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包涵体性结膜炎疾病英文名称: inclusion conjunctivitis疾病概述:...
养生
疾病名称: 包涵体性结膜炎
疾病英文名称: inclusion conjunctivitis
疾病概述:
包涵体性结膜炎(inclusion conjunctivitis)是D~K型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通过性接触或产道传播的急性或亚急性滤泡性结膜炎。好发于性生活频繁的年轻人,多为双侧。临床主要表现为眼红、眼部刺激症状、黏脓性分泌物等,可分为新生儿和成人包涵体性结膜炎。目前主要通过口服药物来进行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眼科
发病部位: 眼
常见症状: 眼红、眼部刺激、黏脓性分泌物
主要病因: D~K型沙眼衣原体感染
检查项目: 视力检查、细胞学检查、衣原体分离培养、血清学抗体检测
重要提醒: 患者家属,如患儿父母、成人患者性伴侣,也应接受检查和治疗。
相关中医疾病: 天行赤眼、暴风客热
流行病学-发病率:
包涵体性结膜炎临床较为少见。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包涵体性结膜炎好发于性生活频繁的年轻人。
病因-总述:
包涵体性结膜炎主要是由D~K型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沙眼衣原体种中D、Da、E、F、G、H、I、la、J、K、血清型为眼-泌尿生殖型(包涵体结膜炎衣原体),即包涵体结膜炎、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病原体。患者主要因结膜直接或间接接触病原体而致病。
病因-基本病因:
1、当病原体感染男性尿道和女性子宫颈后,会出现少量黏液性、脓性尿道分泌物。当这些分泌物通过性接触或手-眼接触传播到结膜,就会引起包涵体性结膜炎。
2、衣原体也可经污染的游泳池水、浴池水,间接感染至眼部。
3、新生儿分娩时通过患病母体产道也可感染。
症状-总述:
包涵体性结膜炎主要表现为眼睛发红、眼部刺激不适以及黏脓性分泌物等。由于表现有所不同,临床上可分为新生儿和成人包涵体性结膜炎。
症状-典型症状:
1、成人包涵体性结膜炎
接触病原体后1~2周,单眼或双眼发病。表现为轻、中度眼红,眼部刺激和黏脓性分泌物,部分患者可无症状。眼睑肿胀,结膜充血显著,睑结膜和穹隆部结膜滤泡形成,并伴有不同程度的乳头反应,多位于下方。耳前淋巴结肿大。3~4个月后急性炎症逐渐减轻消退,但结膜肥厚和滤泡持续存在,3~6个月之后方可恢复正常。有时可见周边部角膜上皮或上皮下浸润,或细小表浅的血管翳(<l~2mm),无前房炎症反应。
2、新生儿包涵体性结膜炎
潜伏期为出生后5~14天,有胎膜早破时可在出生后第1天即出现体征。感染多为双侧,新生儿开始有水样或少许黏液样分泌物,随着病程进展,分泌物明显增多并呈脓性。结膜炎持续2~3个月后,出现乳白色光泽滤泡,较病毒性结膜炎的滤泡更大。严重病例假膜形成、结膜瘢痕化。大多数新生儿衣原体结膜炎是轻微自限的,但可能有角膜瘢痕和新生血管出现。
症状-并发症:
1、成人包涵体性结膜炎
成人包涵体性结膜炎可有结膜瘢痕但无角膜瘢痕。从不引起虹膜睫状体炎。可能同时存在其他部位如生殖器、咽部的衣原体感染征象。
2、新生儿包涵体性结膜炎
(1)衣原体还可引起新生儿其他部位的感染威胁其生命,如衣原体性中耳炎、呼吸道感染、肺炎等。
(2)沙眼衣原体还可以与单纯疱疹病毒共感染。除了注意全身感染外,检査时还应注意眼部合并感染的可能性。
就医-门诊指征:
1、眼白发红;
2、畏光、流泪、异物感、分泌物增多;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应前往眼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患者如有其他原发疾病,需携带相关病历。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什么时候出现的这些症状?
2、症状近期有无加重?加重或缓解的因素有哪些?
3、您是单眼有症状还是双眼都有?
4、您平时佩戴隐形眼镜么?您是如何清洁隐形眼镜?
5、您近期有无游泳或浴缸沐浴?
6、您有用手揉眼睛的习惯吗?平时的眼卫生情况如何?
7、您近期接触过有类似症状的人么?
8、您是否有过多个性伴侣?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得这种病?
2、这个病会传染么?
3、这个病可能导致失明么?
4、治愈需要多久?
5、我需要日常注意什么么?
6、我需要日常佩戴眼镜么?
7、治愈后会复发么?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包括视诊、视力检查等体格检查,以初步了解疾病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细胞学检查、衣原体分离培养、血清学抗体检测等,以帮助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医生主要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眼睛发红、黏脓性分泌物、眼睑肿胀等情况。
2、视力检查
医生会在光线明亮的环境下,让患者看视力量表来判断患者的视力是否受损。
检查-实验室检查:
1、细胞学检查
检测结膜分泌物中是否有衣原体性包涵体存在,帮助医生进一步确诊。新生儿包涵体性结膜炎上皮细胞的胞质内容易检出嗜碱性包涵体。
2、衣原体分离培养
取血清、泪液分泌物,制成标本接种McCoy细胞、HeLa229细胞或鸡胚卵黄囊来分离衣原体。
3、血清学抗体检测
血清学的检测对眼部感染的诊断无多大价值,但是检测IgM抗体水平对于诊断婴幼儿衣原体肺炎有很大帮助。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儿父母及患者本人性病史、游泳史,结合临床表现,一般诊断不难。但通常需要经实验室检查来明确诊断。新生儿包涵体性结膜炎需要和沙眼衣原体、淋球菌引起的感染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沙眼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是导致盲目的主要疾病之一。二者均可有眼睛发红、肿胀,眼部异物感、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等。实验室可通过针对不同衣原体抗原的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检测来鉴别其抗原血清型,从而与之鉴别。
2、淋球菌性结膜炎
淋球菌性结膜炎是一种极为剧烈的急性化脓性结膜炎,其传染性强,可严重危害视力。淋球菌性结膜炎也可出现眼睑和结膜充血水肿、大量脓性分泌物等与包涵性结膜炎相似的临床表现。通常需要细胞学等实验室检查来帮助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包涵体性结膜炎主要是使用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由于衣原体感染可波及呼吸道、胃肠道,因此口服药物很有必要。通常患儿父母亦应全身应用抗生素,以治疗生殖道感染。而成人患者性伴侣也应接受检查和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婴幼儿
可口服红霉素,可分四次服下,至少用药14天。如果有复发,需要再次全程给药。
2、成人
(1)可口服阿奇霉素、多西环素等,一般治疗7天。
(2)局部使用抗生素眼药水及眼膏,如15%磺胺醋酸钠、0.1%利福平等。
治疗-相关药品:
红霉素、阿奇霉素、多西环素、磺胺醋酸钠、利福平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包涵体性结膜炎的治疗周期一般为1~3周,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包涵体结膜炎的预后一般与是否合并其他部位的感染、是否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等有关。
预后-危害性:
1、包涵体结膜炎常可引起眼睛发红、眼部刺激症状等,而给患者带来不适。
2、部分新生儿可因衣原体感染其他部位,出现衣原体性中耳炎、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患而威胁其生命。
预后-自愈性:
单纯的包涵体结膜炎具有自愈性。未治疗的包涵体结膜炎可持续3~9个月,平均5个月。
预后-治愈性:
采用标准方案治疗后,可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
预后-复发性:
本病存在复发的可能。
日常-总述:
日常生活的管理对于包涵体性结膜炎症状的控制和促进疾病的康复都有重要意义。沙眼衣原体多具有传染性,有效的生活管理对于预防其传染也相当有效。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眼部卫生,尽量避免揉眼。
2、外出可选择合适的墨镜避免强光刺激。
3、红眼病发病期间应禁止性接触,避免造成传染。
4、避免使用隐形眼镜。
5、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眼霜等。
6、有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孕妇应避免阴道分娩,防止传染给新生儿。
7、爱护卫生,便后洗手。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应当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对疾病造成不良影响。
饮食建议:
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
2、多吃新鲜蔬菜,如黄瓜、丝瓜、苦瓜、青菜、芥菜等。
3、多吃新鲜水果,如香蕉、雪梨、苹果、哈密瓜、葡萄干、杨桃、龙眼肉等。
饮食禁忌:
1、忌烟、酒、咖啡。
2、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胡椒、大葱等。
3、尽量避免生冷寒凉的食物,如冷饮、雪糕等。
4、避免食用海鲜等可能造成过敏的食物。
预防措施:
本病通过以下措施可预防。
1、加强对年轻人的卫生知识特别是性知识的教育。
2、有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孕妇应避免阴道分娩,防止传染给新生儿。
3、注意个人卫生,便后及时洗手。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