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牙隐裂疾病英文名称: cracked tooth疾病别名: 牙微裂疾病概述: 牙隐裂(c...
养生
疾病名称: 牙隐裂
疾病英文名称: cracked tooth
疾病别名: 牙微裂
疾病概述:
牙隐裂(cracked tooth),又称牙微裂,指未经治疗的牙齿硬组织由于物理因素的长期作用而出现的临床不易发现的细微裂纹。牙隐裂的裂纹常深入到牙本质结构,是引起牙痛的原因之一,也是导致成年人牙齿劈裂,继而牙齿丧失的一种主要疾病。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口腔科
发病部位: 口腔
常见症状: 咀嚼不适、咬合痛
主要病因: 牙齿结构的薄弱环节、牙尖斜面、创伤性牙合力、温度作用
检查项目: 叩诊、温度试验、咬楔法、X线、染色法检查
重要提醒: 中老年人应留意牙齿的异常情况,出现不适感及时就医。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中老年人、有龋齿及缺钙的人多发。
病因-总述:
牙隐裂的病因是牙结构中的薄弱环节位于应力集中处,牙尖斜度产生的水平分力以及创伤性咬合力引起。牙结构上存在薄弱部分如咬合面的深沟、牙釉质中的釉板,这些地方抵抗外力的能力较差。牙承受的咬合力增加,如咀嚼时突然咬到砂砾或者骨渣。
病因-基本病因:
1、牙齿结构的薄弱环节
正常人牙齿结构中的窝沟和釉板均为牙齿发育遗留的缺陷区,不仅本身的抗裂强度最低,而且是牙齿承受正常咬合力时应力集中的部位,因此是牙隐裂发生的内在条件。
2、尖斜面
牙齿在正常情况下,即使受到应力值最小的0°轴向力时,由于牙尖斜面的存在,在窝沟底部同时受到两个方向相反的水平分力作用,即劈裂力的作用。牙尖斜度愈大,所产生的水平分力愈大。因此,承受咬合力部位的牙尖斜面是隐裂发生的易感因素。
3、创伤性(牙合)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可由于牙齿磨损不均出现高陡牙尖,正常的咀嚼力则变为创伤性(牙合)力。原来就存在的窝沟底部劈裂力量明显增大,致使窝沟底部的釉板可向牙本质方向加深加宽,这是隐裂纹的开始。在咬合力的继续作用下,裂纹逐渐向牙髓方向加深。创伤性咬合力是牙隐裂发生的重要致裂因素。
4、温度作用
釉质和牙本质的膨胀系数不同,在长期的冷热温度循环下(0~50°C),可使釉质出现裂纹。这点可解释与咬合力关系较小的牙面上隐裂发生的原因。
病因-危险因素:
1、有龋齿。
2、长期缺钙。
症状-总述:
牙隐裂的患者一般都有较长时间的咀嚼不适或咬合痛,病史可长达数月甚至数年,有时咬在某一特殊部位可引起剧烈疼痛。
症状-并发症:
1、牙髓炎
主要表现为剧烈牙痛,夜间加重,温度刺激疼痛加剧等。
2、根尖周病
主要表现为牙痛,牙龈出血,牙有伸长感、叩痛和触痛等。
3、牙齿完全劈裂
隐裂达根分歧部或牙根尖部时,还可以引起牙髓-牙周联合病变,最终可导致牙齿完全劈裂。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咀嚼不适、咬合痛时,需及时就诊。医生通常会进行牙齿视诊或染色法检查,以及叩诊、温度试验、X线和咬楔法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医生主要用显微镜放大观察牙表面,以确定隐裂纹的存在。医生也可用染色法检查,即2%~5%碘酊或其他染料类药物,可使已有的裂纹清晰可见。
2、叩诊
医生会分别进行各个牙尖和各个方向的叩诊,以此帮助患牙定位,叩痛显著处则为隐裂所在位置。
检查-其他检查:
1、温度试验
医生通过隐裂纹处冷敏感最显著这一特点确定隐裂位置。
2、咬楔法
医生将韧性物,如棉签、木楔或小橡皮轮,放在可疑隐裂处作咀嚼运动时,可以引起疼痛,协助诊断。
检查-影像学检查:
X线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牙齿内部是否有异常。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结合病史及症状,通过裂纹检查、叩诊、温度检验和咬楔法等检测结果综合诊断。在诊断的过程中,需除外龋病、慢性牙髓炎等疾病。
诊断-诊断依据:
1、病史和早期症状
较长期的咬合不适和咬在某一特殊部位时的剧烈疼痛。
2、裂纹的检查
用显微镜放大观察牙表面,以确定隐裂纹的存在:也可用染色法检查,即2%~5%碘酊或其他染料类药物可使已有的裂纹清晰可见。
3、叩诊
分别进行各个牙尖和各个方向的叩诊可以帮助患牙定位,叩痛显著处则为隐裂所在位置。
4、温度试验
患牙的隐裂纹处冷敏感最显著。
5、咬楔法
将韧性物,如棉签、木楔或小橡皮轮,放在可疑隐裂处作咀嚼运动时,可引起疼痛。
诊断-鉴别诊断:
1、龋病
二者均可出现咬合痛的症状,但是龋病可有长时间的牙髓充血症状,有冷热激发痛,持续时间较短,检查可发现龋洞,探诊有探痛。
2、慢性牙髓炎
两种疾病有咀嚼不适、咬合痛等共同表现,但慢性牙髓炎患牙有轻微的自发性钝痛,有长期冷、热刺激痛病史,去除刺激后疼痛可持续较长时间,有轻度咬合痛或叩痛,检查可发现深龋洞。
治疗-治疗原则:
以去除病因和防治劈裂的手术治疗为主,如果出现并发症则需同时对并发症进行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1、注意口腔卫生,正确刷牙。
2、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3、适当补钙。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
治疗-手术治疗:
1、对因治疗
调磨高陡牙尖及锐利边缘嵴,消除创伤咬合面。
2、防治劈裂
(1)隐裂仅达釉牙本质界,着色浅而无继发龋损者
用酸蚀法和牙釉质粘结剂光固化处理。
(2)隐裂达牙本质浅层、中层者
沿裂纹备洞,氢氧化钙糊剂覆盖,玻璃离子粘固剂暂封,2周后无症状则更换为光固化复合树脂。
(3)较深的裂纹或已有牙髓病变者
应行牙髓治疗并全冠修复。为防止治疗过程中裂纹加深,在牙髓治疗前应降低咬合,牙髓治疗时做带环粘固以保护牙冠。定期观察随访,出现持续咬合痛、牙周肿胀甚至出现窦道,可考虑拔除患牙。
治疗-治疗周期:
牙隐裂的治疗周期一般为2-4周,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差异会造成患者预后不相同,一般大部分患者经过积极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部分患者牙隐裂治疗效果不确定,可能需要拔除患牙。
预后-危害性:
牙隐裂会出现牙痛和咀嚼不适,影响患者进食,如不及时治疗会引起牙周反复肿胀、瘘道等症状,出现牙髓炎、根尖周病等并发症。
预后-自愈性:
不经治疗牙隐裂的症状一般无法自行缓解。
预后-治愈性:
牙隐裂经过积极的治疗可以治愈。
预后-治愈率:
大多数患者可以通过治疗恢复正常,少数患者可能需要拔牙。
预后-根治性:
去除病因并修复牙体后,患者症状可以得到缓解,但是病因再次出现时,可能导致牙隐裂再次出现。
预后-复发性:
病因再次作用于牙齿时可能再次引起牙隐裂。
日常-总述:
保持良好心态,遵从医嘱,杜绝对牙齿有害的生活习惯,出现龋齿或缺钙等及时治疗。
日常-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要避免进食坚硬食物,如硬骨食物,应努力适应饮食的变化,避免出现烦躁的情绪,甚至不配合治疗的情况发生。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口腔卫生,正确刷牙。
2、避免用牙开酒瓶等对牙齿有损害的行为。
3、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
日常-病情监测:
发现龋齿或其他牙齿异常及时治疗,防止牙隐裂再次出现。
饮食调理:
饮食以易咀嚼食物为主,避免对牙齿产生损害。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吃容易咀嚼的食物。
2、吃含钙丰富的食物。
3、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提供身体所需营养。
饮食禁忌:
1、不吃过冷过热的食物。
2、禁碳酸饮料等对牙齿有刺激的饮食。
3、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4、少吃坚硬食物。
预防措施:
1、坚硬的食物应小心咀嚼,避免过度用力咀嚼发生意外。
2、如有异常牙齿,应早期就医,排除病因。
3、注意口腔健康,正确刷牙。
4、补充钙质。
5、使用含氟牙膏,增强牙齿强度。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