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正中神经损伤疾病英文名称: median nerve injury疾病概述: 正中神经损...
养生
疾病名称: 正中神经损伤
疾病英文名称: median nerve injury
疾病概述:
正中神经损伤(median nerve injury)是一种主要由于外伤所引起的疾病。正中神经于腕部和肘部位置表浅,此处易受损伤。最常见的损伤原因为肘关节脱位或继发于腕及前臂损伤后的腕管内,特别是腕部切割伤较多见。还可见于肱骨骨折、止血带过紧、Struthers韧带压迫、腕管综合征、桡骨远端骨折后骨痂压迫或者前臂的某些发育异常。正中神经损伤常引起痛性神经瘤和灼烧性神经痛。从感觉受损的角度看,它比尺神经引起的伤残更严重,因为它可影响手指的精细随意运动。根据神经受损情况选用保守治疗或神经松解、神经修复等手术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骨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
发病部位: 上肢
常见症状: 感觉障碍、拇对掌受限、拇示指屈曲受限
主要病因: 外伤、医源性损伤
检查项目: 超声、MRI、CT、肌电图
重要提醒: 日常生活中注意自我防护,尽量避免腕部或前臂等外伤。
临床分类:
正中神经位于腕部和肘部的位置较表浅,根据损伤部位不同,其损伤分为低位损伤(腕部)和高位损伤(肘部以上)。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所有人群。
病因-总述:
正中神经在腕部和肘部位置表浅,此处易受损伤。最常见的损伤原因为肘关节脱位或继发于腕及前臂损伤后的腕管内,特别是腕部切割伤较多见。还可见于肱骨骨折、止血带过紧、Struthers韧带压迫、腕管综合征、桡骨远端骨折后骨痂压迫或者前臂的某些发育异常。
病因-基本病因:
1、外伤
(1)锐器直接切割上肢造成严重损伤,可累及正中神经;
(2)肘关节脱位时正中神经受到过度牵拉可导致损伤;
(3)前臂骨折或前臂外伤时对正中神经造成压迫,可致其受损;
(4)子弹或弹片击中正中神经可导致严重受损。
2、医源性损伤
上肢进行有关手术治疗时,操作不当可损伤正中神经,药物错误注入正中神经也可导致其受损。
症状-总述:
正中神经损伤部位多发生在腕部或前臂,上臂或腋部的损伤较少见。正中神经在不同部位损伤表现不同。在骨间前神经起点的近端损伤为高位损伤,旋前圆肌、桡侧屈腕肌和所有指浅屈肌、示中指指深屈肌、拇长屈肌和旋前方肌均发生麻痹;骨间前神经起点远端损伤为低位损伤,表现为鱼际肌麻痹(包括拇短展肌、拇对掌肌及拇短屈肌短头)。
症状-典型症状:
1、感觉障碍
正中神经在腕部及以上损伤时,手的桡侧三指半出现感觉障碍。其中,示、中指远端的感觉功能不会被邻近神经代偿,为正中神经的绝对支配区。
2、拇对掌受限
拇指处于手掌桡侧,不能掌侧外展以完成对掌及对指并存在鱼际肌萎缩称为“猿掌”。某些正中神经完全断伤者,拇指掌侧外展不完全消失甚至正常,为尺神经的变异支配(Riche-Cannieu变异)。
3、拇、示指屈曲受限
若正中神经高位受伤,除上述症状外,指浅屈肌、拇长屈肌及示、中指指深屈肌麻痹,致使拇、示指不能主动屈曲。此外尚有旋前圆肌、旋前方肌、桡侧屈腕肌、掌长肌的麻痹。
症状-并发症:
若治疗不及时,可发生神经、肌腱的过度粘连以及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手部感觉障碍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以此来评估正中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功能。除此之外,还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超声、MRI、X线、肌电图等相关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对怀疑正中神经受损的患者对其所支配的肌肉进行检查非常重要。如前臂能抗阻力主动维持在旋前位,说明旋前圆肌是正常的。如腕关节能主动维持在屈曲位,并可触及桡侧腕屈肌的收缩,则该肌是完好的。与此相似,如在腕中立位、拇指内收位,拇指的指间关节能抗阻力维持在屈曲位,则拇长屈肌是有功能的。指浅屈肌的检查可在其余各指维持被动伸展位时分别进行。虽然拇指的对掌运动很难确定,但如果拇指能主动地维持掌侧外展位,并可触及拇短展肌的收缩,即可确认该肌是有功能的。蚓状肌的功能不能单独测试出,因为该肌无法触及,且在功能可能与骨间肌相混淆。不能仅仅凭借对动作的分析即认为神经供应是完好的,因为这可能是替代动作或假动作,如许多患者支配拇对掌肌的神经完全离断,对掌肌麻痹,仍能完成拇指对小指的对掌活动。
2、在怀疑患者有旋前圆肌综合征时,以下三种抗阻力试验会有所帮助:肘关节屈曲位前臂抗阻力旋前,然后逐渐伸直肘关节时,如产生症状说明神经病变位于旋前圆肌;浅屈肌收缩,单独屈曲中指,如产生桡侧三个半手指的感觉异常和麻木,提示卡压部位在指浅屈肌腱弓处;肘关节的抗阻力屈曲旋后运动可以检查神经是否在肱二头肌腱膜处卡压。实施旋前肌压迫试验时,将拇指置于旋前圆肌近侧缘的近端外侧进行挤压,如30s内发生正中神经分布区的疼痛和感觉异常为阳性。
3、提示旋前圆肌综合征的其他体征包括:旋前圆肌压痛、僵硬或明显膨大,叩击肌腹近端出现阳性Tinel征,正中神经支配的手外在肌或内在肌不同程度的无力,有时在肱二头肌腱膜表面前臂外形可见凹陷状。
检查-其他检查:
肌电图:肌电图检查可发现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和波幅降低,有助于判断损害范围及程度。
检查-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
该检查可以直观地显示正中神经有无血肿、囊肿压迫等情况,以及神经损伤的大致情况。
2、MRI
可以更清晰地显示正中神经的受损情况,以及周围软组织的情况。
3、X线
可帮助医生评估患者是否合并有骨折等异常情况。
诊断-诊断原则:
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检查来明确诊断。
诊断-诊断依据:
医生仔细询问患者是否有明确的腕部、前臂、肘部外伤病史,结合体格检查显示拇指不能对掌、桡侧三个半手指感觉障碍,同时辅以肌电图等检查结果,一般可得出正中神经损伤的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尺神经损伤
尺神经损伤后,环小指指掌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呈现爪形畸形。尺侧一个半指感觉丧失,拇指不能内收,其余各指不能内收外展,骨间肌和小鱼际肌萎缩,对掌实验和夹纸实验阳性。肌电图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2、桡神经损伤
肘上桡神经损伤时,出现典型的垂腕、垂指,拇指不能背伸,前臂旋前位畸形手背桡侧两个半手指及虎口区感觉障碍。腋部损伤时,尚可出现伸肘功能障碍;单纯桡神经深支损伤时,无垂腕畸形及虎口区感觉障碍。相应的肌电图检查有助于两者间的鉴别诊断。
3、合并尺神经损伤时的鉴别诊断
正中神经合并尺神经损伤时,可出现典型的猿手畸形。肌电图检查可有助于做出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根据神经受损情况选用保守治疗或神经松解、神经修复等手术治疗。对于陈旧性损伤或神经修复效果不佳者,则考虑行功能重建手术。
治疗-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等。还可辅以B族维生素、地巴唑等药物治疗,以促进损伤后相关功能的尽快康复。
治疗-相关药品:
族维生素、地巴唑
治疗-手术治疗:
1、Brand法
采用环指屈指浅肌为动力并将肌腱劈成两股,以掌中膈为滑车,将一股肌腱缝于拇指掌指关节尺侧关节囊,另一股缝于拇短展肌止点及拇长伸肌腱。
2、Burkhalter法
该法采用示指固有伸肌腱为动力。将动力肌腱于止点切断后从前臂下端尺侧切口抽出,再于豌豆骨区作小切口,将动力肌腱通过尺骨下端尺侧缘(滑车)于此小切口引出,最后缝于拇指近节指骨基部背尺侧。
3、Camitz法
此法采用掌长肌为动力,将掌长肌腱连同剥离掀起的中示指方向的掌腱膜,通过皮下隧道缝合于拇短展肌止点和拇长伸肌肌腱(该法实际无滑车)。
4、固定型拇对掌重建术
掌骨间对掌位骨桥固定。若合并拇指腕掌关节不稳定或创伤性关节炎,应同时融合第一腕掌关节。该术可使手插入口袋困难,故应慎重应用。
5、拇、示指屈指功能重建术
高位正中神经损伤致拇长屈肌、示指屈指深肌麻痹者,可在作拇对掌功能重建的同时行屈拇屈示指功能重建:通常将肱桡肌腱移位代拇长屈肌、将示指的屈指深肌腱与中环小指的指深屈肌腱作侧-侧缝合。
治疗-其他治疗:
患者可遵医嘱进行功能锻炼,以促进手和前臂功能的恢复,延缓肌肉萎缩的速度,避免相关部位的功能障碍。
治疗-治疗周期:
正中神经损伤的治疗周期一般为6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对于切割等导致的严重损伤,要及时送急诊进行清创治疗,并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手术治疗。
治疗-中医治疗:
对于病情较轻的闭合性损伤,可进行相应的针灸治疗。
预后-一般预后:
一般来讲,切割伤引起的正中神经损伤预后相对较好,牵拉伤相对较差,碾压伤疗效最差。如果神经修复的疗效不佳时,可由专业医师进行肌腱移位或肌肉移位的方法进行功能重建术,以争取取得良好的预后。
预后-危害性:
病情严重或未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导致神经、肌腱的过度粘连以及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能自愈,需要积极治疗。
预后-治愈性:
是否能够治愈要视损伤的严重程度而定。
预后-治愈率:
部分患者可治愈。
预后-根治性:
部分神经受损轻微的患者可以根治。
预后-复发性:
当外伤等因素再次损伤正中神经时,可复发。
预后-后遗症:
患者可能会有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等后遗症。
预后-生存周期:
单纯正中神经受损一般不会影响寿命。
日常-总述:
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可遵医嘱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保护好患肢,避免发生新的损伤。
日常-心理护理:
此疾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要努力适应,避免产生烦躁、忧虑等不良情绪。家属注意了解患者的思想状况,帮助其解除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日常-用药护理:
可遵医嘱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可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不可自行滥用药物,以免引发不良后果。
日常-生活管理:
1、神经损伤后,肢体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要注意保护患肢的皮肤,避免碰伤或烫伤,防止加重肢体损害。
2、可用三角巾或吊带悬吊患肢,以减轻疼痛。
3、多吃有营养的食物,可以吃燕麦等营养神经的食物。
4、戒烟。
日常-病情监测:
注意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注意患肢手指的颜色、温度、感觉和运动情况,检查肢体是否肿胀。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按时复诊,由专业医师评估疾病的转归。
日常-术后护理:
患者要平卧,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伤口渗血情况,患肢置于功能位,可适度垫高使其高于心脏,以利于静脉回流,防止肢体肿胀,术后合理应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该病无特殊的饮食调理,建议患者多吃温补食物,多吃营养神经的食物,如燕麦等。
饮食禁忌:
患者少吃寒凉食物,治疗期间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预防措施:
1、日常生活中注意做好自我保护,避免上肢发生严重的损伤。
2、不幸发生损伤的患者,如肘关节骨折时要由专业医师尽早复位,以免自行活动损伤正中神经。在进行前臂石膏或小夹板固定时,要避免包扎过紧,以免过度压迫正中神经。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