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疖疾病英文名称: furuncle疾病概述: 疖,中医病名。是指发生在肌肤浅表部位、范围...
养生
疾病名称: 疖
疾病英文名称: furuncle
疾病概述: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肌肤浅表部位
常见症状: 色红、灼热、疼痛,突起根浅,肿势限局,范围多小于3cm,易脓、易溃、易敛
主要病因: 内郁湿火,外感风邪
相关中医疾病: 疖、头皮穿凿性脓肿、疖病等
病因-基本病因:
检查-实验室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局部皮肤红肿疼痛,可伴有发热、口干、便秘、苔黄、脉数等症状。
1、有头疖
患处皮肤上有一红色结块,范围小于3cm,灼热疼痛,突起根浅,中心有一脓头,出脓即愈。
2、无头疖
皮肤上有一红色结块,范围小于3cm,无脓头,表面灼热,触之疼痛,2-3天化脓,溃后多迅速愈合。
3、蝼蛄疖
多发于儿童头部。临床常见两种类型:一种是坚硬型,疮形肿势虽小,但根脚坚硬,溃破出脓而坚硬不退,疮口愈合后还会复发,常为一处未愈,他处又生;一种是多发型,疮大如梅李,相联三五枚,溃破脓出而不易愈合,日久头皮窜空,如嵝蛄串穴之状。不论何型,局部皮厚且硬者较重,皮薄成空壳者较轻。
4、疖病
好发于项后发际、背部、臀部。几个到几十个,反复发作,缠绵不愈。也可在身体各处散发疖肿,一处将愈,他处续发,或间隔周余、月余再发。患消渴病、习惯性便秘或营养不良者易患本病。
诊断-诊断依据:
局部皮肤红肿疼痛,可伴有发热、口干、便秘、苔黄、脉数等症状。
1、有头疖
患处皮肤上有一红色结块,范围小于3cm,灼热疼痛,突起根浅,中心有一脓头,出脓即愈。
2、无头疖
皮肤上有一红色结块,范围小于3cm,无脓头,表面灼热,触之疼痛,2-3天化脓,溃后多迅速愈合。
3、蝼蛄疖
多发于儿童头部。临床常见两种类型:一种是坚硬型,疮形肿势虽小,但根脚坚硬,溃破出脓而坚硬不退,疮口愈合后还会复发,常为一处未愈,他处又生;一种是多发型,疮大如梅李,相联三五枚,溃破脓出而不易愈合,日久头皮窜空,如嵝蛄串穴之状。不论何型,局部皮厚且硬者较重,皮薄成空壳者较轻。
4、疖病
好发于项后发际、背部、臀部。几个到几十个,反复发作,缠绵不愈。也可在身体各处散发疖肿,一处将愈,他处续发,或间隔周余、月余再发。患消渴病、习惯性便秘或营养不良者易患本病。
诊断-鉴别诊断:
1、痈
常为单发,初起无头,局部顶高色赤,表皮紧张光亮,肿势范围较大,6-9cm,初起即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
2、颜面疔疮
初起有粟粒状脓头,根脚较深,状如钉丁,肿势散漫,肿胀范围显著大于疖,出脓时间较晚且有脓栓,大多数患者初起即有明显的全身症状。
3、嚢肿型痤疮
好发于面颊部和背部,初为坚实丘疹,挤之有豆渣样物质,反复挤压形成大小不等的结节,常继发化脓感染,破溃流脓,形成窦道及疤痕,病程较长,30岁以后发病减少。
治疗-治疗原则:
治疗-其他治疗:
1、初起小者用千捶膏盖贴或三黄洗剂外搽;大者用金黄散或玉露散,以金银花露或菊花露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或紫金锭水调外敷;也可用鲜野菊花叶、蒲公英、芙蓉叶、龙葵、败酱草、丝瓜叶取其一种,洗净捣烂敷于患处,每天1〜2次,或水煎每日外洗2次。
2、脓成宜切开排脓,九一丹、太乙膏盖贴;深者可用药线引流。脓尽用生肌散、白玉膏收口。
3、蝼蛄疖宜做十字形切开,如遇出血,可用棉垫加多头带缚扎以压迫止血。若有死骨,待松动时用镊子钳出。可配合垫棉法,使皮肉粘连而愈合。
预防措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