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代谢性酸中毒疾病英文名称: metabolic acidosis疾病别名: 酸中毒疾病概...
养生
疾病名称: 代谢性酸中毒
疾病英文名称: metabolic acidosis
疾病别名: 酸中毒
疾病概述:
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是由于体内酸性物质的积聚或产生过多,或碳酸氢根离子丢失过多所致,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酸碱平衡失调。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内分泌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常见症状: 疲乏、眩晕、嗜睡、迟钝、烦躁、呼吸深快、呼出气带有酮味、面颊潮红、心率加快、血压偏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心律不齐、急性肾功能不全、休克
主要病因: 碱性物质丢失过多、酸性物质产生过多、肾功能不全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气分析、阴离子间隙(AG)测定、血清电解质测定
重要提醒: 早期可通过积极治疗予以纠正,患者多应积极治疗。
相关中医疾病: 虚症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无特发人群。
病因-总述:
临床上代谢性酸中毒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最常见的病因是酸性物质产生增多,其次为是碱性物质丢失过多,另外肾功能不全也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的出现。
病因-基本病因:
1、碱性物质丢失过多
多见于腹泻、肠瘘、胆瘘和胰瘘等,经粪便,消化液丢失的HCO3-超过血浆中的含量。应用碳酸酐酶抑制剂(如乙酰唑胺),可使肾小管排H+及重吸收HCO3-减少,导致酸中毒。
2、酸性物质产生过多
失血性及感染性休克致急性循环衰竭、组织缺血缺氧,可使丙酮酸及乳酸大量产生,发生乳酸性酸中毒,这在外科很常见。糖尿病或长期不能进食,体内脂肪分解过多,可形成大量酮体,引起酮体酸中毒。抽搐、心搏骤停等也能同样引起体内有机酸的过多形成。为某些治疗的需要,应用氯化铵、盐酸精氨酸或盐酸过多,以致血中Cl-增多HCO3-减少,也可引起酸中毒。
3、肾功能不全
由于肾小管功能障碍,内生性H+不能排出体外,或HCO3-吸收减少,均可导致酸中毒。其中,远曲小管性酸中毒系泌H+功能障碍所致,而近曲小管性酸中毒则是HCO3-再吸收功能障碍所致。
症状-总述:
轻度代谢性酸中毒可无明显症状,重症病人可有疲乏、眩晕、嗜睡、感觉迟钝或烦躁。患者常有轻微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食欲缺乏等胃肠道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轻度代谢性酸中毒可无明显症状。重症病人可有疲乏、眩晕、嗜睡,可有感觉迟钝或烦躁。最明显的表现是呼吸变得又深又快,呼吸肌收缩明显。呼吸频率有时可高达每分钟40~50次。呼出气带有酮味。病人面颊潮红,心率加快,血压常偏低。可出现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神志不清或昏迷。病人常可伴有缺水的症状。代谢性酸中毒可降低心肌收缩力和周围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病人容易发生心律不齐,急性肾功能不全和休克,一旦产生则很难纠治。
症状-并发症:
1、酸中毒可使Ca2+与蛋白结合降低,从而使游离Ca2+水平增加。在纠正酸中毒时,有时可因游离Ca2+的下降而产生手足搐搦。血pH值下降可抑制肾脏1-α羟化酶,使活性维生素D3产生减少。慢性酸中毒由于长期骨骼内钙盐被动员出外,可以导致代谢性骨病,在肾小管性酸中毒患者中相当常见。
2、酸中毒可使蛋白分解增多,慢性酸中毒可造成营养不良。
3、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可见于肾功能衰竭患者因频繁呕吐而大量丢失酸性胃酸;剧烈呕吐伴有严重腹泻的患者。此时代谢性因素使pH值、HCO3-和PaCO2都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因而这三项指标的最终变化取决于何种紊乱占优势,它们可以升高、降低或在正常范围内。
就医-急诊指征:
有糖尿病、肾功能不全、严重腹泻等病史者,出现以下情况应警惕严重的代谢紊乱,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必要时急诊处理:
1、反复或持续恶心、呕吐、腹痛;
2、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呼吸加深加快,甚至呼吸停止;
3、心跳加快、持续心悸、心脏骤停;
4、乏力、嗜睡、感觉迟钝、木僵,甚至神志不清、烦躁不安、昏迷;
5、出现其他危急的情况。
就医-就诊科室:
急诊科
就医-就医准备:
1、家属可为患者准备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以便于后期补交相关资料。
2、若患者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若患者近期有服用一些药物,可携带药盒。
4、家属可以陪同患者就医。
5、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医生可能会向家属咨询一些问题:
1、患者是从什么时候出现不适症状的?
2、患者平时主要有哪些症状?会经常感到呼吸苦难、恶心、头痛、乏力等症状吗?
3、患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此次不适症状的?之前有什么征兆吗?
4、患者既往有心脏病、糖尿病、贫血、肾病等疾病吗?是怎么治疗的?有在吃药控制吗?
5、患者最近受过什么外伤吗?患者近期做过手术吗?
6、患者有饮酒的嗜好吗?饮酒多长时间了?每天的量大概是多少?
7、患者平时会吸烟吗?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每天的量大概是多少?
8、患者最近在服用什么药物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家属可以代患者提问一些问题:
1、患者为什么会有此次的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患者的症状严重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3、患者需要住院吗?
4、患者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会留有后遗症吗?
5、这些治疗方法对患者有什么风险吗?
6、患者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治疗效果吗?
7、回家后患者应该注意什么?
8、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9、患者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情做出初步判断,然后进行血气分析、阴离子间隙(AG)测定、血清电解质测定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评估患者有无疲乏、眩晕、嗜睡、感觉迟钝或烦躁。
2、有无呼吸节律和频率异常,呼出气是否带有酮味等。
3、有无心功能异常,如传导阻滞和节律异常。
4、有无面色潮红,心率加快,血压偏低。
5、有无肌张力减弱、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神志不清或昏迷等。
6、有无同时伴有脱水所致的体液不足的各项全身症状。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气分析
在代偿期,血浆pH可在正常范围,但HC03-、剩余碱(BE)和PaCO2,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失代偿期,血浆pH低于7.35,HCO3-降低,PaCO2正常。
2、阴离子间隙(AG)测定
代谢性酸中毒AG值可以正常或增高,但不会降低。AG正常时为高氯血症性代谢性酸中毒,AG增高时为正常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AG的测定有助于代谢性酸中毒发病原因的分析。
3、血清电解质测定
可伴有血清钾升高。
诊断-诊断原则:
诊断原则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及体征,结合体格检查结果,对病情做出初步判断,然后进行血气分析、阴离子间隙(AG)测定、血清电解质测定等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有很多种,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应注意鉴别。
1、乳酸性酸中毒
乳酸性酸中毒是血液乳酸浓度增高所致。正常人的血浆乳酸浓度约1 mmol/L,乳酸性中毒时其浓度可达6 mmol/L,经与碳酸氢盐缓冲对反应,可使HCO3-浓度降低。乳酸性酸中毒多由各种原因所致的缺氧所引起,常见于休克、心力衰竭、心搏骤停、呼吸衰竭、肺水肿、严重贫血等情况。组织缺氧时,糖酵解增强,故乳酸生成增多。此外,乳酸性酸中毒还常见于严重肝病使乳酸利用发生障碍的情况下,也可见于糖尿病及白血病,发生机制尚不明确。
2、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常见于糖尿病、饥饿和酒精中毒时,其特征是血液中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浓度增高。由于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在血浆内解离出 H+ 和未测定的阴离子,H+ 与碳酸氢盐缓冲对发生缓冲反应,HCO3- 浓度降低,而血氯正常,故可导致正常血氯性酸中毒。
3、严重肾功能衰竭
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非挥发性酸性代谢产物,正常主要由肾排出。严重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晚期病人,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血内硫酸、磷酸和有机酸排出障碍,也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治疗-治疗原则:
代谢性酸中毒在治疗时要积极处理原发病,还需要维持患者体内钙离子和钾离子的平衡,逐步纠正酸中毒。一般轻度代谢性酸中毒患者,经消除病因和补液纠正缺水后,即可自行纠正,不必用碱性药物;对重症酸中毒患者,应立即输液和用碱剂进行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轻症一般不需要使用碱性药物;而乳酸酸中毒对心功能有影响,治疗以改善心功能和纠正低灌注为重点。对于碱性药物使用,目前对代谢性酸中毒不主张过多使用碱性药物。只有当pH<7.2时,才给予碱性药物治疗,最常用的药物是碳酸氢钠溶液,具有作用快及疗效确切的优点。酸中毒时离子化钙增多,易发生低钙血症,因此,纠正酸中毒时要注意适时补钾补钙,预防低钾血症和低钙血症的发生。
治疗-相关药品:
碳酸氢钠溶液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不通过手术方式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早期可通过积极治疗予以纠正,若出现了肾功能不全,需要通过评估患者的肾功能情况,观察治疗的长期效果。
预后-危害性:
本病可造成乳酸酸中毒、酮症酸中毒、肾功能衰竭等,危及患者生命。
预后-治愈性:
早期可通过积极治疗予以纠正。
预后-治愈率: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率统计数据。
日常-总述:
患者宜积极进行日常护理,合理的护理方式对于代谢性酸中毒患者的病情控制具有很大的帮助,有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本病患者症状较重,部分患者可能会引发呼吸窘迫综合征,危及生命,患者可能因此产生恐惧心理。
2、护理措施
(1)家属要多与患者交流,分散患者注意力,帮助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2)患者平时可参加文艺活动,如唱歌、书法、绘画、下棋等,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
日常-生活管理:
1、患者可适当轻度活动。
2、症状重者,出现精神状态变化、心率变化时,要嘱患者卧床休息,避免摔倒。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患者应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蛋等,补充营养。
2、患者要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3、家属可给予患者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
4、多喝水,保持患者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细菌毒素的排泄和健康的恢复。
5、养成卫生的饮食习惯,蔬果清洗干净后再食用。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特别是使用头孢类抗生素的患者,要注意用药前后2周都严禁饮酒。
2、患者忌食辛辣刺激、肥甘厚腻的食品。
预防措施:
1、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配制TPN营养液。
2、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要及时补充碱性溶液治疗,防止酸中毒的发生。
3、TPN最好现用现配,配好的营养液储存在4℃的冰箱内,如果存放超过24小时,则不宜使用。
4、积极防治原发病,就诊水、电解质紊乱,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改善组织血液灌流状况,改善肾功能等。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