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附睾结核疾病英文名称: tuberculosis of the epididymis疾病...
养生
疾病名称: 附睾结核
疾病英文名称: tuberculosis of the epididymis
疾病概述:
附睾结核(tuberculosis of the epididymis)是男性常见的生殖系统结核之一,是由结核杆菌侵入附睾而产生,好发于青壮年。患者多有肾结核或生殖系统结核病史,附睾结核常伴有前列腺结核或精囊结核。结核菌通常由肾到前列腺、精囊,再到附睾,也有部分通过血行感染所致。患者常有阴囊坠胀感或疼痛,可触及附睾肿大及输精管增粗。一旦确诊应及时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若形成脓肿,可考虑进行手术。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男科
发病部位: 生殖部位
常见症状: 阴囊坠胀感、阴囊疼痛
主要病因: 结核杆菌侵入附睾
检查项目: 血常规、结核菌素检查、结核抗体检查、结核菌培养、B超、X线、CT、组织病理检查
重要提醒: 该病严重时可使输精管梗阻,导致男性不育。
流行病学-传染性:
若合并有肺部等部位的结核时,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20~40岁的青壮年。
病因-总述:
附睾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入附睾而产生,结核菌多经尿路和输精管逆行感染所致,也有少数是通过血行感染而引起。
病因-危险因素:
与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
症状-总述:
附睾结核多数为单侧,表现为肿大、变硬,肿块一般无痛或微痛,偶有急性发病者,附睾肿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发热、寒颤、夜间盗汗等结核病的全身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有阴囊坠胀感或疼痛,可触及附睾肿大及输精管增粗。附睾结核一般发展缓慢,附睾逐渐肿大,无明显疼痛,肿大的附睾可与阴囊粘连形成脓肿,脓肿破溃流出黏液及干酪样坏死物后,形成窦道。
症状-病情发展:
病变进一步发展可侵犯睾丸,使睾丸肿大,有时可合并少量睾丸鞘膜积液。侵及输精管时,输精管增粗,并呈无痛性结节状或串珠样改变。严重者可见经久不愈的阴囊窦道,从中不断排出脓性物质。
症状-并发症:
附睾结核的主要后遗症是附睾管和近端输精管不全或完全梗阻,可表现为少精或无精,而导致不育。
症状-伴随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有结核病的全身症状,如发热、寒颤、夜间盗汗、疲劳虚弱、食欲缺乏及体重减轻等。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生殖器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还会进行血常规、结核菌素、结核抗体、结核菌培养、X线、CT、B超等辅助检查,少数情况还会选择组织病理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阴囊、睾丸等进行仔细的检查,触摸是否有肿块、压痛等,注意观察是否有分泌物。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及血沉检查
血常规可见血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正常,淋巴细胞增高,血沉增快。
2、结核菌素试验
该试验多为阳性。
3、血清结核抗体检查
该检查多为阳性。
4、分泌物及脓液涂片或培养
该检查可发现结核菌。
检查-病理检查:
若患者无泌尿系结核,附睾病变又不典型,需靠组织病理检查确诊。
检查-影像学检查:
B超可以发现附睾肿大。X线可发现结核病灶。CT可帮助发现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结核病史以及附睾肿大、阴囊疼痛、阴囊坠胀感等典型症状,再结合结核相关检查、B超等检查结果即可确诊。医生在诊断过程中,还需要与非特异性附睾炎症、阴囊内丝虫病、附睾肿瘤等相似疾病进行鉴别。
诊断-诊断依据:
1、既往有结核病史。
2、在附睾触及大小不等、凹凸不平、压痛不明显的肿块。
3、尿及窦道脓液结核菌培养或涂片可呈阳性。
4、血液检查血沉明显增快,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5、B超发现结核病灶。
诊断-鉴别诊断:
附睾结核需与附睾和睾丸的非特异性炎症及肿瘤等相鉴别。
1、非特异性附睾炎症
多表现为附睾头部肿块,或呈均匀性肿大,压痛明显,一般不形成硬结,输精管大多正常,普通抗生素治疗有效。
2、阴囊内丝虫病
亦可有阴囊内硬结,但硬结位于附睾或输精管周围,能与附睾分开。
3、附睾肿瘤
罕见,睾丸肿瘤则以睾丸肿大为主,且呈进行性增大,对抗结核化疗无反应。诊断难以明确时应行手术探查。
治疗-治疗原则:
诊断确立后,病人应接受标准抗结核治疗,多数附睾结核可经保守治疗而治愈。当药物治疗无效或形成囊肿时,可进行手术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1、做好活动期结核病人的隔离工作,避免传染。
2、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均衡饮食,增强体质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治疗-药物治疗:
1、抗结核药物
患者遵医嘱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一般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药物。
2、其他
患者可同时使用维生素B6 。
治疗-相关药品:
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维生素B6
治疗-手术治疗:
睾丸受侵犯时,可将病变部分一并切除,但应尽量保留正常睾丸组织。输精管应高位切断并置于皮下。因附睾结核较少经生殖道播散,对侧正常输精管可不予结扎。附睾切除术的指征是:
1、形成脓肿或窦道及化疗无效。
2、肿块无变化或逐渐增大,无法排除肿瘤的可能。
治疗-治疗周期:
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附睾结核的治疗周期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单纯的男性生殖系统结核预后较好。在积极的药物治疗或药物与手术合并治疗下,一般可以治愈。如有严重的泌尿系结核同时存在,则治疗困难,预后不好。
预后-危害性:
附睾结核可导致附睾管和近端输精管不全或完全梗阻,患者出现为少精或无精,而导致不育。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能自愈,需要积极治疗来缓解不适。
预后-治愈性:
早期附睾结核采用药物治疗即可治愈。
预后-治愈率:
大部分单纯附睾结核可治愈。
预后-根治性:
单纯的附睾结核经积极治疗可根治。
预后-复发性:
再次接受结核菌素感染有复发的风险。
预后-生存周期:
不接受正规的治疗,可能会影响寿命。
日常-总述:
日常生活中遵医嘱按时服用抗结核药物,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促进疾病的康复。
日常-心理护理:
患者不要对结核病产生恐惧心理,可以多与医务人员交流,了解结核病的相关知识,知道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以治愈结核病,增强治疗的信心。家属对于患者要给予关心,减轻患者的恐惧及焦虑,避免患者产生自暴自弃的心态,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可以降低发生多重耐药结核病的风险。治疗期间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如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
日常-生活管理:
1、休养期间均衡饮食、保证睡眠充足、适量运动及避免不良情绪,增强体质,帮助身体对抗疾病。
2、保持室内卫生,室内时应尽量开窗通风。
3、做好隔离工作,避免传染给其他人。
日常-病情监测:
经药物治疗的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附睾有无肿大不消,有无发生瘘道。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遵医嘱按时复诊,由专业医师评估病情的转归。
日常-术后护理:
经手术治疗的患者,注意保持创口卫生清洁干燥,以免发生感染。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补充营养,宜食富含蛋白质类食品。
2、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保证多种营养的摄入,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战胜疾病。
饮食禁忌:
用药期间,注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
预防措施:
1、接种结核病疫苗,即卡介苗。
2、日常生活中避免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在不通气的密闭房间里共处太长时间。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3、身体其他部位有结核病灶,应积极治疗。
相关疫苗:
接种卡介苗可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