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骨盆骨折疾病英文名称: fracture of the pelvis疾病别名: 骨盆骨损...
养生
疾病名称: 骨盆骨折
疾病英文名称: fracture of the pelvis
疾病别名: 骨盆骨损伤
疾病概述:
骨盆为是人体胯部的一个环形结构,由两块髋骨(每块髋骨由髂骨、坐骨、耻骨三部分组成)和一块骶尾骨组成,有向下肢传导躯干重量和支撑脊柱的作用。骨盆骨折(fracture of the pelvis)可由直接的暴力打击或从高处坠落等原因导致。骨折发生后,患者可有外伤、出血、局部疼痛等症状,常合并其他部位的损伤。本病一般病情较重,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骨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骨盆
常见症状: 局部疼痛、出血、肿胀、瘀斑、行动困难
主要病因: 由较大的暴力作用于骨盆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X线、CT、超声、诊断性腹腔穿刺
重要提醒: 患者发生车祸后,不可因暂时无明显表现而掉以轻心,应遵照医嘱进行观察,以便有异常情况时能进行及时救治。
临床分类:
1、按骨折部位分类
(1)骨盆边缘撕脱性骨折:还可分为髂前上棘撕脱骨折、髂前下棘撕脱骨折和坐骨结节撕脱骨折。
(2)髂骨翼骨折:多为侧方挤压暴力所致,移位多不明显,可为粉碎性。
(3)骶尾骨骨折:包括骶骨骨折和尾骨骨折。
(4)骨盆环骨折:包括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一侧耻骨上、下支骨折合并耻骨联合分离;耻骨上、下支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耻骨上、下支骨折合并髂骨骨折;髂骨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耻骨联合分离合并骶髂关节脱位。
2、按骨盆环的稳定性分类
(1)稳定型:后环完整。
(2)部分稳定型:旋转不稳定,但垂直稳定;后环不完全性损伤。
(3)旋转、垂直均不稳定:后环完全损伤。
3、按暴力方向分类
可分为侧方挤压损伤(LC骨折)、前后挤压损伤(APC骨折)、垂直剪切损伤(VS骨折)、混合暴力损伤(CM骨折)。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该病暂无权威的发病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死亡率:
开放性的骨盆骨折,死亡率达40%~70%。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骨盆边缘撕脱性骨折多见于青少年运动损伤。
2、骶髂关节脱位多见于儿童。
病因-总述:
骨盆骨折为强度较大的力作用于骨盆的相应骨骼所致,包括直接打击暴力、从高处跌落、车祸、工业意外以及骨盆附着肌肉的强力拉扯等暴力情况的发生。
病因-基本病因:
1、肌肉猛烈收缩可造成骨盆边缘肌附着点撕脱性骨折。
2、髂骨翼骨折多为侧方挤压暴力所致。
3、尾骨骨折多由跌倒坐地所致。
4、骨盆环骨折多为高能量暴力所致,如交通伤、高坠伤。
症状-总述:
单处骨折且骨盆环保持完整者,患者症状较轻,可表现为局部疼痛、压痛、肿胀及皮下瘀斑;但骨盆环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后,患者多不能起坐、翻身,下肢活动困难。另外,患者可合并有其他损伤,如尿道损伤、神经损伤等,出现尿痛、排尿困难、肢体感觉障碍等症状。
症状-并发症:
1、腹膜后血肿
骨盆各骨主要为松质骨,邻近又有许多动脉、静脉丛,血液供应丰富。骨折可引起广泛出血,患者可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巨大的血肿还沿腹膜后疏松结缔组织间隙蔓延至肠系膜根部、肾区及膈下,还可向前至侧腹壁。如为腹膜后主要大血管断裂,患者可迅速死亡。
2、腹腔内脏损伤
耻骨支骨折移位容易引起尿道损伤、会阴部撕裂,可造成直肠损伤或阴道壁撕裂。膀胱或尿道损伤可出现尿痛、血尿或排尿困难。直肠破裂如发生在腹膜反折以上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如在反折以下,则可导致直肠周围感染。
3、神经损伤
主要是腰骶神经丛与坐骨神经损伤,下肢相应部位可有神经麻痹表现。骶骨Ⅱ区与Ⅲ区的骨折则容易发生腰骶神经根损伤。骶神经损伤会导致括约肌功能障碍。
4、脂肪栓塞与静脉栓塞
盆腔内静脉丛破裂可引起脂肪栓塞,其发生率可以高达35%~50%,症状性肺栓塞率为2%~10%,其中致死性肺栓塞率为0.5%~2%。
5、失血性休克
部分患者伤情较重,可能会发生大出血,进而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的发生,表现为神志淡漠、皮肤苍白、四肢厥冷、尿少、脉快、血压下降等症状。失血性休克是本病患者死亡的一个常见原因。
就医-急诊指征:
1、从较高处跌落、被高速撞击。
2、胯部受伤有开放性伤口、活动困难、大出血等表现。
3、出现其它危急情况。
以上均须紧急处理,及时前往急诊科,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胯部受到外力作用后出现皮下瘀斑、局部压痛等表现。
2、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骨盆骨折患者伤情都较严重,应就诊于急诊科,必要时,会由急诊科转至骨科,接受专科治疗。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前往就诊的过程中,患者尽量不要挪动或转动身体,以免加重伤势。
3、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手术吗?多久能好?
3、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腰骶部受到外力打击后出现腹部疼痛、出血、难以行动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相应的体格检查,初步了解病情;然后为明确诊断及了解病情,可能还需要进行X线、CT、超声等检查;必要时,还会进行诊断性腹腔穿刺。
检查-体格检查:
1、一般检查
医生通过简单的视诊和触诊来了解患者是否有压痛、瘀斑、出血、畸形改变等表现。在耻骨和坐骨骨折的患者中,可见到会阴部瘀斑。
2、骨盆分离试验与挤压试验
医生使用双手交叉撑开患者两髂嵴,使骨盆前环产生分离,如出现疼痛即为骨盆分离试验阳性。医生用双手挤压患者的两髂嵴,伤处出现疼痛为骨盆挤压试验阳性。阳性表明患者骨盆有损伤。进行以上两项检查时偶尔会感到骨擦音。
3、肢体长度测量
患者平躺,医生通过测量剑突与两髂前上棘之间的距离来判断两侧肢体长度是否对称。如肢体有移位的,则两侧测量的长度不一致。医生也可能会通过测量脐孔与两侧内踝尖端之间的距离来做对比。
4、肛门指诊
医生带上手套,涂抹润滑油,将一个或两个手指伸入患者的肛门内进行触诊。有直肠损伤时,肛门出血,肛门指诊可有血迹。
检查-其他检查:
诊断性腹腔穿刺:对于有腹痛、腹胀及腹肌紧张等腹膜刺激症状者可行诊断性腹腔穿刺。如抽吸出不凝的血液,提示腹腔内脏器破裂的可能。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
X线检查是了解骨折情况的必要手段,对疑似骨折者,必须进行X线检查。通过X线检查,一般可明确骨折部位、骨折类型及其移位情况,亦常能提示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2、CT
CT平扫、包括冠状面和矢状面重建的多层面重建和三维重建已普遍用于骨盆骨折的诊断,可以详细显示骨盆的断层信息,对判断骨盆后环损伤尤其有意义。CT三维重建可以将骨盆骨折完整、直观、立体地展现在医生面前,并且图像可以沿任意轴线以不同角度旋转,利于选择最佳视角观察,对于确定骨盆骨折的类型和制订治疗方案均有帮助。
3、超声
超声检查可作为腹、盆腔脏器损伤的筛查方法。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外伤史等病史,结合临床表现以及相应的辅助检查,一般可对本病做出确诊。在诊断时,应注意是否存在多发伤的情况。
治疗-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为首先防治威胁生命的大量出血与内脏器官损伤,但也要对不稳定的骨盆骨折进行早期复位和持续固定,以利控制骨折的大出血,减轻疼痛。不同类型的骨折治疗措施有所不同,主要的治疗措施为手术治疗,而对于无明显移位的骨盆环骨折只需卧床休息4周左右。
治疗-一般治疗:
监测血压和脉搏、建立静脉通道往往都是比较重要的措施。同时,应注意卧床休息。
治疗-药物治疗:
1、陈旧性尾骨骨折疼痛严重者,可在尾骨周围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
2、对发生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可能会使用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去甲肾上腺素
治疗-手术治疗:
1、外固定
外固定架是治疗骨盆骨折的常用方法,手术创伤小,技术相对简单。但是,可能会发生针道感染、周围皮肤刺激及给病人带来不便。
2、内固定
内固定为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主要选择。
(1)优点:可以达到骨盆骨折的解剖复位并能维持复位;在生物力学上比外固定更稳定;随着影像学技术和导航技术的发展,内固定及微创手术固定越来越安全;允许病人早期活动。
(2)风险:包括手术时间长、出血多、感染、神经血管损伤以及内固定失效等。
3、微创手术
骨盆骨折脱位微创手术是骨盆损伤治疗的发展趋势,能明显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并降低死亡率。导航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微创手术的成功率。
治疗-其他治疗:
1、导尿
对于不能自主排尿的患者,应进行导尿。
2、手法复位
有移位的尾骨骨折,医生可能会将手指插入患者肛门内,将骨折片向后推挤复位,但易再移位。
3、其他
(1)对于髂前上、下棘撕脱骨折,患者可于髋、膝屈曲位卧床休息3~4周。
(2)对于无移位的骶尾骨骨折,治疗以卧床休息为主,骶部垫气圈或软垫。
(3)对于单纯性耻骨联合分离且较轻者,可使用骨盆兜悬吊固定。此法不适用于侧方挤压力量所致的耻骨支横行骨折。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1、对所有骨盆骨折病人,均应按照高级创伤生命支持(ATLS)进行处理,分为初期检查和二期检查。在初期检查阶段,按照ABCDE顺序进行。具体措施为A通畅气道,保护颈椎;B维持呼吸,处理胸部急性情况,必要时机械通气;C维持循环,控制出血;D神经系统检查;E病人全面暴露。
2、对于存在大出血的患者,医生会采用骨盆带、外固定架、骨盆C钳等来稳定骨盆环,并进行快速输血等措施来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上述方法作用较小,医生还会进行填塞止血或血管造影栓塞止血等措施。
预后-一般预后:
骨盆骨折,如果为单纯性骨折且移位不多者,治疗效果都比较满意。如果为严重骨折且并发症严重者,则预后可能较差,甚至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
预后-危害性:
1、部分患者病情较重,可能会发生死亡。
2、创伤的发生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
3、骨折恢复期间对患者正常的生活与工作都有不良的影响。
预后-自愈性:
部分损伤较轻的患者,不必进行特殊处理,卧床休息一段时间即可自行恢复。
预后-治愈性:
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部分患者可得到治愈。
日常-总述:
骨盆骨折患者需长期卧床,家属需要多陪伴、照顾患者,减轻患者可能产生的不良情绪;同时,按时给患者翻身,但注意不要大幅度搬动患者;另外,要注意促进患者排痰,按摩受压部位皮肤,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在患者情况恢复良好后,还应尽早进行恢复锻炼。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患者因自身健康或生命受到威胁,易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
2、护理要点
(1)家属:鼓励患者,让患者正确面对现实,给予患者一定的安慰,使患者解除思想顾虑,并使患者心情舒畅。
(2)患者:多进行自我鼓励,保持积极的心态,减少恐惧心理。
日常-生活管理:
1、病情恢复期间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机体消耗,促进机体恢复。
2、注意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温度适宜,室内应维持一定的湿度。保持床单、被褥的清洁、干燥、柔软。
3、由于患者微长期卧床,局部血运差,易出现压疮,应做好皮肤护理,至少1小时翻身1次,适当按摩受压处,预防压疮的发生。
4、患者情况恢复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恢复锻炼。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按时复诊,检查内固定有无移位及骨折愈合情况。
日常-术后护理:
1、骨盆骨折术后应尽量避免大幅度搬动患者,防止内固定断裂、脱落,给予平卧位或与健侧卧位交替,严禁保持坐位的姿势。
2、家属按时轻拍患者胸背部,促进痰液排出,以免引发肺部感染。
3、家属按时按摩受压部位皮肤,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潮湿刺激,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按时翻身。以免因术后卧床时间长,而导致发生压疮。
饮食调理:
本病可能会存在失血较多的情况,应给予患者充分的营养补充,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以及保持机体的正常功能。
饮食建议:
1、保证能量供给,可食用一些高热量、高蛋白质的易消化食物。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有畜肉、禽肉、蛋类及鱼、虾、蟹等;还有大豆类,包括黄豆、大青豆和黑豆等,其中以黄豆的营养价值最高。
2、食用以富含钙的食物,钙是骨的主要成分。日常生活中,钙质丰富的食物有牛奶、海带和虾皮、豆制品、动物骨头等。
3、保障大便的顺畅,可以给患者适当吃一些香蕉之类的通便的食物。
饮食禁忌:
病情恢复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预防措施:
本病多由强大暴力外伤引起,因此做好安全防护可以减少骨盆骨折的发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