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病毒性睑皮炎疾病英文名称: virus palpebral dermatitis疾病概述...
养生
疾病名称: 病毒性睑皮炎
疾病英文名称: virus palpebral dermatitis
疾病概述:
病毒性睑皮炎(virus palpebral dermatitis)是指由病毒感染引起眼睑皮肤损害的一类疾病,多数具有传染性,常见有单纯疱疹病毒性睑皮炎、带状疱疹病毒性睑皮炎等。本病损害表现多样,包括水疱、丘疹、斑丘疹等,还可伴有烧灼感或疼痛不适。本病具有自限性,部分患者皮损可自然消退。通常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选择药物等方法治疗,多可取得较好疗效,一般预后较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眼科、皮肤科
发病部位: 眼
常见症状: 眼睑水肿、水疱、丘疹、斑丘疹、溃疡、结痂、脱屑、烧灼感、疼痛、发热、倦怠、食欲缺乏
主要病因: 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感染引起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显微镜检查、病原体培养和分离、病理检查、裂隙灯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具有一定传染性,且病情严重时还可能导致严重眼部损害,建议适当进行隔离,并积极就医诊治,可防止疾病传播,避免不良情况发生。
流行病学-传染性:
病毒性睑皮炎大多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传染源:
一般患者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为主要传染源。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多样,常见有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呼吸道传播。
流行病学-发病率:
病毒性睑皮炎是一种较常见的眼睑疾病,但目前尚无准确、权威的发病率数据统计。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见于免疫力低下人群。
病因-总述:
病毒性睑皮炎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其中以单纯疱疹病毒(HS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最常见,天花病毒、麻疹病毒、传染性软疣病毒(MCV)、人乳头瘤状病毒(HPV)等引起的感染少见。
病因-基本病因:
1、单纯疱疹病毒性睑皮炎
由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感染所致的急性眼周皮肤炎症。病毒通常潜伏于人体内,当感冒、高热或身体抵抗力低下时趋于活跃,从而致病。
2、带状疱疹病毒性睑皮炎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或三叉神经第一支所致。
病因-危险因素:
以下因素可增加本病的发病风险:
1、眼睑皮肤存在创伤、破损;
2、机体免疫力低下;
3、皮肤卫生情况较差;
4、近期曾与病毒性皮肤病患者密切接触。
症状-总述:
病毒性睑皮炎可引起多种皮肤损害表现,如水疱、丘疹、斑丘疹等,可伴烧灼感或疼痛不适,有时还可出现发热、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单纯疱疹病毒性睑皮炎
(1)病变可发生于上、下睑,以下睑多见,与三叉神经眶下支分布范围相符。
(2)初发时睑部皮肤出现丘疹,常成簇状出现,很快形成半透明水疱,周围有红晕。水疱易破,渗出黄色黏稠液体。
(3)眼睑水肿,眼部有刺痛、烧灼感。
(4)约1周后充血减退,肿胀减轻,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不留瘢痕,但可有轻度色素沉着。
2、带状疱疹病毒性睑皮炎
(1)发病前常有轻重不等的前驱症状,如发热、倦怠、食欲缺乏等全身不适。继而在病变区出现剧烈神经痛。
(2)数日后,患侧眼睑、前额皮肤和头皮潮红、肿胀,出现成簇透明小疱。
(3)疱疹的分布不越过睑和鼻的中心界线。小疱的基底有红晕,疱群之间的皮肤正常。
(4)数日后疱疹内液体混浊化脓,形成深溃疡,此时可出现耳前淋巴结肿大、压痛,或有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
(5)约两周后皮损结痂脱落。病情严重时可能会遗留永久性皮肤瘢痕,并有色素沉着。
3、其他
(1)眼睑发生MCV感染,可能会出现半球形丘疹,中央脐凹,可挤出乳白色干酪样物质。
(2)眼睑麻疹病毒感染,可有红色斑疹或斑丘疹,皮疹消退后可有糠状鳞片脱屑。
症状-并发症:
1、发生在眼睑缘处的病变,可能会蔓延至角膜等部位,引起角膜炎或虹膜炎等病变。
2、若病变严重,愈后局部出现瘢痕,可能会发生倒睫、眼睑畸形等病变。
3、有时还可引起青光眼、后部巩膜炎和眼肌麻痹等并发症。
就医-门诊指征:
1、眼睑出现丘疹、水疱、斑丘疹等损害。
2、皮损持续存在,并出现溃疡、结痂表现。
3、眼睑水肿、潮红。
4、眼睑刺痛、疼痛不适。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眼睑出现异常症状,可根据情况及时去眼科或皮肤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应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6、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7、您有在用什么药物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用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眼睑出现水疱等损害,并伴疼痛不适,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眼睑病变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行显微镜检查、病原体培养和分离、病理检查、裂隙灯检查等,来进一步详细了解病变情况,并帮助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首先观察眼睑皮损的形态、颜色、数目、范围、分布特点,同时注意有无出血、溃疡、糜烂、渗出等表现。之后可能会对眼球进行检查,了解有无巩膜、结膜充血等异常表现。
2、触诊
医生会检查皮损的质地、活动度、有无触痛等。有时还会检查有无淋巴结肿大等异常体征。
3、其他
必要时医生还可能会进行视力检查等,以了解是否有其他眼部病变。
检查-实验室检查:
1、显微镜检查
医生会刮取部分皮损组织制成标本,或者取疱液进行涂片,然后放到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
2、病原体培养和分离
医生会取部分皮损组织或疱疹液进行培养,之后再对培养出的病原体进行分离、鉴别,有助于明确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有意义。
检查-病理检查:
医生会在典型皮损处切取部分皮肤组织,制成标本进行病理检查。可观察组织病理变化情况,对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检查-其他检查:
裂隙灯是一种特殊的观察仪器,眼科医师可用它在稳定头部的同时放大并观察眼睛的结构。通过裂隙灯检查可帮助明确患者结膜、角膜是否存在病变。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近期患病史、局部外伤史和病毒性皮肤病患者密切接触史,以及皮肤损害和全身症状表现,再结合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结果,通常不难诊断。诊断过程中有时需与过敏性睑皮炎相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过敏性睑皮炎是指眼睑皮肤对某种致敏原产生过敏反应引起的皮肤炎症性病变。临床可出现皮肤红肿、丘疹、丘疱疹、水疱、红斑等损害,可伴瘙痒、烧灼感。根据患者既往过敏史,以及斑贴试验等检查结果,可以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通常采用药物方法进行治疗,一般根据皮肤损害情况,选择外用或系统用药治疗。必要时,还可酌情选择物理方法进行医治。
治疗-一般治疗:
1、注意皮肤保护,防止皮肤损伤。
2、保持眼部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3、避免眼部强光照射,以防加重眼部刺激症状。
4、合理作息,保证充分睡眠,提高机体抵抗力。
治疗-药物治疗:
1、局部治疗
(1)疱疹破溃无继发感染时,患处可涂敷3%阿昔洛韦眼膏或0.5%碘苷眼膏。
(2)如有继发感染,可加用抗生素滴眼剂湿敷。
(3)结膜囊内滴0.1%阿昔洛韦滴眼剂,防止蔓延至角膜。
2、系统治疗
(1)可全身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如阿昔洛韦等。
(2)也可注射丙种球蛋白及维生素B1、B2治疗。
(3)必要时可考虑应用抗生素和激素治疗。
(4)还可酌情使用卡马西平、索米痛片等缓解疼痛不适症状。
治疗-相关药品:
阿昔洛韦、碘苷、丙种球蛋白、维生素B1、维生素B2、卡马西平、索米痛片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通过积极、合理治疗后,多数患者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一般预后良好。但有时病情严重或并发多种病变,可能会对眼部正常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预后-危害性:
1、皮损位于面部暴露部位,常影响外貌美观。
2、本病可出现疼痛不适,严重时会对日常生活产生影响,降低生活质量。
3、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多种眼部异常病变,影响眼部正常功能。
预后-自愈性:
本病具有自限性,部分患者的皮损可自行消退。
预后-治愈性:
接受规范、合理的治疗后,多数患者的皮损可逐渐减轻、消退,不适症状缓解,甚至获得临床治愈。
预后-复发性:
有时可能会出现疾病复发。
日常-总述:
患者面对疾病需保持良好的心态,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眼部卫生,保持眼睑皮肤清洁,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另外,患者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注意药物不良反应,按时到医院复诊。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由于发病在眼周,处于明显部位,加上疼痛难忍,可能会使患者产生急躁、焦虑、悲观的情绪。
2、护理要点
(1)家属:多关心、鼓励患者,帮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或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
(2)患者:外出时可戴墨镜,调整心态,保持情绪稳定,增强治愈信心。
日常-用药护理:
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可自行用药或擅自增减药量。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根据医嘱调整用药。
日常-生活管理:
1、病情恢复期间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机体消耗,促进机体恢复。
2、注意眼部卫生,不要用手揉眼睛。
3、保持眼睛局部清洁,避免继发感染。
4、适当锻炼,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按时复诊,观察皮损恢复情况。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保持饮食均衡,适当补充营养,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饮食禁忌:
病情恢复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预防措施:
1、单纯疱疹病毒性睑皮炎
(1)目前,对疱疹病毒感染的控制尚无特异性有效措施。寄希望于疫苗,特别是新型疫苗,如亚单位疫苗、重组活疫苗、DNA疫苗的研究。试验证明,疫苗对阻止原发感染有作用,但重组HSV-Ⅱ糖蛋白疫苗虽能诱导生成高水平中和抗体,却不能保护再感染。
(2)预防主要是避免与感染者或无症状携带者接触。复发性单纯疱疹感染,是由于体内潜伏的单纯疱疹病毒被激活以后而引起的,目前尚无理想的预防复发的方法,主要是消除诱发的刺激因素。
2、带状疱疹病毒性睑皮炎
(1)管理传染源
带状疱疹患者不必隔离,但应避免与易感儿及孕妇接触。
(2)切断传播途径
应重视通风及换气,避免与急性期患者接触。用煮沸或日晒等方法消毒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和污染用品。托儿机构宜用紫外线消毒。
(3)保护易感人群
①被动免疫:用丙种球蛋白或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VZIG)肌内注射,以减轻病情,主要用于有细胞免疫缺陷者、免疫抑制剂治疗者、患有严重疾病者(如白血病、淋巴瘤及其他恶性肿瘤等)或易感孕妇及体弱者,亦可用于控制、预防医院内水痘暴发流行。
②主动免疫:水痘疫苗可有效预防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应用水痘减毒活疫苗,对自然感染的预防效果为68%~100%,并可持续10年以上。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