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咳嗽疾病英文名称: cough疾病概述: 咳嗽,中医病证名。是指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导致肺...
养生
疾病名称: 咳嗽
疾病英文名称: cough
疾病概述: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发病部位: 肺
主要病因: 外邪袭肺、内邪干肺
相关中医疾病: 急慢性支气管炎、部分支气管扩张症
病因-基本病因:
咳嗽分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咳嗽的病因,一是外邪袭肺;二是内邪干肺,均可致肺气不清,失于宣肃,迫气上逆而作咳。
1、外邪袭肺
自然界有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由于气候突变或调摄失宜,六气伤人致病即为六淫。外感六淫,从口鼻或皮毛而入,使肺气被束,肺失肃降,迫气上逆而作咳。
2、内邪干肺
脏腑功能失于调节,影响及肺。可分其他脏腑病变涉及于肺和肺脏自病两端。它脏及肺的咳嗽,可因情志刺激,肝失条达,气郁化火,气火循经上逆犯肺;或由饮食不当,嗜食烟酒、辛辣助火之品,熏灼肺胃,灼津生痰;过食肥甘厚味,致使牌失健运,痰浊内生,上扰于肺,阻塞气道,均可使肺气上逆而作咳。因肺脏自病者,常因肺系多种疾病迁延不愈,肺脏虚弱,阴伤气耗,肺主气的功能失常,以致肃降无权,而上逆作咳。
检查-实验室检查:
外感咳嗽,常见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慢性咳嗽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心病、肺癌等,可结合病史、病情、体检作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血沉、痰培养、胸部X线透视或摄胸片,以资协助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临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应查询病史的新久,起病的缓急,是否兼有表证,判断外感和内伤。外感咳嗽。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有肺卫表证。内伤咳嗽,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多伴有其他兼证。
诊断-诊断依据:
临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应查询病史的新久,起病的缓急,是否兼有表证,判断外感和内伤。外感咳嗽。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有肺卫表证。内伤咳嗽,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多伴有其他兼证。
诊断-鉴别诊断:
1、咳嗽特点的鉴别
包括时间、节律、性质、声音以及加重的有关因素。
咳嗽时作,白天多于夜间,咳而急剧,声重,或咽痒则咳作者,多为外感风寒、风热或风燥引起;若咳声嘶哑,病势急而病程短者,为外感风寒、风热或风燥,病势缓而病程长者,为阴虚或气虚;咳声粗浊者,多为风热或痰热伤津者所致;早晨咳嗽,阵发加剧,咳嗽连声重浊,痰出咳减者,多为痰湿或痰热咳嗽;午后、黄昏咳嗽加重,或夜间有单声咳嗽,咳声轻微短促者,多属肺燥阴虚;夜卧咳嗽较剧,持续不已,少气或伴气喘者,为久咳致喘的虚寒证;咳而声低气祛者属虚,洪亮有力者属实;饮食肥甘、生冷加重者多属于痰湿;情志郁怒加重者因于气火;劳累、受凉加重者多为痰湿、虚寒。
2、咳痰特点的鉴别
包括痰的色、量、质、味等。
咳而少痰者多属燥热、气火、阴虚;痰多者常属湿痰、痰热、虚寒;痰白而稀薄者属风、属寒;痰黄而稠者属热;痰白质黏者属阴虚、燥热;痰白清稀,透明呈泡沫样的属虚、属寒;咯吐血痰者,多为肺热或者阴虚;如脓血相兼者,为痰热瘀结成痈之候;咳嗽,咯吐粉红色泡沫痰,咳而气喘,呼吸困难者,多属心肺阳虚,气不主血;咳痰有热腥味或者腥臭气者为痰热,味甜者属痰湿,味咸者属肾虚。
3、咳嗽与咳喘的鉴别
咳嗽仅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不伴喘证;咳喘则咳而伴喘,常因咳嗽反复发作,由咳而致喘,临床以咳喘病并作为特点。
治疗-治疗原则:
咳嗽的治疗应分清邪正虚实。外感咳嗽,为邪气壅肺,多为实证,故以祛邪利肺为治疗原则,根据邪气风寒、风热、风燥的不同,应分别采用疏风、散寒、清热、润燥治疗。内伤咳嗽,多属邪实正虚,多属邪实正虚。标实为主者,治以故以祛邪止咳,本虚为主者,治以扶正补虚。并按本虚标实的主次兼顾治疗。同时除直接治肺外,还应从整体出发注意治脾、治肝、治肾等。
预防措施:
咳嗽的预防,重点在于提高机体卫外功能,增强皮毛腠理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遇有感冒及时治疗。若常自汗出者,必要时可予玉屏风散服用。咳嗽时要注意观察痰的变化,咳痰不爽时,可轻拍其背以促其痰液咳出,饮食上慎食肥甘厚腻之品,以免碍脾助湿生痰,若属燥、热、阴虚咳嗽者,忌食辛辣动火食品,各类咳嗽都应戒烟,避免接触烟尘刺激。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