?
5、我或我孩子治疗的风险大吗?
6、我或我孩子的病会复发吗?
7、如果住院的话,需要住院治疗多久?
8、我或我孩子需要做手术吗?
9、这个病会遗传吗?
10、会影响生育能力吗?
11、平时需要注意什么?
12、需要复查吗?多久复查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身材矮小、青春期第二性征不发育、躯体畸形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医生在询问病史后,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以及血生化、性激素测定、甲状腺功能检查、染色体核型分析、超声、CT、MRI、骨骼X线检查、遗传学检查、骨密度测定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包括测量血压、视力、听力、身高、体重指数及乳腺、外生殖器Tanner分期等,评估有无相关的发育异常或先天畸形。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生化
包括肝肾功能、血脂、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评估患者有无代谢异常。
2、性激素测定
包括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黄体酮、睾酮,患者由于卵巢发育不全,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明显降低,并且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负反馈抑制减弱,可出现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明显升高,可帮助诊断。同时,患者在青春期前进行性激素监测,可评估有无自发性性发育可能。
3、甲状腺功能检查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以桥本甲状腺炎多见,诊断后需检测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自身抗体,以确定有无甲状腺功能低下及是否存在甲状腺自身抗体,指导治疗。
4、染色体核型分析
所有怀疑本病的患者,均应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以明确诊断。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以直接确定患者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核型,为诊断本病的金标准。
检查-其他检查:
1、遗传学检查
对于产前怀疑本病者,可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明确诊断。
2、骨密度测定
骨量减少在特纳综合征患者中常见,与雌激素缺乏等因素有关,骨折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同龄人。大于18岁的患者需行骨密度测定。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超声
(1)孕期超声
在孕早期,超声即可显示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增加,具有提示意义,如果超声发现明显的囊性水瘤,则特纳综合征的可能性更大,起到产前辅助诊断作用。
(2)泌尿生殖系超声
由于患者常存在泌尿生殖系异常,故应常规进行泌尿生殖系超声,明确有无马蹄肾、肾旋转不良、始基子宫等,指导后续治疗。
(3)肝脏超声
对于肝功能异常者,应定期进行肝脏超声,明确有无肝纤维化、脂肪肝。
(4)超声心动图
常规使用超声心动图,筛查患者是否存在主动脉缩窄、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病变等先天性心脏畸形。
2、CT、MRI
对于不适于超声检查或超声未能明确时,可进一步行相应部位的CT、MRI检查,以明确诊断。
3、骨骼X线检查
可显示骨骼成熟延缓,骨龄落后于实际年龄,辅助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凡是女孩在儿童期生长缓慢,青春期无月经来潮,尤其是存在多种先天性躯体和内脏畸形者,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并及时进行性激素测定和染色体核型分析以明确诊断。此外,在诊断过程中,应注意除外垂体性侏儒症、呆小症、体质性青春期延迟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垂体性侏儒症
是指因为下丘脑-垂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生长轴功能障碍所导致的生长缓慢、身材矮小。与Turner综合征的区别在于,该病患者一般躯体体型匀称无畸形,且无内脏先天性畸形。患者可为单一性生长激素缺乏,也可伴其他腺垂体激素的缺乏。垂体性腺轴功能评价和染色体核型分析有助于鉴别。
2、呆小症
是母体妊娠期间患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者胎儿甲状腺发育和激素合成障碍,导致胎儿神经系统发育障碍而引起的疾病。患儿除身材矮小外,常伴甲状腺功能减退表现及智力低下。患儿体格、智力发育迟缓、表情呆钝,发音低哑、颜面苍白、眶周水肿、眼距增宽、鼻梁扁塌、唇厚流涎、四肢粗短、出牙、换牙延迟、行走晚且呈鸭步、性器官发育延迟。甲状腺功能、性腺功能检查和染色体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3、体质性青春期延迟
是指到达正常青春期发育年龄仍然无性发育的现象。该病往往有家族遗传倾向,其母亲和姐姐初潮年龄常常偏大。该病患者的生长发育较同龄儿童延迟,智力正常,无内分泌系统或慢性疾病依据;并且一旦出现青春期启动,骨骼生长迅速,性成熟良好,最终身高可达正常人标准。该病患者青春期时检查生长激素分泌正常、性腺功能评价显示为促性腺激素和性腺激素水平仍呈青春期前水平。
治疗-治疗原则:
由于本病可导致患者多系统多器官受累,故应由多学科共同参与本病的评估和治疗,以提高患者成人身高,诱导性发育及维持第二性征,提高骨密度,防治各种并发症。患者通过早期规范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对症治疗:
1、防治骨质疏松
患者应从9~11岁定期复查25-羟维生素D,25-羟维生素D降低时,可给予维生素D制剂口服,确诊骨质疏松后,应按照骨质疏松进行治疗。
2、防治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发现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应给予左甲状腺素进行补充治疗。
3、防治高血压
确诊高血压后,应给予用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等降压药进行治疗。
4、防治代谢性疾病
肥胖可增加多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因此患者应积极进行体重管理,包括饮食调整、运动干预,将体重控制在BMI25以下。
5、防治泌尿系统疾病
患者由于泌尿系畸形,容易并发泌尿系感染,故应根据情况给予抗感染治疗,对于预防永久性肾瘢痕及其后遗症至关重要。
6、防治听力障碍
特纳综合征患者确诊后,应进行终生的听力检测,发现听力障碍时,应根据情况给予对症处理或手术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促生长药物治疗
(1)重组人生长激素
大量研究证实了,生长激素对于改善患者终身高的价值。故我国指南建议,患者从4~6岁开始进行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通常可以使患者的身高提高5~10cm,具体取决于治疗开始时的身高、遗传身高、治疗时的年龄、疗程以及剂量等多种因素。医生会根据患者生长反应等,调整用药剂量。一般当达到满意身高、骨龄>13岁或年生长速率<2cm/年时,可以终止生长激素治疗。
(2)蛋白同化类固醇制剂
对于开始治疗时年龄稍大(>10岁),或单用生长激素效果不佳时,可联合蛋白同化类固醇制剂进行治疗。蛋白同化类固醇制剂与生长激素具有协同作用,可增强治疗效果。常用的药物有司坦唑醇、氧雄龙。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此类药物用量过大、使用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男性化倾向和乳腺发育延迟。
2、性激素替代治疗
患者采取性激素替代治疗,可以模拟生理情况下的青春期发育,促进乳房发育,使患者第二性征发育至接近正常人水平,并能够增加骨密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目前推荐,从骨龄11~12岁开始进行性激素替代治疗,一般起始使用小剂量雌激素,这是因为小剂量雌激素可刺激生长发育,大剂量则抑制生长,之后在治疗的2~3年内逐渐加量,当出现突破性出血后,可序贯加用孕激素,模拟正常的生理周期。常用的雌激素为戊酸雌二醇,常用的孕激素为地屈孕酮、微粒化黄体酮。
治疗-相关药品:
重组人生长激素、司坦唑醇、氧雄龙、戊酸雌二醇、地屈孕酮、微粒化黄体酮
治疗-手术治疗:
1、预防性性腺切除术
对于含有Y染色体或携带Y染色体片段的患者,应进行预防性性腺切除术,以防止性腺恶性肿瘤的发生。
2、躯体畸形矫治术
对于患者出现的心血管畸形、泌尿系统畸形、骨骼畸形等,应进行充分评估,必要时进行畸形矫治手术。例如,马蹄肾合并肾积水,可采取肾盂成形术;主动脉缩窄者,应根据情况,采取缩窄段切除人工血管吻合术、主动脉分流术等手术治疗;脊柱侧弯者,如果症状较重,可采取脊椎融合术、椎体单侧融合截骨术等手术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辅助生殖与受孕:
绝大多数的特纳综合征患者没有生育能力,自然受孕率小于5%。因此,所有患者应进行个体化生育保护策略。目前,赠卵辅助生殖技术仍是患者获得生育机会的主要方法。另外,卵巢组织冻存移植技术作为一项新技术,可以为患者保留生育能力并保护卵巢功能,目前已获得国内外指南推荐。
治疗-治疗周期:
特纳综合征一般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治疗,具体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中医治疗:
在明确诊断后,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症状与舌脉,辨证论治,治疗以补肾养肝益脾为主。
1、肾气虚
原发闭经,形体不丰,形同幼女,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舌淡黯,苔白,脉沉细。治法:补肾填精,益癸调经。方药:归肾丸。
2、肝肾阴虚
原发闭经,形体消瘦,面色潮红,手足心热,烦躁失眠,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养肝肾,益癸调经。方药:左归丸。
3、脾肾阳虚
原发闭经,形寒肢冷,面色苍白,神疲纳差,腰膝冷痛,大便溏薄,舌淡胖,有齿印,苔白,脉沉迟。治法:温补肾脾,益癸调经。方药:滋肾育胎丸、补肾固冲丸。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尚无法彻底治愈,如果患者不进行治疗,可导致多系统多器官受累,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经过早期的诊断,及时、合理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预后-危害性:
1、本病可导致患者出现身材矮小、性腺发育不全,并伴有多种躯体畸形,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2、患者可从儿童期出现一系列心理认知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学习、生活、工作,降低其社会适应能力。
3、绝大多数患者均无自然生育能力,如果不进行治疗,则会失去生育机会。
4、本病可造成多器官多系统受累,容易并发运动、内分泌、心血管、消化、泌尿生殖等多系统疾病,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预后-自愈性:
本病无法自愈,需积极治疗。
预后-治愈性:
本病尚无法治愈,需通过多学科共同参与,积极进行监测和治疗,以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日常-总述:
本病患者目前无法治愈,可能需要终身接受特殊治疗,日常需要持续监测病情变化。
日常-心理护理:
身材矮小和第二性征发育不良可导致患者出现自卑心理,其社交孤立、焦虑情绪风险增加。家属应多与患者沟通,多陪伴与安慰患者,解开患者的心结。
日常-生活管理:
1、适当进行运动,增强体质,保持身心健康。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3、戒烟,并避免吸入二手烟。
日常-病情监测:
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累及多系统、多器官,某些症状的出现如主动脉扩张、高血压、糖尿病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且患者在不同年龄段面临不同的问题,如婴儿、儿童期生长落后,青春期性发育不良,成人期不孕不育等。因此,对患者的临床监测随访贯穿诊治的整个过程。
1、确诊时监测项目
心脏超声、肾脏超声、甲状腺功能、血糖和(或)胰岛素、常规听力筛查、眼科检查、齿科和(或)正畸科评估有无先天性心血管、肾脏、甲状腺功能、糖代谢异常、乳糜泻、听力、视力问题等。
2、12~18月龄监测项目
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
3、2~3岁开始监测项目
进行乳糜泻筛查。儿童期每2~5年通过检测转谷氨酰胺酶抗体筛查乳糜泻。
4、9~11岁时监测项目
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筛查维生素D缺乏症,之后每2~3年检查一次。
5、10岁开始监测项目
每年监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
6、常规监测项目
每年1次,包括血压、心脏、甲状腺大小和功能、乳腺发育、脊柱异常、肥胖、听力评估等。
7、其他
(1)年长的患者还应注意筛查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
(2)有肾脏集合管系统异常者,尿路感染的筛查应更频繁。
(3)如果诊断时没有二叶主动脉瓣或其他明显心血管异常,应每5年做心脏超声或磁共振成像监测。
(4)有明显心血管缺陷的患者,需心血管专家持续进行个体化监测。
饮食调理:
科学的饮食调理有助于病情的恢复,家长应根据患儿的情况在营养师的指导下,合理制定患儿的每日膳食计划,可辅助治疗,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
饮食建议:
1、准备营养均衡的饮食,注意食物多样化。
2、建议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
3、合理饮水,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
4、可适量补充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鸡肉、鱼肉、瘦肉等,丰富的蛋白质可增强体质,促进机体恢复。
5、宜采取蒸、煮、炖、烩等烹调方法,促进营养吸收。
饮食禁忌:
1、忌生冷、坚硬食物。
2、忌辛辣刺激性饮食,如辣椒、胡椒等。
3、限制脂肪的摄入,少吃肥肉、动物内脏等食物。
4、忌暴饮暴食。
预防措施:
本病病因尚未明确,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孕妇人群,应积极做好产前体检。怀疑本病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完善产前诊断,明确诊断后应进行遗传咨询,决定是否终止妊娠,以减少患病儿的出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