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呼吸性酸中毒疾病英文名称: respiratory acidosis疾病别名: 呼酸疾病...
养生
疾病名称: 呼吸性酸中毒
疾病英文名称: respiratory acidosis
疾病别名: 呼酸
疾病概述:
呼吸性酸中毒(respiratory acidosis)系指肺泡通气及换气功能减弱,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生成的CO2,以致血液PaCO2增高,引起高碳酸血症。常见的症状有呼吸急促、呼吸困难、意识不清、血压下降甚至昏迷。病因治疗是救治的关键,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高。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普通外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常见症状: 胸闷、呼吸困难、躁动不安、头痛、发绀、血压下降、谵妄、昏迷、脑水肿、脑疝、呼吸骤停
主要病因: 常由吸入二氧化碳过多、呼吸中枢抑制、呼吸肌或胸壁障碍、上气道阻塞以及肺部疾病导致
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血气分析、X线、CT、磁共振显像、心电图
重要提醒: 呼吸性酸中毒病因治疗是救治关键,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高。
临床分类:
根据发病的快慢分为:
1、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2、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有相关原发疾病的人群。
病因-总述:
引起PaCO2原发性升高导致呼吸性酸中毒的原因,可为吸入CO2过多导致PaCO2升高,或由于呼吸通气障碍而致的CO2排出受阻,呼吸通气障碍引起的呼吸性酸中毒更常见。
病因-基本病因:
1、呼吸通气障碍
(1)呼吸中枢抑制
主要造成急性呼吸性酸中毒。中枢病变包括脑外伤、颅内病变等造成呼吸节律调节障碍;脑干部脑疝形成、脑炎或使用过多抑制呼吸中枢的药物等直接造成脑干呼吸中枢节律性功能障碍。
(2)呼吸肌或胸壁障碍
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可见于重症肌无力、周期性瘫痪急性发作、严重低钾或低磷血症、吉兰-巴雷综合征以及少部分氨基苷类抗生素中毒。慢性呼吸性酸中毒见于脊髓灰质炎后、肌萎缩侧束硬化症、多发性硬化症、严重黏液性水肿、严重胸廓畸形等。
(3)上气道阻塞
可由急性气管异物、急性咽部痉挛等引起。
(4)肺部疾病
急性者可由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严重支气管哮喘或肺炎、气胸、血胸等引起。慢性者最常见的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或肺组织广泛纤维化等。
2、CO2吸入过多
常见于麻醉机的钠石灰效能减低(钠石灰可吸收患者呼出的CO2),使CO2潴留于患者体内而造成呼吸性酸中毒。
病因-危险因素:
1、有原发的肺部疾病。
2、有脑炎、颅脑损伤、脑炎等颅脑疾病。
3、有呼吸肌或胸壁疾病,如重症肌无力、脊髓灰质炎等。
症状-总述:
急性呼吸性酸中毒症状严重,除呼吸系统症状外,还常由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循环系统症状等。慢性呼吸性酸中毒症状不如急性者严重,由于大多数是因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引起,因此以这些疾病的相关表现为主。
症状-典型症状:
1、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1)呼吸系统症状
病人可有胸闷、呼吸困难。
(2)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起始时患者有头痛、视野模糊、烦躁不安等,进一步可进展为震颤、神志模糊以致谵妄,严重的可发展至完全昏迷。
(3)循环系统症状
可出现周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心输出量下降以及心律失常等。
(4)其他
呼吸抑制、肝肾损伤、电解质紊乱等。
2、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包括气促、呼吸困难、咳嗽、下肢水肿以及其他缺氧症状等。
症状-并发症:
心室纤颤: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合并高钾血症可引起心室纤颤。
就医-急诊指征:
1、突发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发绀;
2、突然出现头痛、视野模糊、烦躁不安,甚至震颤、意识模糊、谵妄、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
3、出现其他危急的情况。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就诊科室:
急诊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进行抽血检查,建议空腹抽血。
3、建议患者穿宽松的衣服,以便医生进行相关检查。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建议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具体都有哪些不适症状?
2、什么时候出现的这些症状?持续了多久?
3、是否患有基础疾病?是否有慢阻肺?
4、之前是否住过院?都接受过哪些治疗?
5、是否用过机械通气治疗?
6、在家进行过氧疗吗?具体情况如何?
7、平时是否服用过什么药物?使用过氨茶碱等茶碱类药物吗?
8、有没有对什么药物过敏?
9、亲属中是否曾有人出现过类似情况?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
2、我的情况严重吗?会有生命危险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需要住院吗?
4、目前都有什么治疗方法?
5、治疗期间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6、治疗后是否会留有后遗症?还会复发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有没有好的方法来预防?
9、是否需要复查?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若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躁动不安等表现,应尽快就医处理。医生在体格检查后,通常建议患者做血尿检查、X线、CT、MRI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体格检查了解呼吸、心率、血压以及意识状态等情况,初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可能发现视盘水肿、心律失常等。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医生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白细胞是否正常。
2、尿常规
主要用于检查尿蛋白是否正常。
3、血气分析
医生借助血气分析可发现血pH降低,CO2CP增高,血PaCO2增高,HCO3升高或正常等情况。
检查-其他检查:
心电图检查:可以提示心脏异常,如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等。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
可以检查胸廓、肺部异常,如气胸、胸腔积液等。
2、CT
肺CT可以检查胸廓和肺部的病变,颅脑CT能判断大脑损伤程度。
3、磁共振显像
一般用于发现颅脑疾病,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大脑损伤程度。
诊断-诊断原则:
病人有呼吸功能受影响的病史,又出现典型的症状(如呼吸困难、躁动不安、血压下降、谵妄等),再结合动脉血气分析的结果,即应怀疑有呼吸性酸中毒。
诊断-诊断依据:
1、有呼吸功能受影响的病史
如脑外伤、重症肌无力、气道阻塞或肺炎等。
2、典型症状
如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神志不清、昏迷、血压下降等。
3、动脉血气分析
(1)急性呼吸性酸中毒,pH明显下降,PaCO2增高,血浆HCO3可正常。
(2)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血pH下降不明显,PaCO2增高,血HCO3亦有增高。
治疗-治疗原则:
尽快针对原发病因进行治疗,采取积极措施改善患者通气功能,谨慎补碱,注意改善供氧,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及循环系统功能正常。
治疗-一般治疗:
1、病因治疗是治疗的根本措施,应针对病因解除呼吸道梗阻,引起慢性呼吸性酸中毒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感染、扩张小支气管、促进排痰等措施。
2、改善通气,采取积极措施改善病人的通气功能,扩张支气管,使气道通畅。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并使用呼吸机,能有效地改善机体的通气及换气功能。
3、低流量吸氧,必要时机械通气。
4、给予营养支持。
5、改善供氧,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及循环系统功能正常。
治疗-药物治疗:
补碱药物:NaHCO3是常用的补碱药物,使用补碱药物应慎重。
治疗-相关药品:
NaHCO3
治疗-手术治疗:
呼吸道梗阻紧急时,可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实施机械通气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1、如果出现休克则应用抗休克治疗。
2、警惕消化道出血,注意及时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呼吸性酸中毒的治疗周期一般为4-12周,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呼吸性酸中毒进展迅速,病情严重,如诊断治疗不及时,死亡率高。
预后-危害性:
呼吸性酸中毒对中枢神经、循环系统均有影响,会导致心率失常、神志不清甚至昏迷等,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呼吸中枢麻痹,引起患者死亡。
预后-自愈性:
本疾病进展迅速,需要积极治疗。
预后-治愈性:
呼吸性酸中毒经及时地诊断、治疗,可以治疗成功。
预后-治愈率:
呼吸性酸中毒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预后也不相同,目前缺乏大样本数据统计。
预后-根治性:
通过积极的治疗,呼吸性酸中毒病因彻底去除后,一般可以根治。
预后-复发性:
呼吸性酸中毒在患者再次出现通气障碍等病因时,可能会再次出现呼吸性酸中毒。
日常-总述:
患者应保持乐观心态,积极治疗,控制原发病,出现病情变化及时就医,健康饮食,适当运动,增强抵抗力,预防感染。
日常-心理护理:
患者多有原发病因,应尽量避免原发病带来的烦躁、担忧等负面情绪,患者可以多与医务人员沟通,了解疾病详情,建立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阅读药物说明书或咨询医生,警惕药物的不良反应。
日常-生活管理:
1、健康、均衡饮食,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
2、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3、积极防治感染性疾病。
日常-复诊须知:
有原发疾病的患者遵医嘱按时复诊。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多吃蔬菜、水果等健康食物。
2、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帮助身体恢复。
饮食禁忌:
1、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喝酒。
2、可能造成气道阻塞的食物应减少食用,儿童食用糖果、花生等食物时要格外注意。
预防措施:
1、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病情出现变化应及时就医。
2、预防肺部感染。
3、生活中注意避免可能引起气道阻塞的行为,出现气道阻塞第一时间送医。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