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肛漏疾病英文名称: anal fistula疾病别名: 痔漏、漏疮、穿肠漏疾病概述: 肛...
养生
疾病名称: 肛漏
疾病英文名称: anal fistula
疾病别名: 痔漏、漏疮、穿肠漏
疾病概述:
就诊科室: 肛肠外科
发病部位: 直肠、肛管与周围皮肤
常见症状: 肛周反复流脓水、疼痛、瘙痒等
主要病因: 湿热蕴组、正虚邪恋、阴液亏虚
相关中医疾病: 肛瘘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病因-基本病因:
肛痈溃后,余毒未尽,留连肉腠,疮口不合,日久成漏;或因肺脾两虚,气血不足,以及虚劳久嗽,肺肾阴虚,湿热乘虚流注肛门,久则穿肠透穴为漏。
检查-实验室检查:
1、碘化油造影检查
通过X线碘化油管道造影检查,可显示漏管走行、深浅、有无分支、与直肠是否相通及与直肠周围脏器的关系等。
2、亚甲蓝染色检查
通过从外口注入亚甲蓝稀释液,一方面可观察到直肠腔内有无亚甲蓝染色,确定是否有内口及内口的位置;另一方面根据注入的液体量可观察管道的长度及管腔的大小。
3、直肠腔内超声检查
可以发现条索状管道及内口的位置,为手术提供依据。
诊断-诊断原则:
1、临床表现本病不论性别、年龄及体质的强弱均可发生,但以成年人为多见。通常有肛痈反复发作史,并有自行溃破或曾切开引流的病史。
(1)流脓
流脓不止、久不收口为本病的特征。一般新形成的肛漏流脓较多,有粪臭味,色黄而稠;久之则脓水逐渐减少,时有时无;若过于疲劳或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时,则脓水增多;若内、外口及漏管较粗大时,可有少量粪便和气体从外口流出;若突然感觉肛门部肿胀疼痛者,常常表示有急性感染或有新的支管形成。
(2)疼痛
当漏管通畅时,一般不觉疼痛,而仅有局部坠胀不适感。若外口自行闭合,脓液积聚,可出现局部皮肤发红、肿胀、疼痛,严重的或有寒热;若溃破后脓水流出,症状可迅速减轻或消失。
(3)瘙痒
由于脓液不断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可引起瘙痒,有时可伴发肛周湿疮。
2、专科检查
(1)肛门视诊
可见外口,外口凸起较小者多为化脓性;外口较大,凹陷,周围皮肤暗紫,皮下有穿凿性者,应考虑复杂性或结核性肛漏。低位肛漏可在肛周皮下触及索条状物通向肛内,用力按压常有脓液从外口溢出。高位或结核性者一般不易触及。
(2)直肠指检
在肛管的后侧、齿线附近摸到中心凹陷的小硬结,有轻微压痛,往往是肛漏的原发性内口。
3、分类
(1)单纯性肛漏
凡是只有一个外口、一条管道、一个内口的,都可以称为单纯性肛瘘,或称为完全漏,又称内外漏;若只有外口下连漏管而无内口者,称为单口外漏,又称外盲漏;若只有内口与漏管相通而无外口的,称为单口内漏,又称内盲漏。
(2)复杂性肛漏
是指在肛门内、外有3个或以上的开口,或有2条以上管道的肛漏。若管道绕肛门而生,形如马蹄者,称为马蹄形肛漏。
诊断-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本病不论性别、年龄及体质的强弱均可发生,但以成年人为多见。通常有肛痈反复发作史,并有自行溃破或曾切开引流的病史。
(1)流脓
流脓不止、久不收口为本病的特征。一般新形成的肛漏流脓较多,有粪臭味,色黄而稠;久之则脓水逐渐减少,时有时无;若过于疲劳或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时,则脓水增多;若内、外口及漏管较粗大时,可有少量粪便和气体从外口流出;若突然感觉肛门部肿胀疼痛者,常常表示有急性感染或有新的支管形成。
(2)疼痛
当漏管通畅时,一般不觉疼痛,而仅有局部坠胀不适感。若外口自行闭合,脓液积聚,可出现局部皮肤发红、肿胀、疼痛,严重的或有寒热;若溃破后脓水流出,症状可迅速减轻或消失。
(3)瘙痒
由于脓液不断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可引起瘙痒,有时可伴发肛周湿疮。
2、专科检查
(1)肛门视诊
可见外口,外口凸起较小者多为化脓性;外口较大,凹陷,周围皮肤暗紫,皮下有穿凿性者,应考虑复杂性或结核性肛漏。低位肛漏可在肛周皮下触及索条状物通向肛内,用力按压常有脓液从外口溢出。高位或结核性者一般不易触及。
(2)直肠指检
在肛管的后侧、齿线附近摸到中心凹陷的小硬结,有轻微压痛,往往是肛漏的原发性内口。
3、分类
(1)单纯性肛漏
凡是只有一个外口、一条管道、一个内口的,都可以称为单纯性肛瘘,或称为完全漏,又称内外漏;若只有外口下连漏管而无内口者,称为单口外漏,又称外盲漏;若只有内口与漏管相通而无外口的,称为单口内漏,又称内盲漏。
(2)复杂性肛漏
是指在肛门内、外有3个或以上的开口,或有2条以上管道的肛漏。若管道绕肛门而生,形如马蹄者,称为马蹄形肛漏。
诊断-鉴别诊断:
1、肛门部化脓性汗腺炎
是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常可在肛周皮下形成漏管及外口,流脓,并不断向四周蔓延。检查时可见肛周皮下多处漏管及外口,皮色暗褐而硬,肛管内无内口。
2、舐前畸胎瘤
溃破骶前畸胎瘤是胚胎发育异常的先天性疾病。多在青壮年时期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如肿瘤增大压迫直肠可发生排便困难。若继发感染,可从肛门后溃破而在肛门后尾骨前有外口,但肛门指诊常可触及慨前有囊性肿物感而无内口。手术可见腔内有毛发、牙齿、骨质等。
治疗-治疗原则:
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内治法多用于手术前后以增强体质,减轻症状,控制炎症发展。
治疗-其他治疗:
1、切除术法
适应证低位肛漏。禁忌证瘘管病史少于3个月;瘘管有酿脓现象;有严重的肺结核及其他严重的全身性疾病者。
2、切开加挂线疗法
适应证高位肛漏。禁忌证同切除疗法。
预防措施:
1、保持肛门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发现肛门周围脓肿,宜早期切开排脓,一次性手术治疗,可防止后遗肛漏。
3、肛漏患者应尽早治疗,避免外口堵塞后,引起脓液积聚,排泄不畅,导致新的支管。
4、术后应防止出血,换药宜仔细认真,防止桥形愈合。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