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多系统萎缩疾病英文名称: 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疾病别名...
养生
疾病名称: 多系统萎缩
疾病英文名称: 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
疾病别名: 多系统萎缩症
疾病概述: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一组成年期发病、散发性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尿失禁、勃起障碍、尿频、体位性低血压、帕金森综合征、小脑共济失调等症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和环境等因素有关。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常见症状: 尿失禁、尿频、体位性低血压、帕金森综合征、步态和肢体共济失调
主要病因: 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和环境等因素有关
检查项目: 头部MRI、立卧位血压、病理学检查、尿动力学实验、膀胱B超
重要提醒: 本病预后不良,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逐渐失去自理能力,甚至危及生命。积极治疗和有效护理可延缓疾病的发展进程,增加患者的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相关中医疾病: 虚劳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常见于50~60岁男性。
病因-总述:
多系统萎缩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易感性以及环境因素,如职业、生活习惯(接触有机溶剂、重金属、农药等)有关。
病因-基本病因:
1、遗传因素
可能与原发性少突胶质细胞病变或神经元α-突触核蛋白异常聚集,造成神经元变性死亡有关。
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的作用尚不十分明确,有研究显示职业、生活习惯(如接触有机溶剂、重金属、农药等)可增加发病风险。
症状-总述:
多系统萎缩的首发症状多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此外患者还可出现帕金森综合征和小脑性共济失调,少数患者也有以肌萎缩起病的。
症状-典型症状:
1、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往往是首发症状,也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尿频、尿急、尿失禁、尿潴留、男性勃起功能障碍、体位性低血压、哮喘等。其中,男性最早出现的症状常常是勃起功能障碍,女性则为尿失禁。
2、帕金森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运动迟缓、肌强直和震颤,双侧同时受累,但症状轻重可有所不同。
3、小脑性共济失调
临床表现为走路不稳、易跌倒、运动迟缓、肌肉无力、言语不清等。
4、其他
如吞咽困难、呼吸困难、饮水呛咳、发音障碍、睡眠障碍(如失眠、多梦、打鼾)、肌肉萎缩、眼肌麻痹等。
症状-并发症:
患者可因肌肉无力、平衡感差等出现跌倒,造成外伤;长期卧床者还可见压疮或肌肉萎缩等。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逐渐出现吞咽困难和呼吸困难、脏器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检查-预计检查:
多系统萎缩目前尚无专项检查方法,主要通过家族史及病史的询问,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可能建议患者先做头部MRI、立卧位血压及病理学检查等,再根据个体情况选做尿动力学实验、膀胱B超、肛门括约肌肌电图等检查。
检查-病理检查:
取部分脑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有助于本病的确诊。
检查-其他检查:
1、立卧位血压
测量平卧位和站立位的血压和心率,站立3分钟内血压较平卧时下降≥30/15mmHg,且心率无明显变化者为体位性低血压。
2、膀胱功能评价
尿动力学实验及膀胱B超有助于早期发现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
3、肛门括约肌肌电图
协助医生了解患者自主神经的功能状态,有助于排除多系统萎缩。
4、¹²³I-间碘苄胍(¹²³I-MIBG)心肌显像
有助于区分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是交感神经节前或节后病变。
检查-影像学检查:
头部MRI:有助于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神经系统病变。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家族史、病史和典型症状(如尿失禁、勃起障碍、体位性低血压、帕金森综合征、步态和肢体共济失调、吞咽或呼吸困难等)可做出初步诊断,再结合必要的检查即可确诊。
诊断-鉴别诊断:
1、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双下肢症状突出的帕金森综合征,表现为步态紊乱,并有锥体束征和假性球麻痹。可通过相关辅助检查结果相鉴别。
2、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特征表现有垂直性核上性眼肌麻痹,特别是下视麻痹。可通过相关辅助检查结果相鉴别。
3、Lewy体痴呆
肌强直较运动缓慢和震颤更严重,较早出现的认知功能障碍,特别是注意力和警觉性波动易变最突出,自发性幻觉、对抗精神病药物过度敏感,极易出现锥体外系等不良反应。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只能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对症治疗,尽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累及心脏者,可考虑安装心脏起搏器。
治疗-药物治疗:
1、体位性低血压的治疗药物
首选非药物治疗,如弹力袜、高盐饮食、夜间抬高床头等。无效者可选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如盐酸米多君(可迅速升高血压,不能睡前服用,以免出现卧位高血压)、氟氢可的松、吲哚美辛等。
2、排尿功能障碍的治疗药物
如曲司氯铵、奥昔布宁、托特罗定等,可改善早期出现的逼尿肌痉挛症状。
3、帕金森综合征的治疗药物
左旋多巴对少数患者有效;帕罗西汀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
4、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药物
男性勃起功能障碍可选择西地那非等药物进行治疗。
5、肌张力障碍的治疗药物
可选用肉毒杆菌毒素进行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盐酸米多君、氟氢可的松、吲哚美辛、曲司氯铵、奥昔布宁、托特罗定、左旋多巴、西地那非、肉毒杆菌毒素
治疗-手术治疗:
安装心脏起搏器:多系统萎缩累及心脏者,可通过手术的方式置入心脏起搏器,以保持正常的心律,但手术存在风险,术后可出现血压升高等问题。
治疗-其他治疗:
1、吞咽困难的治疗
吞咽困难者,可尝试食用软质食物,进食时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呛咳;病情严重者,可给予鼻饲进食。
2、呼吸困难的治疗
呼吸困难者可进行吸氧或气管插管。
治疗-治疗周期:
多系统萎缩的治疗周期一般为1-3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患者多数预后不良,病情逐渐加重,最终危及生命。从发病到需要协助行走、轮椅、卧床不起和死亡的平均间隔时间各自为3年、5年、8年和9年。而且疾病对自主神经系统的损害越重,患者的预后越差。
预后-危害性:
可导致运动、语言、生殖等多系统功能障碍,严重者不能行走,失去自理能力,逐渐出现呼吸及吞咽功能障碍,最终危及患者生命。
预后-自愈性:
本病不能自愈,必须积极治疗。
预后-治愈性:
本病很难治愈。
预后-治愈率:
治愈率低,目前缺乏大样本数据统计。
预后-根治性:
不能根治。
预后-复发性:
本病有可能复发。
日常-总述:
良好的日常生活管理能够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病情发展。
日常-心理护理:
患者常有情绪低落、烦躁不安、悲观厌世等不良情绪,甚至发展为抑郁,家属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安慰和关心,不能斥责患者,鼓励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日常-用药护理:
严格遵循医嘱用药,避免擅自停药或调整药物用量,学习药物的正确用法、用量和不良反应;一旦发生不适表现,要及时告知医生,以免延误病情。
日常-生活管理:
1、营造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定期通风,保持室内合适的温湿度。
2、患者应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3、保持肢体功能位置,并辅以理疗、针灸以及按摩等,症状较轻者,可适当进行活动锻炼,防止关节变形和肌肉萎缩。
4、注意患者个人卫生,保持皮肤及口腔清洁,勤换床单,预防感染。
5、长期卧床者,家属需协助患者每2~3小时翻身一次,防止压疮的发生。
6、注意气候变化,及时添减衣物,避免受寒引发感冒,加重病情。
日常-病情监测:
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呼吸、血压、心率等)及意识、瞳孔的改变,观察有无新的症状或突发不适表现;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告知医生,以免耽误病情。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适量优质蛋白的易消化饮食,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和补充各种营养素。鼓励病人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蜂蜜,及时补充水分,以利保持大便通畅,减轻腹胀和便秘。
2、进食或饮水时保持坐位或半卧位,集中注意力,并给予病人充足的时间缓缓进餐。对于流涎过多的病人可使吸管吸食流汁;对于咀嚼能力和消化功能减退的病人应给予易消化、易咀嚼的细软、无刺激性的软食或半流食,少量多餐;对于进食困难、饮水反呛的病人要及时给予鼻饲,并做好相应护理,防止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饮食禁忌:
禁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禁过粘、过热及过硬的食物。
预防措施:
本病目前还没有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主要还是提倡优生优育,做好产前检查,有家族史者,必要时可进行基因检测。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长期接触有机溶剂、重金属和农药等。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