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喉息肉疾病英文名称: polyp of larynx疾病概述: 喉息肉(polyp of...
养生
疾病名称: 喉息肉
疾病英文名称: polyp of larynx
疾病概述:
喉息肉(polyp of larynx)是为位于喉部的良性病变。喉息肉好发于声带游离缘前1/3与中1/3处,发于声带的喉息肉又称为声带息肉。喉部其他部位也可发生息肉,但发病率低。本病主要症状为长时间的声嘶,确诊后常采用手术切除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发病部位: 咽喉、头部
常见症状: 声嘶
主要病因: 主要因发声不当或过度发声、上呼吸道感染、吸烟等因素导致
检查项目: 喉镜检查、病理检查、嗓音学检查、嗓音主观评估、语图仪检查
重要提醒: 一经确诊,应尽快手术切除,避免息肉不断增大,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相关中医疾病: 喉瘖(喑)
临床分类:
1、根据其病理变化,声带息肉可分4型:出血型、玻璃样变性、水肿型及纤维型。
2、根据超微结构改变,将声带息肉分为胶质型和毛细血管扩张型。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男性发病多于女性,以青壮年多见。
病因-总述:
引起喉息肉的病因有很多种,如发声不当或过度发声、上呼吸道感染、吸烟、内分泌紊乱、变态反应、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声门闭合不全等。
病因-基本病因:
1、发声不当或过度发声
过度、不当发声可致声带血流量持续下降,局部循环障碍并缺氧,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部水肿及血浆纤维素渗出,严重时血管破裂形成血肿,炎性渗出物最终聚集、沉积在声带边缘形成息肉。
2、上呼吸道病变
感冒,急、慢性喉炎,鼻炎,鼻窦炎等可作为声带息肉发生的诱因。在有上呼吸道炎症存在的基础上滥用声带发声,容易发生声带息肉。
3、吸烟
吸烟可刺激声带,使声带处于充血状态,加上发声不当,更容易造成声带损伤,从而形成息肉。
4、内分泌紊乱
声带息肉样变性多见于更年期妇女,可能与雌激素有关。
5、变态反应
声带息肉的组织学表现有嗜酸及嗜碱性粒细胞增多且根据声带息肉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好转和声带息肉的光镜及电镜组织学所见,有学者认为与变态反应有关。
6、其他
也有学者认为声带息肉的发生与局部解剖、声带黏膜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血管神经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声门闭合不全过度代偿等相关。
症状-总述:
本病主要症状为声嘶,因声带息肉大小、形态和部位的不同,音质的变化、嘶哑的程度也有所不同,严重者可引起完全失声,甚至呼吸困难等。
症状-典型症状:
1、轻者为间歇性声嘶,发声易疲劳,音色粗糙,发高音困难,重者严重沙哑。
2、息肉大小与发音的基频无关,与音质粗糙有关。
3、巨大的息肉位于两侧声带之间者,可完全失声,甚至可导致呼吸困难和喘鸣。
4、息肉垂于声门下者常因刺激引起咳嗽。
症状-并发症:
失声、呼吸困难和喘鸣等。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若出现声嘶、沙哑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一般会先做喉镜检查,必要时会要求患者做病理检查、嗓音学检查、嗓音主管评估、语图仪检查等。
检查-病理检查:
手术切除的喉息肉均应常规送病理检查,以免将早期声带癌变漏诊。
检查-其他检查:
1、喉镜检査
常在声带游离缘前中份见有表面光滑、半透明、带蒂如水滴状肿物,多呈灰白或淡红色,偶有紫红色,大小如绿豆、黄豆不等。悬垂于声门下腔的巨大息肉,常带蒂,状如紫色葡萄,可随呼吸气流上下活动。
2、嗓音声学检查
作为喉功能检查的客观手段,主要包括主观听觉检查和客观声学检查。嗓音客观声学检查适用于儿童、害怕喉镜检查等患者,不仅可以诊断声带息肉,还可以评定治疗效果,判断声带功能恢复的程度。
3、嗓音主观评估
目前临床上评定嗓音障碍的常用量表有嗓音障碍指数(VHI)、主观听感知评估参数(GRBAS)量表和嗓音障碍严重指数(DSI)。此方法是获得患者全面信息的重要方法,应与客观评价联合应用,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4、语图仪检查
(1)声带息肉位置靠前,基底较大者语图上1000Hz以上的谐波中混有较多的噪音成分,甚至在3000Hz以上的谐波成分均被噪音代替。
(2)息肉位置靠后,比较孤立,其语图表现类似声带小结,或仅于第一、二(F1、F2)共振峰谐波之间或高频端有少量噪音成分,波纹不规律,有断裂现象。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临床表现和喉镜检查结果,一般可明确诊断。医生在诊断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排查患者是否存在声带囊肿、喉乳头状瘤、喉癌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声带囊肿
为声带良性病变,由于炎症、外伤、病毒等因素,引起声带黏液腺管阻塞造成黏液潴留所致。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声嘶。间接喉镜或纤维喉镜检查可见声带上半球形或半椭圆形局限隆起,界限可不清楚,黄白色或淡红色,表面光滑,可有丝状小血管分布。透过黏膜见中央有反光强的乳白色或淡黄色的囊性物。可通过病理活检与喉息肉鉴别。
2、喉乳头状瘤
是喉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常见症状为声嘶或失声,肿瘤大者,可引起咳嗽、喘鸣、呼吸困难等。喉镜检查见肿瘤呈苍白、淡红或暗红色,表面常呈桑椹状或仅粗糙不平如绒毛而无乳头可见,肿瘤好发于一侧声带边缘或前联合,儿童常为多发,可发生于声带、室带及喉室等处。病变限于黏膜表面,无声带活动障碍。活组织检查可与喉息肉鉴别。
3、喉癌
多发生于喉的前部,早期大都局限于一侧,病变发展较快,声嘶发展迅速。以声嘶、呼吸困难、咳嗽、吞咽困难及颈淋巴结转移为主。喉镜检查可见喉内有肿物,呈菜花型、溃疡型、结节型、包块型等,质脆易出血。肿物活检和肿物外观可与喉息肉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喉息肉以手术切除为主,一般需在喉镜下切除,也可选择激光切除。此外,还可辅以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类药物)、行为干预(减少用嗓、清淡饮食)、嗓音训练等治疗方法。
治疗-一般治疗:
嘱患者减少用嗓,学习良好的用嗓方式,避免大声说话或长时间说话,清淡饮食,禁烟、酒,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对声带造成不良刺激。
治疗-药物治疗:
常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进行治疗,必要时可采用超声雾化方法用药。
1、糖皮质激素
对变态反应引起的喉息肉时,有一定缓解效果。
2、抗生素
对于伴有感染的喉息肉患者,可使用抗生素抗感染。
治疗-相关药品:
泼尼松、甲泼尼松、倍他米松
治疗-手术治疗:
1、声门暴露良好的带蒂息肉,可在间接、纤维或电子喉镜下摘除。
2、局麻不能配合者,可在全麻下经支撑喉镜切除息肉,有条件者可在显微镜下切除,也可行激光切除。
3、年老体弱、颈椎病及全身状况差者,宜在软管喉镜下切除。
治疗-其他治疗:
嗓音训练: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训练时间和方法,促进声带功能恢复。声带息肉术后患者需经过规范化、科学的嗓音训练可有效恢复声带功能。
治疗-治疗周期:
喉息肉的治疗周期一般为1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中医治疗:
金嗓散结丸等中成药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与患者病情、治疗干预是否及时等多种因素有关。一般预后良好。
预后-危害性:
1、若息肉经久不治,可能会不断增大,甚至引起呼吸不畅等不适,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2、喉息肉位于声带处,患者声音嘶哑,影响患者日常用嗓。
3、喉息肉经久不治疗可能癌变,从而危及生命。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会自愈。
预后-治愈性:
本病通过手术治疗可治愈。
预后-治愈率:
大部分患者可通过积极治疗治愈。
预后-根治性:
通过积极治疗,可实现根治。
预后-复发性:
出现发声不当或过度发声、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等诱因,有可能再次复发。
日常-总述:
日常生活中因避免过度发声,保护声带,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喉息肉复发。
日常-心理护理:
因声嘶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可出现过度焦虑等不良情绪,患者应保持乐观心态,正确面对和认识疾病,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医护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遵医嘱用药,禁止私自停药或者换药,以防延误病情。
日常-生活管理:
1、避免长时间高声讲话,以防加重喉部不适。
2、远离不良环境,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刺激喉部。
3、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4、关注天气变化,注意保暖,避免感冒等呼吸道感染病变。
5、适当加强锻炼,可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促进机体康复。
日常-病情监测:
注意声音嘶哑的恢复情况,并监测有无局部疼痛不适等病变,如有异常要及时告知医生并接受相关治疗。
日常-复诊须知:
遵循医嘱定期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医诊治。
日常-术后护理:
术后噤声2~4周,使声带休息,减轻声带水肿充血。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正常饮食,多吃蔬菜、水果、肉蛋等食物,保持机体营养摄入充足,有利于机体恢复。
饮食禁忌:
戒烟禁酒,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对喉部造成不良反应,影响声带恢复。
预防措施:
1、避免过度或不当发声,保持心态平和、情绪稳定。
2、戒烟禁酒,少食用刺激食物,避免对声带产生不良刺激。
3、多参加户外运动,增强免疫力,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4、学习正确的发声方法,减少声带损伤情况。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