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白喉疾病英文名称: diphtheria疾病别名: 喉痹、缠喉风、锁喉风疾病概述: 白喉...
养生
疾病名称: 白喉
疾病英文名称: diphtheria
疾病别名: 喉痹、缠喉风、锁喉风
疾病概述: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常见症状: 咽喉间起白腐
主要病因: 白喉疫毒侵袭
相关中医疾病: 白喉
病因-基本病因:
1、疫毒犯表
瘟疫疠气从口鼻而人,首先犯肺,迅速化热化火,上蒸咽喉,腐溃黏膜而见咽喉白腐。
2、火毒炽盛
素体胃腑积热,感受疫疠之气后,化热化火,上蒸咽喉而为病。
3、疫毒伤阴
素体阴虚,肺肾不足,遇疫疠之气流行,邪客于肺,伏而化火,伤阴灼津,熏蒸咽喉而发病。
4、疫毒凌心
疫毒深重,内陷心包,心气耗伤,血脉不荣而为病。
检查-实验室检查:
专科检查
扁桃体上有灰白色假膜,假膜可蔓延至软腭、悬雍垂或者咽后壁;假膜与黏膜附着紧密,不易剥去,如强行剥离可出血;假膜发展至喉部,引起气道狭窄,假膜脱落可堵塞气道;颈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严重者颈周围组织水肿,形成所谓“牛颈”;取白色假膜涂片检查或培养,可发现白喉杆菌。
诊断-诊断原则:
诊断-诊断依据:
诊断-鉴别诊断:
1、乳蛾与白喉
白喉病喉核上可见灰白色假膜,假膜可超越腭弓,覆盖软腭、悬雍垂或咽后壁,假膜与组织紧密粘连,不易剥离,如强行剥离则易出血;乳蛾的白色分泌物一般不超出喉核范围,且易于拭去。
2、喉瘖与白喉
均有声嘶,但白喉多见于小儿,声嘶显著,咳嗽呈犬吠样,神情萎靡,脸色苍白,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易发生喉哽阻,咽喉部检查可见有不易剥落的白膜,白膜处分泌物涂 片或培养可查出白喉杆菌。
3、白喉与口糜
均可出现肌膜上有白色假膜,但白喉的假膜多出现在咽部,如喉核、前后腭弓等处,可延及鼻与喉部,假膜与肌膜粘连较紧,范围较大,且多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口糜多发生在口腔前部肌膜,白膜附着相对较松,全身症状较轻。
治疗-其他治疗:
1、含漱法
金银花、土牛膝等量煎水含漱,每日多次,可清洁口腔,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2、吹药法
用珠黄青吹口散或锡类散吹布于咽喉处,可清热解毒,祛腐止痛。
3、含噙法
可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中药含片或滴丸含服。
4、气管切开
有呼吸困难者,应及早施行气管切开术。
预防措施:
1、预防
(1)隔离患者
发现病人应及时严格隔离治疗,直至白膜全部脱落,症状消失后2周,或鼻、咽分泌物培养连续2次阴性为止。病人卧室要彻底扫除,空气要流通,衣被在直接阳光下曝晒半天。用具应煮沸15分钟以上或用消毒液浸泡。
(2)接触者的处理
集体儿童及保育人员留查7天或至鼻、咽拭子培养阴性。儿童接触者行白喉感受性试验,阳性者注射白喉类毒素,体弱多病者,肌注白喉抗毒素1000-2000单位。亦可集体服用下列煎剂:土牛膝根,一般15-150g (1岁以内者用15g,1-5岁用30g,5岁以上用45g),煎水饮服,连服4-5天;青果(鲜橄榄)、白莱菔各60g,煎汤代茶饮,每周服2-3剂,与此同时,用1%-2%黄连素溶液或0.02%呋喃西林溶液喷咽部。
(3)预防注射
6个月以上小儿都应进行预防接种,可使发病率显著降低。
2、护理
(1)居处光线宜柔和,空气宜流通。
(2)轻症卧床2周,重症4周,心动悸、脉结代者延长至8周,即使病情已明显好转,仍需特别注意休息,以防止心搏骤停,突然死亡。证候危重者仍要卧床休息8周,筋脉迟缓者需10- 12周,注意清洁口腔及鼻部,保持呼吸道通畅。
(3)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流质、半流质或软饭,可用绿豆煎水作饮料,以助药力,并禁忌辛辣香燥食品。进食反呛者,可予鼻饲。心动悸、脉结代者,宜少食多餐,并可用西洋参l0g、麦冬15g、炙甘草12g、大枣3枚,煎水代茶饮。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